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3-12-3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单位根城镇化率第三产业

■杨 惠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一、引言

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是世界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1年的51.27%。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也是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3.63%增加到2011年的40.57%。从2000年到2011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45%,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因,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将被第三产业所取代,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次要动力,而第三产业将逐渐演变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因,城镇化过程反过来也将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地位的确定对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多大程度的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文献综述

在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理论界对于城镇化发展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李健英(2002)通过选用我国1952年~1980年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我国的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在选用1980年~1998年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说明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的增强。陈可等(2002)认为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能够培育第三产业快速成长。都沁军(2005)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城市化的动力,并且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但是第三产业的滞后也会抑制和阻碍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郭彩霞(2009)通过选取1978年~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发现一国城镇化进程与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龚晓菊等(2012)第三产业通过其较高的就业弹性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虽然部分学者研究了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只是从理论定性的层面进行研究,都没有通过定量以及实证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近年来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

三、河南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1.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城镇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以及城市空间区域的扩张,同时城镇化还表现为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自1978年以来河南省的城镇化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始终低于全国平均的城镇化水平。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都是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自1978年以来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一直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都很缓慢,在1995年之后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的城镇化率达到了40.657%。但是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与全国相比,在1995年时的差距为11.85个百分点,在2011年时的差距为10.70个百分点,其差距相对有减小的趋势。但是总的来说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始终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原因与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且人口总数始终处在全国第一的位置有关。

第二,GDP不断增加,但是总的GDP位置排名始终保持不变,人均GDP却落后与全国平均的水平。通过对统计年鉴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自1998年以来河南省的GDP总值始终排在全国第五的位置,但是人均GDP却是之中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2.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至今,河南省第三产业无论是产值贡献还是就业安置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河南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成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增长的速度并不明显。根据河南省的统计年鉴显示,1978年,在全部就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80.58%、10.55%、8.7%。1983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之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率持续改观,到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43.09%、29.89%和27.02%。可见33年来,河南省的就业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就业人数增长最快的产业。从经济增长贡献看,2011年,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至4.3%,工业的贡献徘徊在63.6%,第三产业的贡献则上升至32.1%。

四、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在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中,主要选取了两个指标:①表征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城市化率Y;②表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X。数据选择1993年~2011年的统计数据,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两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即为LNY、LNX。

1.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只有在时间序列数据平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协整检验。因此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检验,判断单位根的平稳性。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之后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Y和LNX是一阶平稳的,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关系检验

通过EG两步法,第一步是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LNY与LNX的回归方程,计算出的回归方程为:

第二步是,对上述模型的残差序列u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回归方程(1)残差序列u1的ADF检验值-3.811554小于显著性水平为0.01、0.05时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即残差序列u1是平稳的;回归方程(2)的残差序列u2的ADF检验值-4.101405小于显著性水平为0.01、0.05时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即残差序列u2是平稳的,这表明序列LNY和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上面的EG协整检验,现在可以对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的动态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的结果可以得出,LNY是LNX的格兰杰原因;LNX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了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到,但是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不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原因可能在于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资源大省,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向城镇集中,使得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但是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层次较低,在第三产业中的产值贡献率相对较低,低于河南省第三产业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因此不能通过格兰杰检验。

表3 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五、促进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层次

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层次,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延长义务教育的教育年限,以改变外来务工人员低学历的现状。其次,政府可以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计划,对于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村居民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计划,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第三,政府对于已有的免费技能培训机构应该加强资金的投入,对于培训质量要严格把关,真正做到“培训一个有用一个”的目标。第四,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的引导职能。只有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层次的提高,才能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率,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降低城市失业率。

2.提高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

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前提是农村居民收入能够真正得到提高,因此,一方面,河南省在政策规划、信贷支持等各方面应该向农村倾斜,以确保农村居民的收入能够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现有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和部门之间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只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克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对但三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的怪圈。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传统的户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户籍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虽然我国不断的提出要实现户籍制度改革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因此,在河南省应该进一步落实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因为完善的户籍制一方面有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和社会的效率,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社会的不公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以保障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权益,平等的享受社会资源,加快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鼓励和支持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农民工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合理的户籍制度能够消除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各方面的不公平。

猜你喜欢

单位根城镇化率第三产业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STAR模型下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比较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
EST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及其功效比较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波动趋势的统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