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张家川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2014-01-06唐云龙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劳务劳动力

唐云龙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国扶贫困县,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耕地56万多亩,辖15个乡〈镇〉、269个行政村、32.01万人,其中回族占70%,农业人口30.71万,人均耕地不足2亩,农村剩余劳动力8.37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8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送119批(次)农民工2.39万人新建劳务基地10个,共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6520人次。同时,县劳务部门在全国建立了62个关系稳定、合作全面的劳务协作点(其中今年新建的有9个)。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劳务经济的发展。

根据调查,目前15个乡镇31个村共有外出务工人员3215人,务工地点涉及广东、陕西、宁夏、青海、北京、四川、新疆、河北、山西、山东、内蒙、江苏等12个省市,外出人员中,男劳力所占比例较高,为71.2%,女劳力所占比例为28.8%,据统计,在全县劳务人员中,从事建筑业的占28%,饮食业的占31%,加工业的占6%,批零业的占5%,农业生产的占5%,交通运输业的占2%,从事搬运等其他行业的占23%左右。这些务工人员月收入大部分在300元-1200元之间,有技术的务工人员月收入可达到2000元。目前,全县劳动力转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劳务输出正逐渐由体力型向高素质、技能型转变,零散型向规模型转变,短期型向长期型转变。

一、张家川县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的来说发展势头较好,但从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面临的制约因素也很多,这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培训工作实效性不强。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占63%,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0%左右。绝大多数农民工无一技之长。因此,大多数务工人员只能从事劳动型、体力型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

(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基层工作十分薄弱。相对而言政府部门更加关注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则显得支持力度有限。由于政府的信息服务工作滞后,许多农民与外界接触少,获得用工信息的渠道不多,获取的信息量少,在外出务工的时候,时常面临不知往何处去,出去后干什么的困难。由于缺乏信息平台,劳务市场的用工信息和农村劳动力的求职信息难以实现自动对接,全县70%以上的农民外出务工是靠外出的农民工获得信息,而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却很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只能继续走自发盲目转移的途径。

(三)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影响劳动力转移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大多数农民受小农意识和陈旧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民怕苦畏难,怕担风险,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受传统的固守土地思想和不愿背井离乡去吃饭观念,缺乏闯荡的意识,宁可成年守着几亩地,也不愿走出去闯一闯。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多数人的意愿是“离土不离乡”,主要是缺乏敢闯敢拼谋大业的思想,局限于小农意识,维权意识差,害怕工资、安全、生活方面得不到保障。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见效快的建筑、餐饮、商品流通三大行业。而从事工业加工制造业、维修业则比较少,主要原因是不愿投资学技术、怕吃苦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

(四)劳务输出总量不大,流动范围不广,季节性流动显著,没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面。一是剩余劳动力总量大、素质低,寻找工作难。二是季节性流动对“农民工”管理难。

(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比较差。主要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得不到有效保护,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政策,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将农民工完全纳入,农民进城务工仍然受到许多不合理限制。

二、加快张家川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讲要靠加快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基本思路应是,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组织劳务输出为载体,以强化劳动力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为着力点,理顺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城乡统筹就业。

(一) 广开转移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埴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畜禽产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得到就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农村三、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畅通农民工异地就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区域劳务合作,在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信息站,形成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能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小城镇建设,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量。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本地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制定各类激励政策,引导新办企业使用更多的本地劳动力,同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商业、饮食业和各种服务行业的兴办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聚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流,使之成为产业聚集的中心,劳务经济区域中心。因此必须把加强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来抓。特别是为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机会。

(三)加强有关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要尽快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建设,切实保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权益,即保证其务工的收入,以及土地转让的收益。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如转包、代耕、股份经营等比较成熟、规范的土地流转方式,规范农村土地的转让行为,保证广大农村劳动力能真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三是建立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必须全面建立,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认识和信任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四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既不能把农村就业与城镇就业割裂开来,也不能因为城镇就业困难而忽视农村就业问题。尽快取消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条件的区别,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对就业的限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劳务劳动力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
中国对日研修生派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
我国劳务输出法律体系及保障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