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积系统脱杂能力生产实践
2014-01-01曹昌盛柯新安
曹昌盛,董 博,柯新安
(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黄石 435005)
1 引言
铜电解精炼是将铜品位在98.5%~99.6%的阳极板通过电化学反应进一步提纯,以获得品位高于99.99%的阴极铜。为了保证阴极铜的质量,提高高纯阴极铜的产出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控制电解液中的杂质含量,电解液中的杂质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固体状的悬浮物,一种是游离状的杂质离子。固体状的悬浮物在电解液循环过程容易粘附在阴极表面,造成板面粗糙,引起阴极铜质量下滑,一般采用自沉降和板框过滤的方法去除;而游离状的杂质离子,例如As、Sb、Bi等,其标准电积电位与铜接近,当浓度到达一定值时,可能放电析出,在阴极表面形成结晶中心,降低阴极铜结晶质量,一般采用电积脱杂的方法去除[1-2]。
电解生产中,存在阴极铜的返溶现象,电解液中的铜离子呈上升趋势,电积系统以不溶性铅合金板作阳极,铜片为阴极,兼具脱铜和脱As、Sb、Bi的作用。不溶性阳极电积脱杂工艺一般有间断脱铜脱砷电积法、周期反向电流电积法、极限电流密度电积法、连续脱铜脱砷电积法等[3]。为了提高电积系统的脱杂效率,降低直流电单耗、减少AsH3剧毒气体的产生,各大铜冶炼厂家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工艺。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冶炼厂电解一车间年产20万t阴极铜,阳极板带入电解液中的As超过200t/a,电积系统日处理电解液150~180m3,分成独立的2段,一段生产电积铜,二段脱杂,通过在二段完善诱导连续脱杂工艺,采用终液灌槽,调整电流密度、电解液流量等工艺,在保证终液含铜≤1g/L前提下,增加了黑铜粉产量,提高了脱杂效率,降低了直流电单耗,为生产系统阴极铜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 试验部分
2.1 稳定性研究
在完善诱导法工艺之前,首先要保证连续脱铜工艺的稳定。系统出液量按180~220m3/d控制,到达一段生产电积铜,脱铜后液转至二段,铜含量控制在18~22g/L。二段分为4组,每组6个电解槽,进行连续脱铜脱杂,为了实现诱导法,必须维持工艺稳定,保证每槽电解液铜含量在一定范围。
从图1取样点示意图及3次取样结果趋势图可以看出,7个取样点铜含量基本稳定,出液口也就是终液含铜都低于1g/L,经过对电流、流量的合理配比,3次工艺调整之后,数据回归效果较好,铜离子浓度变化基本成一条斜线,可以进行下一步试验。
2.2 诱导法脱铜脱杂工艺调整
据文献报道,当铜离子浓度在2~5g/L时[3],脱As效果较好。在前面连续脱铜工艺稳定基础之上,在第④个取样点进行辅给液试验,提高铜离子浓度,并调整辅给液器流量和电流,保证终液含铜小于1g/L。
图2是在第④取样点辅给液之后各取样点铜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辅给液之后,第⑤取样点铜离子浓度上升到了5.46g/L,高于第④取样点的4.41g/L,终液含铜0.91g/L,低于1g/L,也就保证了在第 4#、5#、6#、7#电解槽内铜离子浓度均在2~5g/L,明显扩到了脱杂范围。图3是第④取样点辅给液之后终液含铜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终液含铜稳定控制在1g/L以下,无一次超标。
图1 取样点示意图及3次取样结果趋势图
图2 第④取样点辅给液铜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图
图3 第④取样点辅给液终液含铜趋势图
3 结果与讨论
3.1 黑铜粉产量及杂质脱除率
表1是诱导法改造前后6个月份黑铜粉产量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添加辅给液器之后,黑铜粉产量明显提高,平均值由50.73t提高到了69.65t,增幅约37%,主要原因是采用辅给液器和终液返灌之后,终液含铜得到更好的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解液的处理量和提升电流密度。
表1 诱导法改造前后黑铜粉产量月统计
表2是黑铜粉中As、Sb、Bi的平均含量,从中可以看出 As含量要明显高于 Sb、Bi,分别为24.63%、2.2%、0.43%,与电解液中 As、Sb、Bi平均含量12g/L、1g/L、0.13g/L 相符合。
表2 黑铜粉中As、Sb、Bi含量
综合表1、表2,采用公式:黑铜粉中各杂质总量=黑铜粉中各杂质所占比例×黑铜粉总产量,各杂质脱除率=黑铜粉中各杂质总量/处理电解液中各杂质初始总量,截取诱导法改造前后1个月数据:总处理电解液体积、初始电解液中As、Sb、Bi的平均浓度,可以得出表3诱导法改造前后各杂质脱除率,从中可以看出,改造前As、Sb、Bi的平均脱除率分别为21.85%、25.52%、37.30%,改造后平均值为24.6%、27.92%、40.3%,脱除率分别提升了12.58%、9.4%、8.1%,总体提升率约10%。
表3 诱导法改造前后杂质脱除率
3.2 电单耗
按化学反应式As5++5e→As,可以计算出As的电化学当量为0.56 g/c,根据公式:直流电单耗=1000×槽电压/电化学当量/电流效率,可以计算出黑铜粉的直流电单耗。
表4 诱导法改造前后二段脱杂直流电单耗
采用诱导法脱铜脱杂工艺之后,由于较好地控制了后期AsH3的产生,平均槽电压由2.2V下降到了2V,根据表2黑铜粉化验单,按 Cu72.74%,As27.26%,电流效率90%考虑,根据公式 W=1000V/1.1852/0.90×72.74%+1000V/0.56/0.90×27.26%,可以计算出黑铜粉直流电单耗由2690 kW·h/t下降到了2446 kW·h/t。
实际生产中由于二段电积同时有黑铜板和黑铜粉产生,槽压、电量无法分开,考虑到黑铜板,则铜含量占整个黑铜的比例约为91%,槽压由2.2V降低到2.0V,二段总体直流电单耗由2270 kW·h/t下降到了2063 kW·h/t
4 结论
在电积连续脱铜脱杂工艺基础之上增加辅给液器,适当提高Cu离子浓度,实现诱导法脱杂。终液含铜稳定,增加了黑铜粉的产量,提高了脱杂效率,降低了直流电单耗。
(1)通过连续取样分析,终液含铜稳定控制在1g/L以下;
(2)铜粉产量明显提高,平均值由50.73t/月提高到了69.65t/月,增幅约37%;
(3)As、Sb、Bi的平均脱除率分别从21.85%、25.52%、37.30%提高到了 24.6%、27.92%、40.3%,提升了12.58%、9.4%、8.1%,总体提升率约10%。
(4)单槽槽压由2.2V降低到了2.0V,二段总体直流电单耗由2270 kW·h/t下降到了2063 kW·h/t。
[1]陈白珍.铜电积过程中砷的电化学行为[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7,28(4):347-350.
[2]仇勇海,唐仁衡,陈白珍.砷化氢析出电势的探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10(1):101-104.
[3]姚素平.诱导法脱砷技术在铜电解液净化系统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6(1):11-16.
[4]吴维昌,冯洪清,吴开治,等.标准电极电位数据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27.
[5]朱元保.电化学数据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2.
[6]王学文,陈启元,龙子平,等.锑在铜电解液净化中的应用[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12(6):1277-1280.
[7]陈白珍,马丹文.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脱铜砷[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7(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