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

2014-01-06单艳梅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音乐教育

单艳梅

【摘 要】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音乐教育是效果最为理想的一种教育,因为音乐最能令人振奋精神,最能打动人的心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想素质;心理素质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改革。

我们丝毫不能否认智育和德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仅有智育和德育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有诸多不适应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等方面有所作为,其实质是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的科技、审美、体质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个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而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一门学科,在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中的重要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种种迹象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主要取决于教育先行和知识型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可忽视。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人们常说:“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情感的乳汁,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像音乐一样,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力也就无从谈起其它创新意识的发掘,由此可见,音乐课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把音乐教育提高到优先的议事日程,才能推进每个学生的德、智、美等全面的发展,成为21世纪创新型的建设人才。

二、通过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的培养教育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在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教育是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来规范学生的,而这项工作渗透在音乐教育中效果最为理想。因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最能令人振奋精神,打动人的心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我们学唱《歌唱祖国》等爱国歌曲时,可以结合歌曲的形象和情感,介绍创作背景等情节,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情操的教育课。

三、通过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学习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参与其中能得到身心愉悦。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其次,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有着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上进心。另外,在音乐学习中,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通过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技能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通过节拍、听记节奏、五线谱、听辨乐句、视唱、短句创作乐理知识考核等方面的练习,接着学生对音乐的各种技能的熟练掌握,从而达到学生自学唱歌,发展自己特长,在乐曲中得到美的享受,达到美育效果,提高素质的质量。

猜你喜欢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音乐教育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素质的培养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