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一把剪刀 百年匠心
2014-01-02莫休
莫休
说起剪刀,就会想到张小泉。“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张小泉剪刀以其“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被誉为“剪刀之冠”。
剪刀传说
传说有个张铁匠,因为母亲生下他时,“扑通”一声掉进了泉水里,故此取名“张小泉”。因在家乡得罪了一个恶霸,就带着三个儿子来到杭州谋生,爷儿四个在杭州大井巷里开铁铺。
城隍山脚下的大井巷,那时是商业区,很热闹。张小泉的手艺不错,对顾客又很殷勤,卖的铁器式样也蛮好,所以人们都喜欢来光顾。但是张小泉还有一手出色的水底功夫,就很少有人晓得。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有“信花、山郎、五虎、圆头、长头”五款,靠镶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销钉牢固、开合和顺、式样精巧、刻花新颖、经久耐用、物美价廉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
离铁匠铺不远有一口一眼井。井水清冽甘甜,附近的人家都靠这口井的水生活。可是有一天,这口井的水却忽然浑浊起来,翻着泡沫,还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张小泉的大儿子抢头吊起一桶水,一看,又黑又浑,还有股腥臭味,倒掉,再吊一桶,还是这样。人们都很惊慌,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纷纷在井边祷告。
住在这里的一位百岁老公公捋捋胡须说:“小时候我听老辈人讲过,这口井是通钱塘江的,江里有两条乌蛇,每隔一千年来一次,总喜欢钻到这口井里来生小乌蛇。现在水变坏了,说不定就是它们来了。”这可怎么办?大伙一听,都发了愁。
在家里等儿子挑水回家的张小泉,等了一个时辰也没等到儿子回家。听说了这桩事,他就自告奋勇要去井底看看。张小泉叫儿子买来了老酒和雄黄,把雄黄倒进老酒里,顺手捧起一坛,“咕咚咕咚”一口气喝进肚子里,然后系上绳子,拿上大锤,想也不想就跳进了大井。
因为喝了雄黄酒,张小泉一点也不怕乌蛇,他四下寻找,终于在暗角发现了这两条黑得发亮的乌蛇,有手臂那么粗,紧紧盘绕在那里。张小泉眼明手快,不等两条乌蛇分开就挥起大锤,朝着蛇的七寸敲去,“铛,铛,铛”一连三记,锤锤都中乌蛇的要害,竟把两蛇的颈脖砸得扁扁的,粘在一起。
张小泉砸死了乌蛇,就一手提着大锤,一手拎着蛇尾爬出了井圈。他把两条乌蛇往地上一摔,只听得清脆的一声巨响,把人们吓了一大跳,原来这两条乌蛇修炼了几千年,早已炼成钢筋铁骨了,要不是盘在一起,张小泉恐怕一下子还不好收拾它们。除掉了乌蛇,大井里的水又恢复了原样。
爷儿四人后来把死蛇拖回家,张小泉是个有心思的人,见蛇尾弯曲,就蹲在地上想看看,不由灵光一现。他一面看一面想,在泥地上画出一个图样来。后来按图样,在蛇颈相交的地方安上一枚钉子,把蛇尾弯过来的地方做成把手,又把蛇颈上面的一段敲扁,磨得飞快飞快。这就成了张小泉造出的第一把大剪刀。
“御用剪刀”
乾隆第二次南下体察民情、微服私访时,行至杭州,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雨来,他找到一间挂着“祖传张小泉剪刀”字样的作坊躲雨。店内琳琅满目的剪刀让他吃惊而好奇,他随便拿起一把——刃露寒光、锋利无比,皇帝爱不释手,就买了一把带回宫去。
有一天,他用这把剪刀试剪了绸缎,不仅很是顺手,而且十分锋利,乾隆兴奋之余,立即下了一道圣旨:把“张小泉”剪刀作为宫中用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张小泉”剪刀便在全国出了名。随即“张小泉”剪刀成了杭州特色之一。
苦心钻研
张小泉出生在一户铁匠人家。
对于铁匠,当时就有这样一句谚语:“开过药铺打过铁,什么生意也不热。”意思是说,干什么行当都不如开药铺和当铁匠。因为,生病吃药人人少不了,而农民所用的铁器,大半由铁匠提供,因此郎中和铁匠是生活有保障的行业。
张小泉的父亲张大隆,曾在以“三刀”(即剪刀、菜刀、剃刀)闻名的芜湖学得一手制剪工艺,然后在老家安徽黟县开了个“张大隆”剪刀铺。
由于做事认真,张大隆打磨的剪刀,坚韧锋利,备受称赞。只可惜,那时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清兵入关时,张大隆带着一家老小逃到杭州。好在有手艺的人到哪里都有饭吃。张大隆凭着自己那一手过硬的制剪手艺,在吴山脚下的大井巷内,重新开设了“张大隆”剪刀作坊。
刚开始,生意做得颤颤巍巍,但总算有口饭吃。张大隆是个好钻研的人,他边谋生边带儿子张小泉悉心研究新的铸造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父子俩研究出“嵌钢”(又叫镶钢)制剪的新技术:一改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闻名的浙江“龙泉”、“云和”钢为原料,经过72道工序锻打而成,然后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制。
张大隆和张小泉研制出来的剪刀镶钢均匀,锋快耐用,开合和顺,与众不同,它的销路越来越广,“张大隆”剪刀也声名鹊起。一些专业艺人如裁缝、锡匠、花匠等都纷纷前来定制。
