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幸福

2014-01-09郑荣

散文百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围裙灶台继母

郑荣

我九岁那年,弟弟六岁。

我童年的记忆,在那年之前好像是一张白纸上的水渍,只有些许发黄的印迹,不清晰,也不深刻。那个时候,我和弟弟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放学,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现在想来,幼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就是幸福。直到九岁那年的春夏之交,记忆变得特别清晰,特别沉重。

那是个断肠的雨季,蒙蒙雨丝优雅地从空中飘落下来,缠绵哀怨。那时正学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古诗,老师讲解这首诗的意思全忘了,但他那生动而凝重的表情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就是那天午后,正和同学欢快地跳着皮筋的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还是那凝重的表情,他告诉我:“快点回家,家里出事了。”我迷茫地望着老师,心想,早上上学时爸爸叮嘱我和弟弟好好学习,妈妈慈爱地为我们整理书包,与平时并没什么不同。九岁的我根本不懂什么叫人有旦夕祸福,什么叫阴阳相隔。当我莽撞地回到家,看见家的堂屋围着许多许多人,一片唏嘘声,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那么悲伤、那么沉重,爸爸泣不成声地告诉我:“你妈没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弟弟披着白色齐脚后跟的孝衣穿梭在人群中,一声声叹息重重地砸着我们的背影。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眼中流露的尽是怜悯和惋惜,也不知道今天过后会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妈妈下葬的那天,雨终于停了,雾朦朦的。我和弟弟跪在妈妈的坟头,看着人们一锄头、一锄头地把泥土盖在妈妈的棺材上。外婆哭着抚着我和弟弟的头说:“可怜的孩子,以后你们就没妈了。”我才意识到妈妈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传说中的天堂是那么那么遥远。我“哇”的大哭起来,弟弟也跟着哭,周围所有的人都掩面抹泪。

从那以后,家里冷清了许多,没有了唠叨,也没有了爱抚。爸爸脸上没有笑容,甚至很少说话,他每天黄昏都会去妈妈的坟边坐上半晌,回到家灰着脸催促我们睡觉,他自己在灯下写着什么。后来,在他抽屉里我看到了十多页写给妈妈的信。信上有他和我妈走过的这十年来的辛酸和幸福,也有对我妈太狠心抛下我们姐弟不管的埋怨,信纸上分明有许多泪迹。

那年的雨季什么时候结束,夏日的阳光是否一如既往地焕发着耀眼的光彩,我都已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白皑皑的雪无止境地下,门前那几株落尽了叶的树,在风雪中摇晃挣扎,不时发出咔嚓的声响,似乎承受不了风雪的摧残而发出的唉叹声。年三十那天,我和弟弟蜷缩在火炉旁边,眼巴巴地望着爸爸笨拙地在灶台前忙碌。外面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往年过年放鞭炮、贴对联的喜悦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了。爸爸端上来几碗我们最喜爱的菜,又在堂屋烧些零碎的纸钱,然后坐下来往我和弟弟碗里夹菜,怜爱地看着我们。我拼命地刨着碗里的饭菜,假装吃得很香。弟弟似乎也懂得这样可以安慰爸爸,跟着我使劲地吃着。爸爸不时转过身去偷偷抹眼泪。我看见爸爸疲惫的眼神、龟裂的双手、斑白的两鬓,还有他额角上的几道深深的皱纹,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岁。那年,就这样过去了。

上帝关了一扇门却也没忘了为我们开一扇窗。几年后,继母来到我们家,她视我们如己出,对我们关怀备至。我和弟弟相继上了中学大学,结婚生子,各自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弟弟在深圳打拼出了他自己的一块小天地,并把父母接去深圳安享晚年。从此,两位老人再也不用在家里的黄土地里劳作了。今年母亲节那天,我给继母打电话祝她节日快乐时,弟弟说她正在厨房忙碌呢,然后听到电话里面侄女稚嫩地叫奶奶接电话的声音。那一刻,想象着继母系着围裙在灶台前急着拭擦双手乐呵呵地接电话的情景,我不禁心头一热,有泪水在眼眶湿湿的。仿佛又回到九岁前,那时母亲也会系着围裙,乐呵呵地在灶台前忙碌,当一缕缕炊烟飘散在竹林深处,黄昏田野上就会传来母亲美丽而细长的呼唤。而幼时的我,根本不懂那些最简单最朴素最平淡的瞬间是多么幸福,更不会料到那些瞬间一丢便是这么多年。

也许只有失去了才懂得倍加珍惜。不经意间重拾二十多年来久违的温暖记忆,蓦然发现,九岁时我浑然不知的幸福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练以后一直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一直是我最脆弱的神经,一直是我一触即发的感动。

(作者单位:湖北省宣恩县E时代电脑培训学校)

猜你喜欢

围裙灶台继母
来自一条围裙的无烟火药
时光的灶台
左手围裙,右手社会
老灶台
古怪的围裙
继母的“法宝”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