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门”
2014-01-04吴雪莎
吴雪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人数不断攀升,这就使得各高职院校对数学教师的需求量随之大大增加,据现实调查发现,青年数学教师在高职院校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些青年教师的素质对高职教育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全面推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高职数学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而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主要面临着下列困境:一是不少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不好、学习兴趣较弱、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较差,同时还有不少学生认为专业课才是学习重点对象,数学课好像就是“边缘课”,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严重不足;二是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级标准中几乎不涉及学生的成绩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教学信念、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被大打折扣。笔者对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大一和大二共600名学生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目的为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如表1。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可以看到:有接近60%的学生选择了 D、E、F、G,这几个选项全为与教师相关的因素;接近3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A、B、C,这几个选项全为与学生自身有关的因素;剩下1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H、I、J,这几个选项为其余影响因素。这个结果反映了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主要的,是不容忽视的。
表1 问卷调查
图1 影响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
一、高职青年数学教师的数学信念和教学信念(数学教师信念研究综述)
信念在心理学意义上,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激励力量。信念的确立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信念的瓦解则会造成精神崩溃或是行为退化,因此信念对于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的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数学学科、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对象(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即决定着教育的成效,可以说,教师信念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这些要求中的很多内容与教师信念都有着密切联系。
1.数学信念
教师的数学信念,又称数学观,是处理数学和数学任务时持有的观点,是教师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什么是数学观?简单地说就是对数学的看法,即:“数学是什么?”“数学有什么作用?”在数学教育领域,对教师数学信念的研究最著名的是英国学者P.Ernest,他认为教师所具有的数学观大致可分为三类:(1)静态的、绝对的数学观,数学是概念、法则和定理的汇集,数学体系中的各个分支和各种结构依照逻辑结合起来;(2)动态的、辩证的数学观,数学是动态发展的学科,是人类在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并广泛应用的过程;(3)工具主义的数学观,数学是人类为满足客观世界的需求而形成的一套工具。显然,数学应该被看成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而不应该是一层不变的数学理论知识的汇集。
高职青年数学教师,是高职学校教育的中流砥柱,应该明确高等数学不仅仅是一门严谨性、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同时还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现代化的数学观告诉我们数学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数学更要走进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师要重视数学学科中的思想、方法、情感和态度,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整合。当然,要实现这些需要青年数学教师首先要形成自我的现代的数学信念,比如对数学的真理性看法,是承认数学就是现行的已经完成的概念、公理、法则、定理、公式,是已经很完满的停滞的学科呢,还是具有可以观察的实验、归纳、猜测、联想的过程,且还正在出现大量问题、蓬勃发展的学科呢?还有对数学的功能的理解,是认为数学是一种纯粹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呢,还是兼有工具和文化的功能,能起到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能对人的思想和精神起到激励的作用呢?相对于小学、中学的数学教师而言,高职数学教师面对的对象不论在数学的基础知识上,还是在生活阅历上都更进了一层。经过3年的大学之后大多数学生都将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对高职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这些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同时,青年教师相对于年龄教长的教师而言,一方面对所教对象特点的把握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也更欠缺了一些,因此坚定的、正确的数学信念对于青年数学教师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2.数学教学信念
数学教学信念,又称为数学教学观。许多学者都认为数学教育的关键是要解决数学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课程、学生和责任等都有着不同的信念,这种信念与教师所教的对象和学校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影响。然而热爱教育、热爱数学是数学教师得以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数学教育领域,研究者对数学教学信念的研究颇多,主要有以下4种:(1)以内容为中心,(2)以课堂为中心,(3)以练习为中心,(4)以学生为中心。与之对应的还有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二元数学教学信念。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即皮亚杰曾提出的“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已有的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因而提出学习应该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留出宽阔的空间。行为主义则恰恰相反,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占有权威地位和主导地位,学习活动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支配,一般不会留给学生主动和自由。
教师的教学信念直接决定了作为教学基本单元的课堂的规则,通过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信念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认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记忆知识,经常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法,认为数学就是用已有的定理、法则来解题的话,就会对学生的过失比较苛刻,甚而严厉批评,这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学生会因此产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焦虑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对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甚至其他课程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如果教师认为自己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或灌输者,而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主张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话,在教学活动中就会提供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并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对学生出现的过失就会比较理解和宽容,这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会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兴趣。合理地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学生就会感到“我能学”,而成功本身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进而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二、高等数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知识(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初探)
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创始于18世纪,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用其独特的语言和符号,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理论体系。这就要求高等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具有数学专业学习的背景,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素养,对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和数学的价值等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掌握能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数学教育形态的教学知识,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在高度的抽象和逻辑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等等方面的知识。
