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离离原上绿正染

2014-01-09阳传春

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沙区沙化治沙

阳传春

青海是全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之际,《经济》记者走进青海,透过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的话语,聆听到青海上下真抓实干的“好声音”。

《经济》:近年来,青海省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又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更高要求,请您介绍一下青海省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果。

严金海: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并把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作为“三区”战略的主要内容,确定了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五大生态圈,大力实施三江源等重点生态工程,切实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努力构筑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省重点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三江源区域规划投资7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8%以上;青海湖流域规划投资15.68亿元,已完成投资7.27亿元,约占总投资的46.4%;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也正在抓紧组织启动,其中青海实施工程项目规划投资34.68亿元,规划范围6.3万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青海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增水效果明显。三江源区水涵养能力增强,长江、黄河、澜沧江多年平均出境水量持续保持在600亿立方米左右,且为二类标准以上,量足、质优。源区河流、湖泊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湖泊净增加760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加,水面面积达到4395平方公里,比2012年同期增加40.72平方公里,比历年同期增加91.94平方公里,达到2005年遥感监测以来的同期最大值。

二是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增草效果显现。2002年至今,三江源区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持续稳定,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8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草地沙化防治区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3.2%,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20%提高到80%,退牧还草围栏内草地植被覆盖度达到90%。三江源荒漠面积净减100多平方公里,治理区沙化防治点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增加到了38.2%。

三是水土保持成效明显,修复功能显著提高。青海东部农业区治理后的土地利用率由50%以下提高到70%,最高的达90%;未利用土地由50%以上减少到30%以下;水平梯田由治理前占耕地的25%增加到50%以上;林草覆盖率由10%增加到30%以上;当地60%以上的农村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每年拦泥保土1000万吨以上,拦蓄径流0.8亿—1.0亿立方米。

四是森林资源得到封护管理,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截至目前,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净增加近200平方公里,达到2400平方公里。监测显示,三江源水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水生生物资源保存相对完整;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种群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10万多只,雪豹数量也有所增加。

2013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完美收官之年,同时,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设也获得国家批准。令人振奋是国务院刚通过《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9.5万平方公里,将使支撑民族长远发展的“中华水塔”更加坚固而又丰沛。

《经济》:请您介绍一下青海在防沙治沙方面的成功经验。

严金海:青海是全国沙漠化面积较大、分布广、沙害严重的省区之一。全省有沙化土地面积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

多年来,青海省结合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撑作用,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一是开展人工造林。“十一五”以来,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严重干旱缺水沙区采用沙生灌木乡土树种育苗造林技术、节水灌溉、杨(树)柳(树)插杆深栽等造林技术;“十一五”至今,完成人工造林533.4万亩,封山育林1156.65万亩,7441万亩重点公益林和125.8万亩天然林(总面积5517万亩)被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以农牧民直接参与保护的方式,调动群众护林的积极性,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量稳步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6.1%,完成退耕还林290万亩。目前,全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达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18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0%。

二是开展封沙育林(草)。对集中连片、具备封育条件的沙化土地,采取围栏封禁和专人管护等措施,通过自然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林草植被的目的。“十一五”以来,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沙区采用了大面积的封沙育林(草)技术,取得了快速恢复沙区植被、提高沙区生态功能的成效。柴达木盆地沙区植被盖度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三是工程固沙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对地处库区周边、交通沿线的流动沙地(丘)采用粘土沙障、草方格沙障、尼伦沙障、石方格沙障等措施先固定流动沙地,然后在沙障内实施人工植苗(插杆)、播种造林,达到治理和固定流动沙地的目的。

四是坚持科学治沙。根据不同地域立地条件,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以封为主、造封结合和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的原则,不断摸索治沙经验和模式;建立了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大了沙区县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快了枸杞等沙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治沙、经济效益双赢。

据青海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成果报告,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由2004年的1255.8万公顷减少到2009年的1250.4万公顷,5年减少5.4万公顷,年均减少1.1万公顷。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其中,黄河源头沙化土地减少4.1万公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成效凸显。

《经济》:在转变传统畜牧业方面,青海都采取哪些举措?

严金海:为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超载过牧、草地退化、畜牧业效益低下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大力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坚持做到生态畜牧业、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饲草产业“四位一体”相结合,综合施策,整体推进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

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牧区6州开展了以建立牧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突出抓好土地草场流转、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转移富余劳动力等5个关键环节的生态畜牧业建设。

目前,生态畜牧业建设“三步走”的第一步探索推进阶段已全面完成,全省883个纯牧业村全部组建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占建设村总数的63%;累计整合草场1.95亿亩、牲畜838万头只,整合率达到51%和56%。已成功探索出牧民群众自主选择、自我发展为前提的股份制、联户制、代牧制、大户经营等多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全省共减畜290万羊单位,超载畜从2007年的570万羊单位下降到2012年的114万羊单位。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补奖实行差别化政策,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欢迎。

积极引导和鼓励牧民向县城、集镇定居,已建成游牧民定居房6.4万户,27万游牧民实现了定居,70%的牧户实现了在县城或重点集镇定居。启动实施了“游牧民新帐篷行动”,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据统计,青海省累计建设标准化畜用暖棚6.5万栋,舍饲、半舍饲和“西繁东育”、牧繁牧育规模不断扩大,适度规模养殖场发展到450家,建成牦牛、藏羊种畜场40家。在大力推广畜种改良、畜疫防治、羔羊犊牛育肥等科学技术的同时,积极推进海北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endprint

猜你喜欢

沙区沙化治沙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推动内蒙古沙区生态产业技术实践与科技进步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