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向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思考
2014-01-06
(广州铁路 (集团) 公司 调度所,广东 广州 510088)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关键环节,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大变革。在12306 网站实现货运方便快捷受理后,“实货运输”的货运计划环节成为衔接客户需求与铁路运输能力、保持铁路服务标准、降低客户运输成本的关键。随着运输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市场需要时提供必要的运输能力保证成为运输产品供应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如何实现客户指定的运到期限,是现代物流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上游物流企业选择运输工具的重要前提[1]。目前,传统的货运计划编制方式与现代物流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铁路货运组织十分关键。
1 传统铁路货运组织存在的主要矛盾
(1)铁路装车计划与客户发运计划的矛盾。在传统的货运组织模式下,客户向铁路提出月度发货计划后,还需要在实际装车前向铁路提出日计划请求。由客户在需要装车的前一天提报需求,即“请求车”;铁路根据预计的运输能力下达装车计划,即“承认车”。受能力紧张区段车流限制、设备故障、施工、水害等各种因素影响,铁路实际运输能力有一定的波动性,一旦某个方向能力紧张,客户的运输需求将难以得到满足,很可能致使客户在履行合同或经营计划中无法有效兑现,从而导致违约或影响生产。
(2)稳定的客户物流预期目标与不确定的铁路运输过程的矛盾。到货预期是企业决定库存的重要条件。为降低库存和控制经营风险,企业需要根据到货预期有效掌控物流运输,以保证以最小的库存量实现产品的接续供应[1]。但是,传统货运组织模式下的铁路运输具有不确定性,既不能完全保证按照客户的要求按期发货,也不能保证货物按期运达,无法满足客户稳定的物流预期目标。
(3)变化的物流市场需求与铁路均衡的运输组织方式的矛盾。铁路运输能力具有不能存储的特点。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下,为避免运输主要环节时紧时松、造成能力过度紧张或空废现象,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协调平衡运输能力,保持均衡运输,确保某一个方向或车站不因集中到发造成货物积压,影响运输效率。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生产、销售瞬息万变,随时出现突发性、集中性的运输需求。因此,迫切需要铁路改变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市场运输需求。
2 市场导向型铁路货运组织的特点
按照当前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思路,铁路运输组织将由内部生产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传统的内部生产型运输组织是以运能不能满足运量需要为前提,通过刚性的计划管理达到协调各方运输需求、实现运输增量的目的,属于“供给型”生产方式。市场导向型运输组织则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主要目的是根据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输能力,属于“拉动型”[2]生产方式。随着货运组织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铁路运输组织必须为市场提供“拉动型”运力支撑,以满足“敞开受理”后的社会运输需求。市场导向型铁路货运组织的特点如下。
(1)公平透明性。在传统的运输生产模式下,客户需要直接面对铁路复杂的生产环节,关于货物何时发送、何时运达及货物的在途情况均无从知晓。而当以市场导向为原则时,铁路作为运输服务行业,公平透明的运输组织是吸引货源的基本条件。公平的核心在于解决装车排队公正的问题,透明的核心在于解决运输信息实时可见的问题。
(2)物流及时性。在传统的货运组织方式下,货运计划按照日审批编制,逐日根据客户提报的请求车安排承认车,由于铁路路网庞大、运输组织复杂、限制因素较多,时常出现停装、限装或空车不足导致无法按时装车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按照市场需求满足客户运输时限的要求,保证及时发货和送达,是反映现代物流企业运营水平的基本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路运输企业要想拥有稳定可靠的货源就必须满足客户需求,及时发货、按时送达,解决物流及时性问题。
(3)物流延伸性。长期以来,铁路缺乏与外部企业的物流信息交换,仓储、装卸等基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铁路运输仍然停留在站与站之间的运输。现代物流越来越重视从原材料生产地到产成品最终消费地的整个物流供应链过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论是企业内供应链,还是企业间供应链,铁路要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市场份额,其运输组织就必须向上下游企业延伸,逐渐融入企业的物流链中。
3 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为客户提供装车解决方案。改变以往由客户每日提报“请求车”的货运组织模式,客户只需要一次性提出总需求,铁路在满足客户的最晚发货日期和到货日期的前提下,为客户制定一揽子装车解决方案,根据客户发货计划,结合铁路可预期的运输能力,初步制订一段时期的装车分配方案。改变传统的铁路每日直接向客户下达“承认车”组织方式,铁路内部根据客户装车解决方案编制形成调度日班计划,用于指导日常运输生产。
