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高校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4-01-10徐长恩XUChangen谢明明XIEMingming郝加虎HAOJiahu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亚健康躯体身心

□徐长恩 XU Chang-en 谢明明 XIE Ming-ming 郝加虎 HAO Jia-hu

亚健康被称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是现代医学难题之一[2],也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3]。本研究使用MSQA量表[4,5]调查温州市2所高校学生,分析亚健康流行特征、亚健康的影响因素。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整群抽样选择研究对象方式选择温州医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大二学生。

2.研究方法。以《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为主要内容,评定亚健康相关症状。MSQA由71个项目组成,分为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2个领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6,7]。每个项目设6个评定等级,分别赋值1-6分,每个等级的意义分别是:(1)为没有或持续不到1周;(2)为持续1周以上;(3)为持续2周以上;(4)为持续1个月以上;(5)为持续2个月以上;(6)为持续3个月以上。筛查的标准为项目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判定为亚健康症状。以全国9个省市的MSQA全国常模中的大一、大二学生症状数的P90,即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症状数分别为2、6、8作为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新划界标准[4]。

根据当地高校学生的特征和亚健康的可能关联因素,自行设计调查表的“一般情况”部分。一般情况包括:所在学校、性别、年龄、年级、民族、体型、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与父母关系、家庭管教、父母期望、自我要求、性格类型、学习成绩、学习负担、相貌以及兼职工作。

应用自填式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调查不记名,调查结束后立即回收调查表。

应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逻辑纠错无误后,将数据导入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

结果

1.一般情况。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907份,应答率为75.58%。剔除项目漏、错、缺失等无效问卷,最终获取有效问卷894份。其中男生281(31.4%)名,女生613(68.6%)名,平均年龄(20.36±1.45)岁。大一学生442名,大二学生452名。

2.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分布特征。分别以症状阳性数目达到2、6、8条作为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划界标准,结果发现大学生身心亚健康阳性检出率9.4(84/894),其中躯体亚健康阳性检出率15.1%(135/894),心理亚健康阳性检出率7.8%(70/894)。

3.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健康状况为结局变量,以性别、民族、体型、家庭居住地、独生情况、家庭类型、家庭经济、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与父亲关系、与母亲关系、父母管教、父母期望、自我要求、性格、学习成绩、学习负担、相貌、兼职情况为自变量,变量进入方程的纳入标准α=0.05,剔除标准β=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父母管教少、学习负担轻是躯体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学习成绩差是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女性是身心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见表1、表2、表3。

表1 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2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高校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阳性检出率为9.4%,其中躯体亚健康率为15.1%,心理亚健康率为7.8%。远低于汤建军等[8]调查的男生亚健康59.93%,女生亚健康56.12%;王玉荣等[9]调查的高中生亚健康躯体症状73.8%,心理症状89.2%;范存欣等[10]调查的大学男生亚健康58.55%,女生为64.63%。主要原因是本文分别以多项症状数作为亚健康的筛选标准。

亚健康状态是内外环境不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独生子女发生躯体亚健康的危险性是独生子女的0.61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OR=0.610,95% CI:0.413-0.901),非独生子女是躯体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即独生子女是躯体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父母管教少发生躯体亚健康的危险性是父母管教多的1.75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OR=1.758,95% CI:1.038-2.979),父母管教少是躯体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学习成绩差发生心理亚健康的危险性是学习成绩好的2.53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OR=2.531,95% CI:1.088-5.885),学习成绩差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危害因素;男性发生身心亚健康状况的危险性是女性的0.46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OR=0.461,95% CI:0.258-0.821),男性为身心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即女性为身心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因此,避免独生子女造成的家庭环境(如溺爱),在父母的管教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等措施有助于高校学生健康。

宗继军[11]研究认为心理负荷压力增大、饮食起居无规律、不良嗜好、缺乏科学体育锻炼、生物低潮期是大学生健康亚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李勇杰等[12]研究认为不良的学习、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心理间题、校园环境差、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是我国大一、大二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高校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文献研究没有相悖之处[13],但由于各研究的方法、指标和标准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比性较弱。因此,统一化、标准化自变量的指标,是促进亚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的推广和运用的重要举措。

本文中性别也是身心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且男女在身心亚健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MSQA的划归标准中,男女要区别对待,但由于本研究对象的样本过少,尚需要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1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2 李俊.企业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1-82

3 陈晶,于征淼,赵晓山.中国亚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7):9566-9568

4 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 齐秀玉,陶芳标,胡传来,等.中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问卷编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25-1028

6 邢超,陶芳标,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1-1033

7 万宇辉,胡传来,陶芳标,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反应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5-1036

8 汤建军,韩慧,李红影,等.蚌埠市某高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18-619

9 王玉荣,何倩,王增珍,等.广东某市高中生的亚健康情况[J].医学与社会,2005,18(7):15-17

10 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等.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0-391

11 宗继军.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3):42-44

12 李勇杰,苟定邦,严欣,等.我国七所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4):334-336

13 李敏,张强,曹晓岚.近10年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球中医药,2009,2(3):235-237

猜你喜欢

亚健康躯体身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现在干什么?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搬家
给身心降个温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