张大隆过世后,张小泉继承父业。他沿袭前辈的钻研精神,苦心经营,制剪技术在父亲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加上他的店铺地处清河坊一带,是杭州商业中心,故而他的剪刀生意格外兴隆。
生意好,必然会招致同行的嫉妒——山寨版“张大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杭州城。
面对接踵而至的伪劣产品,张小泉忍无可忍,索性把父亲“张大隆”这个招牌改成自己的名字——“张小泉”。这个被迫的改动却歪打正着,他的财运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慕名向他学艺,而他也乐于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别人。
桃李满天下,技艺传万家。张小泉财源滚滚,不发财也难了。
张小泉过世后,杭州城派生出很多山寨版“张小泉”。他的儿子、徒弟徒孙们,还有一些钻空子、冒充张小泉子孙或徒弟的,都用清一色的“张小泉剪刀”作招牌——单一个小小的杭州城,最多时就达86家。那时还不是连锁店,而是各立门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底哪个是真的?一时难辨。
不管真假,几乎家家都有张小泉,人人都用张小泉,当时甚至出现了“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的盛况。
为区别假冒同名的剪刀,也为保护本家利益,张小泉的儿孙们在“张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记”两字,视为正宗。
从小好学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游方铁匠以一辆小车载工具与行李串乡走村,人称“打铁的”。开店的铁匠开的店铺被称为“铁匠铺”或“铁匠炉”。
“铁匠炉”又分为“生铁炉”和“熟铁炉”。生铁炉铸造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如锅、犁、耧脚等。熟铁炉则打制锄、镰、锨、撅、刀、铲、剪刀等。
张小泉是个独子,自小机灵好动,幼年刚学会走路,就蹲在“熟铁炉”边帮母亲拉风箱;身体刚高出砧子一点,就跟着父亲学着打小锤。他还是一个少年时,就要轮大锤跟父亲做对手。
好学,是少年张小泉的特性,花钱大手大脚也是他的特点。
有一天,父亲问他:“你能到外面挣回一吊钱吗?”张小泉想了一下,说:“这有什么困难的。”说完就出门去了。
离家没多远,张小泉碰见姥姥,姥姥见他兴冲冲地,问他去哪里?他说:“父亲要我到外面挣一吊钱。”
姥姥笑着说:“他又不缺那个钱,为什么要你费劲?这样吧,我这有一吊钱,你先拿去吧。”
张小泉想也不想就拿在手上,转身回家去了。
父亲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他说:“我已经挣了一吊钱了。”
父亲拿过他手中那吊钱,顺手扔到洪炉里去了,张小泉站在那里无动于衷。父亲见他这样,严肃地说:“这吊钱肯定不是你挣的,你说这钱是谁给你的?”
张小泉实话实说:“姥姥给我的。”
“你能自己挣一吊钱回来吗?”
张小泉不知父亲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就老老实实在外面打了一年工。在那一年的时间里,他使出浑身解数,到年底,总算挣到了一吊钱。回到家里,他把钱交给父亲,说:“这是我在外面挣的一吊钱。”
他父亲又一下把钱扔到洪炉里,张小泉抢前一步,一把将洪炉里的铜钱给抓了出来。
“你怎么把它扔了?”张小泉着急地问。
父亲笑了,说:“这钱是你自己挣的。”
“你怎么知道?”
“为这一吊钱,你经受了千辛万苦,所以你才舍不得。”
原来如此!
后来,在父亲的悉心调教下,没几年工夫,张小泉不但学会了祖传的铁匠手艺,还在熔、铸、锻、打、磨各方面高出父亲一头——他铸的犁尖,耕起田来又深又快;他打的锄头,锄起地来又轻又巧;从他那儿买的菜刀,剁骨头也不会卷口;当然,他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
与时俱进
“张小泉”剪刀成名于清朝初年,乾隆年间,他的子孙所制“张小泉近记”剪刀被列为贡品。
1910年,“张小泉”剪刀以“海云浴日”注册,取得了专利保护权。1915年,“张小泉”剪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从此“张小泉”走出国门,远销南洋、欧美各国。1957年,“张小泉”等32家剪刀店实行公私合营,在杭州建成“张小泉近记剪刀总厂”。
“张小泉”剪刀质量之高,屡有见证:新中国三次全国评比均获第一名;在一次剪刀评比会上,有人曾把40层白布叠在一块,用各种剪刀试剪,唯独“张小泉”剪刀张开利嘴,咔嚓一声,很干脆地将那厚厚的白布一分为二,连剪数次,次次都能成功。检查刃口,锋利如故,为其他剪刀望尘莫及;香港一家广播电视公司还摄取了用一号“张小泉”民用剪,一次剪断70层白布不缺口接着又剪单层薄绸不带丝的精彩镜头。
2006年5月20日,“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小泉”剪刀做到皇帝那里,做到巴拿马,做到今天——超过350年了,早已是中华老字号,也是目前世界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编辑 陈翔
《商道》杂志QQ⑧群号:28776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