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1-02安江波
凌 华 安江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安徽 蚌埠233012)
伴随士官教育改革的进程,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培训规模逐渐扩大,培训层次整体提升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本文从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说明,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主要由学员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三部分构成,其评价权重比分别为30%、40%和30%。其中,学员评价由教务部门组织,主要采取网上测评打分的方式,在教学班次所有课程结束前进行;同行评价由各系负责,主要采取教员互相打分的方式;专家评价由学校教学督导组负责,主要采取随机查课的方式进行。每学年末统计汇总成绩,进行课堂教学质量奖评选,由各系根据上述三项评价的综合成绩,取本单位排名前10%的教员,按1:3:6的比例分别推荐一、二、三等奖。从近几年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情况看,主要暴露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学员评教准确性、公平性不够
一是学员测评时间统一安排在学期结束前(短训班除外),测评的时效性不够强,部分课程由于结束时间较早,测评时学员对该课程教员授课印象淡化,打分的科学性、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二是不同教学班次学员对标准尺度掌握不同,导致不同班次任课教员成绩不具有可比性。以2011学年第二学期学校二系学员评教结果为例,由于不同专业学员掌握标准不一致,导致了同一专业任课教员成绩出现相对集中的情况,其中A、B两个专业的成绩普遍较高,而C、D和E三个专业的成绩普遍较低。
表1 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系学员评教成绩
1.2 同行评教准确性不够
教员测评打分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未听课随意打分、打人情分、论资排辈打分等方面;特别是不同教研室对标准尺度掌握不同,有的教研室打分普遍在95分以上,而另一些教研室分数区间在85~95分之间,导致不同教研室教员测评成绩的不可比性。
1.3 教学质量奖评选办法不利于各单位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
表2 学校XX年度教学质量奖数据分析表
将教学质量奖评奖名额按指标分配至各系,各系排名前10%的按1:3:6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各单位教学质量抓得好与不好一个样,都有一等奖名额,导致部分一、二等奖获得者的权威性不强,从近两年获奖教员情况看,有个别一等奖获得者,当年学校督导专家成绩在全校排名50名以外,个别二等奖获得者学校专家成绩全校排名在100名以外。
2 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对策
近年以来,我们扎实改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手段,针对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修订了评价办法,以制度完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公正。
2.1 量化处理学员评教成绩
量化处理学员评教成绩主要采取两步处理法。
第一步为降低因不同评价者对标准尺度掌握不同而导致的不可比性,以便根据得分将所有被评教员统一进行排序,对学员评价成绩进行量化处理。其模型如下:
Vi′为某位教员被某个班学员所评原始分的量化值;
Zi为该教员被该班所评原始分的标准分,计算方法为
其中,Vi为该教员被该班所评原始分值;V¯为该班所评所有教员原始分值的平均值;S为该班所评所有教员原始分值的标准差,其计算方法为
r为该班所评教员个数;
S¯为参加排序的所有班所评原始分标准差的平均值。
经上述处理后,若多个班次对该教员评分,则算出各个班次所得分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被评教员所得学员评价最后分值。
第二步对量化所得分数进行基本分换算(除以2.5之后,加60分基准分),以匹配专家和同行评价成绩。
2.2 丰富学员评教手段
采取发放打分表分散测评和网上集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发放打分表分散测评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开展,60学时以上的课程进行两次;网上集中测评在教学班次所有课程结束前开展,使学员及时将授课质量有关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人员。
2.3 统一规范同行评价
以各系教学督导专家打分成绩为同行成绩,采用各系教学督导打分“一把尺子”衡量本单位全体教员。增强各系督导组力量,使每个教研室均有1名以上经验丰富的教员进入各系督导组;同时,加强各系督导组听课计划管理,要求各系每月上报督导听课情况及成绩,确保一学年内各系督导组对本单位所有上课教员听课均达到3人次以上。
2.4 加强对督导过程的评估管理
建立每周学校教学督导例会制度,及时总结梳理学校教学督导情况,每月对各系教学督导情况进行检查;开发教学督导专家听课预约系统,努力确保每名上课教员,在一学年内被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听课3人次以上。
2.5 改革教学质量奖评选办法
在将评奖指标名额分配至各系,各系排名前10%的按1:3:6的比例给出一、二、三等奖名额的同时,对一、二等奖获得者做出条件限制,即一、二等奖获得者的学校督导专家成绩须分别排进所有教员学校专家成绩的前30名、前60名,未达到相应限制条件者,降为二等奖或三等奖。通过给出限制条件,既考虑了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区别,又能进一步激励各系大力提升本单位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着力培塑教学名师,确保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奖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 结语
我们运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for the Social Science)统计软件,将2013学年执行新办法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数据与以往评价结果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学员、同行与专家测评体系更为合理。就学员评价而言,以往学员测评成绩较为集中,区分度相对较弱,而2013学年学员评教则更具区分度,分值段分布有所改观。并且,学员评教成绩与总成绩相关系数有所增强,体现出原有测评体系时效性不够强的弊端在一定程度有所消除,测评的实效性、科学性、准确性进一步提升。就同行评价而言,总成绩与同行评教成绩的相关系数有所下降,总成绩过度依赖于某一单项评价的情况有所减弱,从而使得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可比性、权威性增强。就专家评价而言,总成绩与专家评教成绩的相关性有所提高,高于学员、同行与总成绩的相关系数,这与新方案评价权重的分配相吻合,强化了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增强了总评价的公信力。
[1]金娣,王钢.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阮俊,钟桂英,刘苹,梦宁.高职教学督导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丁国盛.SPSS 统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