(2)减少运输变化对货运计划的影响。从货运装车计划和运输能力的关联程度看,装车日计划编制的直接影响因素是车站装车能力和空车供给能力,间接影响因素是到站卸车能力、区段通过能力、机车供应能力和车站解编能力。受技术手段制约,目前还没有条件对全路需要通过限制区段的车流进行有效的量化分析和预警监控,也就不能按照一定规则在全路范围内对产生该去向车流的装车计划进行分配,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在车流出现严重积压后,铁路才不得不采取停限装措施,造成运输组织过于被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铁路车流变化,提前制订运输能力分配计划,从而消除或缓解间接影响因素对装车计划的影响。
(3)解决多条件下的装车排队问题。客户的发货需求包括各种约束条件,例如:装车要求 (含装车站、货位地点、货位车数)、装运品类 (包括重点物资、班列白货、零散白货、旬方案大宗物资、普通大宗物资、其他物资)、需求提报时间顺序、去向限制、空车类型、直达组织方式等,这些约束条件彼此交叉、相互作用,需要建立多条件下的排队模型,实现排队系统的优化,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发货预期目标。对于单个车站而言,这是一个多服务台串联的排队系统问题;对于全路或铁路局而言,各个车站将作为顾客,以分配去向和空车计划为基础,则是一个多个队列的排队系统问题[3]。
(4)建立应对市场变化的组织方法。积极应对客户需求变化,在铁路运输制约因素较多、运输能力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满足客户运输预期是保持客户对铁路运输信心的重要前提。铁路通过一定手段提前掌握客户物流信息,预知客户需求变化,就可以在计划编制阶段提前做好运力调整,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对运输的影响。同时,由于铁路原因影响货物装运或送达的,铁路也应当提前告知客户,以便客户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对策。
4 实现途径
建立与市场需求对接的铁路订单处理系统,与既有的铁路内部信息系统相衔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铁路物流信息系统。铁路订单处理系统包括2个部分:订单输入系统和接受订单处理系统。订单输入系统可以在12306电子商务系统基础上,继续拓展物流信息交换的功能;接受订单处理系统是管理从确定订单到装车完毕整个过程的系统。
4.1 运用物流信息技术
目前比较成熟的物流信息技术有条码识别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AIDC)、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等。在运单上增加物流条码,可以采集货物从受理、装车、运输、卸车到送货上门的全过程信息。继续扩大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车号识别上的使用范围,运用 GIS 建立覆盖全路范围的车流监控,结合与车号匹配的物流信息,提高车流调控的调度水平。使用EDI技术,与主要企业、物流企业建立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收集集散货物等信息,为承揽货源、实现物流管理奠定基础。
4.2 建立接受订单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铁路运输能力智能化分配装车计划,向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接受订单处理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
(1)实货核实功能,即核实货物运输资质和进行运输条件分类的功能。
(2)预订计划分配功能,即对客户提供的预订发货计划按照车站货位条件进行分配。
(3)限制去向计划分配功能,即根据对限制区段或车站的限制装车计划,结合需求预订计划,对各装车站进行计划分配。
(4)空车计划分配功能,即根据空车来源,结合需求预订计划,对各装车站进行空车使用计划分配。
(5)装卸进度管理功能,即管理车站的装卸进度,并且提供作业进度计划。
(6)预测运到日期功能,即预推货物的运到日期,并且为客户和铁路客户服务人员提供信息查询。
(7)生成预订计划落空数据功能,即分析预订计划落空后的数据,为调整运输能力分配提供决策依据。
4.3 发挥仓储的调节作用
仓储不仅能够为铁路装卸车组织提供加快车辆周转的条件,还能够为后续运输进行集货配装、物流加工和运输方式组合等创造条件。面对市场需求波动和变化,铁路应当充分利用仓储管理有效整合运输资源,借助接受订单处理系统实现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最优组合,最大程度地提高运输效率,组织均衡运输。
4.4 形成客户服务体系
在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调度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通过接受订单处理系统,对客户需求进行细致处理,主动应对运输计划变动情况,合理引导客户预期,达到保持服务标准和控制运营成本的目标,逐步形成以接受订单处理系统为核心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铁路的市场竞争能力。
5 结束语
庞大的路网结构是铁路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灵活精细地实现调度集中、统一指挥。随着货运组织改革的深入推进,整合和优化现有的信息系统,建立贴近客户需求、适应现代物流的铁路信息系统,将推动铁路运输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发展,提高铁路的市场竞争力。
[1] 许淑君,尹 君.运输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 牛东来.现代物流信息系统[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白晓娟.物流运筹学技术及方法运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