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

2014-01-10王红

今传媒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审美

王红

摘 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关键词:审美;新闻精品;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07-02

明代学者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来在走转改、群众路线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源源不断的来自基层、群众的鲜活报道,这展示出了新闻作品新的审美取向,也为新闻媒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为这扑面清风而欣喜,可同時,也在考虑怎样能更好地把握和引导新闻作品的审美。

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怎样才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并诉诸于自己的笔端呢?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新闻作品的审美。

一、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现场感

当今社会,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技术上,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群传播信息,这几乎使每一个人都可成为新闻报料人,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一些负作用。因为难以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有效,于是衍生了大量的虚假信息、垃圾信息。

而同时,相当长一段时间,许多记者不愿意下苦功去基层。他们热衷于跑线口、报会议、要材料,满足于网上搜搜、电话问问、抄抄会议材料、用用新闻通稿。这样的新闻报道千篇一律、浮光略影,真实度大打折扣,因为脱离了实际,作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够鲜活,更谈不上美。

中国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曾经说过:“新闻无处不在,但需要你迈开双腿,到产生新闻的第一现场去发现、去感受、去采访;需要你带着眼睛去观察,带着耳朵去倾听,带着嘴巴去询问,带着思考去求证,带着真诚去记录,带着责任去传播。”

事实上,也只有在这样的工作态度下,才能成就优秀的新闻作品。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新闻的灵气来自基层,只有走进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才能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发现美、发现跳跃着时代律动的鲜活内容。生活永远是新闻不竭的源泉,只有那些反映真实生活、反映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历的作品,才会充满色彩,富有生活气息,更加可读可亲可信。

河南电视台记者崔松旺,2013年5月入选央视版《致青春》——《青春榜样》青年主人公之一,这是一个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典范。

2011年,为了解救一批智障奴工,崔松旺装扮成各种身份、以各种方法接近黑砖窑,调查智障人如何被诱骗胁迫沦为奴工。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和拍摄,崔松旺已经拍到智障工人怎么在监督下干活、身上被打的伤疤等等。但还没弄清工人们到底是怎么被诱骗胁迫进黑砖窑的。最后,他决定化装成智障人,卧底黑窑厂。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轻松,当地传闻,两年多前去窑场采访的某报社记者,再也没出来,莫名失踪了。

他摘下500度的眼镜,戴上隐形眼镜,坚持不洗脸、不刮胡子,几天以后,他就胡子邋遢的,俨然是一个肮脏的乞丐。为了更像一个智障人,他还隔一会儿就去周边乞讨,甚至要捡地上的脏东西吃。他的苦心没有白费,最终被一名招工人带走,三四个监工几乎每分钟都在打人,鞭子、鞋底、耳光,或者拿湿的砖坯子直接砸头上。崔松旺也挨了几下耳光和皮带。3个多小时后,趁着去伙房喝水,崔松旺趁夜晚逃出了黑砖窑。

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崔松旺切身体验到了智障奴工的招工过程和在黑窑厂的非人待遇,有了第一手的采访资料,并由此做出了《智障奴工》的系列报道。稿子播出以后,黑砖窑老板和招募人都受到了惩罚,30多名智障奴工被解救,而崔松旺也因此荣获2011年中国魅力50人评选候选人物、2011年度中国正义人物。

只因为扎根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之中,所以才寻找到了新闻的源头。而这样的报道也体现了社会诉求,彰显了时代主流,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中所呈现的人文情怀,有力地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也使其作品有了美的内涵。

二、以人为本、用人文情怀营造真情美

有人说,美是生活,美是情感。在新闻作品中,优秀的报道总是字里行间蕴满了感情,使人感动、催人振奋。而其主角必然离不开人,离不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具体到新闻采访来说,就是要确定新闻采访的主角是谁,所写的报道为了谁,让谁看,也就是说我们的记者应有人文情怀,应有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关怀、对草根的尊重、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只有那些传递温暖、播撒希望的作品才能感染人、影响人,给人以美感。要想写出这样的好作品,我们必须下到基层去。 只有行走到基层,在新闻采访的一线现场,我们才能和基层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样作品中才能拥有更多的真情实感,才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获得2011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的纪录片《妈妈日记》就是这样一篇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作品的主角——“妈妈” 辛秀梅既是一名记者,又是事件的亲历人。这是一个洋溢着母性光辉的人,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

