APP下载

中国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研究

2014-01-10李天甲

今传媒 2014年1期
关键词:发展

李天甲

摘 要:10年来,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占据着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形态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受众心理的变化,新媒体的流行中不断进步。本文就以中国内地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为例,采用社会学、传播学理论基础,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并为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提供一条发展之路。

关键词:歌唱类节目;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发展;媒体奇观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23-02

一、中国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发展历史简述

1984年,“青年歌手大奖赛”在中央電视台亮相。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电视声乐赛事,它以权威的选拨机制开启了中国电视歌唱选秀类节目的时代,引领着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1998年,福建东南电视台创办《银河之星打擂台》,节目融歌、舞、表演于一体,掀起草根擂台赛的高潮。伴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全球盛行,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试水”推出《超级男声》,标志着中国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正式拉开帷幕。2004年2月,湖南卫视趁热打铁,推出《超级女声》节目。面对节目的巨大收益,2005年以来,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推出了《梦想中国》、《莱卡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绝对唱响》等节目,迎来中国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第一个高峰。《超级女声》在2005年播出的同时段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但中国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节目同质化严重,创新中难以脱离滥用煽情、取宠、肤浅等媚俗表现,使观众审美疲劳,相关部门也开始采取限娱令等政策进行监管,令节目一度陷入低谷。直到2012年,浙江卫视引入荷兰节目《The Voice》的版权,采用成熟的运作手段及独特的“导师盲选”环节,让《中国好声音》成为2012年最火的电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节目收视率从第一期的1.477%飙升到收官之作的6.109%,不仅培养了大批受众重新开始关注歌唱类节目,还使各大电视台把商机瞄准海外版权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引进。《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梦想合唱团》、《中国梦之声》、《我为歌狂》、《妈妈咪呀》等20多种引入海外版权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开始风靡全国。

二、媒体奇观与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挑战

从2003年至2013年,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充斥着中国的电视荧屏,关于他们的报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泛滥于人们的生活,形成一个媒体奇观。其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的看法,还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关于“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1]”的媒体奇观,美国文化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这种媒介文化现象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受众与其博弈中,促进或者阻止社会的发展。

2005年,《超级女声》把中国电视歌唱类选秀节目推到一个高潮,观众对于李宇春的喜爱,不仅反映了人们独立意识的觉醒,更展现出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对于大众的影响。处于人文关怀的需要,《超级女声》打造的平民明星化,尽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和欲望。作为绝大多数受众的青少年来讲,《超级女声》等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流行所形成的电视奇观,在基于他们刺激、参与、求实等心理需求上,不仅助长了他们认知的肤浅性,还使他们沉迷于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反观当下中国呈现的各种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同样面临此类问题。宽松的海选条件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这使节目频频出现歌唱“怪咖”,甚至口出狂言“叫板”评委不懂欣赏。这类音乐“怪咖”对于成名的向往远远大于他们对于自己音乐素养的认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狂热助长了这类人群的浮躁心理,让他们产生不理智的举动。

《超级女声》等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同样促进了各大卫视对于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热衷,但“各大卫视之间无序竞争导致盲目跟风,使得娱乐真人秀节目泛滥成灾,恶搞、苦情成了这类节目的收视法宝,众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不顾道德底线,怎么吸引眼球怎么玩”[2]。对于以唱歌为主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似乎脱离了“真”、“人”,而把“秀”夸大其词地搬上舞台。镜头展现的不再仅是选手真实的表现,参与主体的选择在体现平民性的同时又加入了传奇色彩。节目最终呈现出一幅,选手因身体、家庭等原因为梦想奋力一搏,评委脱离专业宣扬自我地流泪、互掐、争夺选手的画面。这让歌唱类娱乐节目同质化严重,使受众审美疲劳,收视率下降。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3年7月24日颁布了《对歌唱类选拔节目实行调控,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彩电视节目》(以下称“限歌令”)的通知,就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扎堆播出进行调控。政策的出台导致湖南卫视《男声学院》临时取消,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等等节目被叫停,而原定在2013年8月播出的江苏卫视《全能星战》和中央电视台的《梦想星搭档》被迫搁浅,青海卫视也取消了对《花儿朵朵》的筹备。对于这种媒体奇观,我们不仅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来解读,更应该在信息泛滥的现代文化中掌握自己的收看权利,不被风靡所撼动。

三、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在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同质化严重,观众审美疲劳,“限歌令”的强力调控背景下,各大卫视对此类节目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让节目不再雷同,不再沉迷于在喧嚣的舞台夸张作秀,成为各大卫视关注焦点。

1.让融合替代单一。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开始,“融合”的范围就随着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延伸。它并非局限于各种传播技术和传播形式的融合,更运用于传播内容及各类媒体互相传播中。这使电视节目的形态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内容也更多元化。“融合给电视娱乐带来技术上、内容上、产业发展上的创新思维,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层次、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娱乐需求。[3]”