1.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素质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可以说是数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奠基石,是数学教师职业的依托和支撑点,是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条件。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最根本的工具是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理解数学包涵了解数学概念的背景、掌握概念的逻辑意义、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挖掘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精神等等。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因为只有具备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深刻地理解了数学,才能具有空间的、计算的和数的归纳演绎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字、符号和图形;才能规范地学习公理、法则、定理、公式;才能带领学生在数学领域实现科学的实验、归纳、猜测、联想,进而深入浅出、触类旁通。
2.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知识
数学教学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动态过程,数学教育教学知识即数学教师怎样进行数学教学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感知、理解和总结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怎样进行数学教育的问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忽略了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即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而仅仅是认为只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就可当教师了。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提出了教学是一种专业的教育理念,我国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对于高职青年数学教师来说,大都有专业的数学学习背景,但是对于数学教学的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和教学的方法知识是十分欠缺的,有的完全没有经过相关的学习或培训,有的有师范类学校学习的背景和短暂的教育实习,但这些对于实际的教学工作而言并没有多大帮助。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具备组织数学教学和对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以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在一年级的时候开设,相对于授课内容而言,课程开设的总课时量在很多学校都严重不足,有形和无形中削弱了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对于青年的数学教师而言,由于学校对学生的成绩没有太多的要求,因此教师很少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收获和情感体验等,更多关注的是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完整性。
三、高职青年数学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进而持续不断地培养自我的职业素养,最后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过程,主要包含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总结、现在专业发展的状态水平和所处阶段的评价、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可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数学教师朝着积极方向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内在主观动力。
1.角色意识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教师对其自身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如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地位、社会地位、行为规范和职业价值的理解。对于高职数学教师而言,其角色意识包含高等数学在数学学科和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时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正确的自我角色意识,直接影响到高职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心理感受。
高等数学的学习正在经历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转变、由课程的单纯“实施者”到实施与建构统一的转变,以及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教育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转变。然而,一方面,由于青年教师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对高职教育、高职数学教学的认识多来源于目前的工作环境,而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下,学校多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得青年数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高职教育中的“配角”,有一种“失落感”,进而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对于高职数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专业知识学习和进一步学习的理论支撑作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认识也十分欠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多重视科研”“少重视课堂”,造成青年教师很少从“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思考数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学习环境,不能科学整合课堂数学知识和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
2.学习和科研意识(影响高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常说“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正在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也包括全部社会”。可见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是高职数学教师不可缺少的两种能力,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研既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也是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学习与科研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习惯。
高职青年数学教师容易受到传统观念和学校环境的影响,认为继续学习和科研工作占据的时间多而成效少,认为学校里有专门的科研工作部门和科研能力很强的博士、教授等搞科研,因而科研意识淡薄,很多青年教师除了评职称的需要才搞点科研外,很少积极主动要求学习和科研工作。同时,多数高职院校的数学多年采用同一本教材、教授一模一样的教学内容,使得走上工作岗位没几年的青年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授课学生多、课时量大,疲于应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也使得青年数学教师学习和科研意识普遍淡薄。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青年数学教师的学术知识相对较弱,高职院校所提供的学术研究资源相对贫乏,申请相关项目和课题的机会较少难度较大,工作后的培训学习机会较少,如此等等,给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数学教师的学习和科研发展带来了不利。青年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如果没有学习和科学研究,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会产生枯燥、乏味的工作情绪,最终完全失去工作兴趣,而不断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可以促使教师把局部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从一般的“经验型教师”向更高级的“专家型教师”转变。
3.交流意识(数学教师专业化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交流即是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让个人的经验与心得与他人共享,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范良火指出,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来源。
比如,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对重难点的思考和设计交流意见、沟通信息、求同存异、互相促进,达到“集思广益”;在定期的教学研讨中,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教学实践中的疑难困惑,相互寻求解决办法,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构建“教师共同体”,为青年教师与年长教师、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校内和校外教师提供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和实践专业研讨;同行“听课”和“议课”,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听老教师的课可以缓解授课压力,构建科学、完整的数学教学知识,别人的经验往往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对自己多有帮助,听专家对自己和他人的课的评议对青年教师形成对“数学课”的具体认识和日常教学实践是大有帮助的。
[1]Ernest P.The Impact of Beliefs o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G]//Mathematics Teaching:The State of the Art.London:Falmer Press,1989.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4]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 -211.
[5]梁玉华,庞丽娟.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8).
[6]曹广福.关于数学教育的一些认识:谈谈数学教师素质[J].数学教育学报,2004(2).
[7]张艳霞,龙开奋,张奠宙.数学教学原则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2)..
[8]周兆透.关于高师院校数学教师的信念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9]马廷奇.论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