四年前,辛秀梅在河南省滑县采访一位孤寡老人。老人住在一个破庙里,收养了2个被别人遗弃的残疾生病孩子。辛秀梅进屋时,正看到老人嘴对嘴把嚼碎的馍喂给一个1岁多的婴儿王一平。辛秀梅当时就很心酸,她找来针线,给孩子们缝补衣裳,又给孩子买了玩具和吃的。这之后,辛秀梅时不时去看望他们,有时还把两个残疾孩子接到自己家中住上一段。她还坚持在网上发布两个孩子和老人的事情,希望得到社会关注和帮助。

经过不懈努力,辛秀梅最终帮孩子联系了一家免费看病的美国医院,并千辛万苦亲自带孩子去那里做了手术,这是第一个走进该医院的中国爱心妈妈。

带孩子从美国回来后,辛秀梅所在的单位根据她4年来对老人与孩子的关注所留下的影像资料,以辛秀梅为叙述人,采用日记体表达方式,做了一个纪录片——即《妈妈日记》。

看过片子的人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它之所以成功,就因为记者走进了真实的生活,融入到了采访对象当中,与采访对象水乳交融,也正因为这样,才使作品充满了感染力,提升了新闻稿件的温度,满含着人文关怀之美。

三、巧用素材、开拓创新,用深度提升新颖美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很多时候,采到的内容都有可能是独家新闻。在同质的新闻中如何能够推陈出新,做独家新闻。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巧用素材、用思考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新颖之美。

古人云:“涉浅水者得鱼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只有视野无限开阔,才能立意高远。

一篇好的作品,它肯定是有深度的。如今,随着受众新闻素质的提高,他们不仅关心新闻,更关心新闻背后蕴含的意义。所以我们不仅要告诉众发生了什么,还要将新闻背后的意义阐释到位。这就需要编辑巧手做好新闻解读工作,能够从浅层的新闻线索中挖掘出深层的新闻价值,在提供新闻事实的同时提供新闻的背景、细节、提供权威的声音,敏锐触及社会的最深层需求。

拿笔者的一篇获奖新闻作品来说吧。这是一篇采访建筑工人的报道,应该算是一个老题材。从一开始多次采访并占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到后来不断梳理素材、挖掘新闻价值、提炼不同主题,最终推陈出新,写出有一定深度和创造性的新闻报道,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持续提升和创新的过程。

多次采访中,我都在建筑工地上见到了不少女工。她们住在简陋的工棚内,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业余生活就是洗衣做饭。面对单调、乏味的艰辛生活,她们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当我问起这个问题时,这些女工都说在建筑工地上很好、比在家里强多了。这让我颇感意外,是什么让这些女工们觉得建筑工地上的生活很好呢?经过深入的采访和思考,我明白了答案:一个是相对于在家务农,建筑工地工作的收入的确高了不少,辛勤劳动能够得到及时的经济补偿。这背后的深层背景则是近些年由于各级政府保护农民工的努力,建筑工地上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事故等事件日渐减少,民工们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待遇在逐步改善;另一个应该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心态——看乐观的一面还是看悲观的一面?

于是,我改变了最初在报道中主要反映建筑女工艰辛生活的设想,把重点放在了她们的乐观生活态度和幸福观上,并把这篇报道定名为《寻找幸福之旅》。稿子从反映建筑女工艰辛的生活、乐观的心态、以及她们对幸福的认知入手,揭示了让这些农民工感觉幸福的根源。接下来,不失时机地把话题延伸到两个时下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抑郁症和“幸福指数”,对于大中城市居民来说,这两个词语应该是耳熟能详、感触颇深的,到这里,这篇报道就顺理成章地也抓住了城市受众的心,引起了他们的思索和回应。报道结尾又提出并回答了一个深层问题:什么是幸福?我们该怎样看待幸福?从而在平常的素材中写出了新意,挖掘出了这篇稿子社会层面和延伸层面的涵义。这篇报道后来获得当年度河南省政府奖广播新闻一等奖。

真正的好新闻,永远是时代發展中现实问题的反映。我们今天正在密切关注和记录的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也是明天的历史。而为历史作传,怎能不具备审美性呢?那些优秀的新闻作品为什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就在于采写者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人文关怀意识,在于他们能对那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和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所以才有了史诗般地宏大气魄和美感。因此,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仅有敏感的思维、奇特的构思、优美的文字是不够的,更需要我们有深入实际了解真相的勇气、有兼济天下、海纳百川的胸怀、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唯有这样,才能成就新闻精品。

参考文献:

[1] 郑鸣.关于记者:郭超人新闻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 董旸.广播节目策划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审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敦煌艺术考察所感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