面对当今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热潮,许多节目不仅没盲目跟风,还把歌唱元素融入节目,走出一道独特路线,创新思维值得各大卫视学习。中央电视台联合《中国好声音》制作团队打造出一档公益明星舞蹈真人秀节目——《舞出我人生》,由《中国好声音》走出的歌手担任演唱嘉宾,让助演嘉宾和草根选手在歌声中展现舞技,通过评比实现选手的舞蹈梦想。舞蹈类节目融入歌唱元素,让观众在视觉、听觉上得到双重享受,摆脱舞蹈类节目单一性。除此之外,众多娱乐节目也开始大量融入歌唱元素。中央电视台大型益智游戏类综艺节目《开门大吉》就把“听音乐猜歌名”设定为节目规则,以正确的回答来得到相应的家庭梦想基金。浙江卫视早期王牌综艺《我爱记歌词》宗旨是打造全国K歌联盟,以记对歌词取胜。深圳卫视《年代秀》中“卡拉永远OK”板块同样以记对歌词为加分标准,早期也邀请助唱嘉宾现场演唱。歌唱除了融入节目之外,还衍生出“唱吧”等免费的社交K歌手机应用。他们以修饰美化声音,提供伴奏吸引了眾多粉丝,并提供智能打分系统评分,让PK更具诱惑力。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歌唱元素融入的可取性。在媒体融合的全民K歌时代,想单凭歌唱选秀来提高收视、吸引观众,已不是明智之举。

2.让专业确定品味。把节目定义为平民选秀最大的问题在于,让节目大失歌唱专业水准。2012年,东方卫视在平民选秀中率先创新推出《声动亚洲》,节目选择亚洲各国的新锐歌手及潜力歌唱组合为参赛对象,通过评委和观众共同参与评选出完美声音。2013年,湖南卫视引入韩国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全面点燃专业歌手参加比赛的序幕。节目首播就迎来开门红,随着赛事进程,第六期节目收视率居于全国第一。采用专业歌手比赛,脱离于观众日常生活状态,满足于麦奎尔等人总结的关于电视“使用与满足”中的“心绪转换效用”。观众以一种美好的情怀“观战”,无论输赢都是一种情绪的解脱。对于参赛的专业歌手来讲,经过市场的考验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台风、曲风,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明星效应上比草根选手更具优势。在明星平民化趋向中,这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平等和尊重。《我是歌手》之后,安徽卫视、山东卫视相继推出《我为歌狂》和改版后的《歌声传奇》,把专业歌手参赛进行到底,节目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除了专业选手参加外,提升节目的专业度少不了专业评委的点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发展到现在,选手的限定无非是男生、女生、已婚妇女、青少年,经历的遭遇也使观众司空见惯,作为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卫视开始在评委选择上狠下功夫。明星效应在评委身上的效应不容小视,据调查,很多观众因为陈奕迅、章子怡才关注《中国最强音》,因为谢霆锋、陈坤、李宇春才看《快乐男声》,但遗憾的是评委们为争夺收视率夸大自我个性的宣扬,忽视了评判的专业性,直接导致节目的关注点由选手转移到评委,就连“限歌令”也对此作出调控。可见专业评委的专业点评对提高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整体质量的重要性。作为歌唱类节目,音响效果的运用举足轻重。《我是歌手》用51人大乐团、24个弦乐、9个管乐的配备吸引乐坛前辈,满足他们对于演出水平的高要求,把节目当做一场视听盛宴,这也是纯粹音乐比赛魅力的真正体现。在娱乐性之外提升节目欣赏性,提高观众审美意识,也是提高歌唱类真人秀关注度的重要表现。

3.让文化引领潮流。作为电视娱乐节目的组成部分,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同样担当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虽然寻求娱乐是文化消费的基本方式,但作为消费主体的“人”来讲,如果节目中的选手欠缺人物真实性,节目脱离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随着观众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虚假、恶搞、矫情的节目内容绝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对于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在满足娱乐需求的同时不应脱离“真人秀”的本质。在传播中不应局限于运用各种手段提高收视率,制造矛盾冲突进行炒作,把选手隐私暴露于公众,应在乎于表达为梦想拼搏和奋斗的精神世界。对于日趋低龄化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虽然尽可能多得吸引受众是各大媒体追逐的焦点,但作为年龄大概在35岁以上的引领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主流观众来说,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必须要努力找回支撑电视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人群,并顺应社会发展,做一个文化引导者,强化社会文化思维,杜绝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传播高雅文化,增加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杨会飞.避免娱乐至死——从《中国好声音》谈起[J].视听界,2012(6).

[3] 付兆欣.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社会文化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