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清摄像机拍摄前的准备和几个关键技术
2013-12-29焦珂昕
摘要:广播电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有条件的地级(含)以上电视台主要频道实现高清化;高清电视终端的迅速发展,高清电视机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庭,高清电视频道播出带动了新的产业发展,人们对高清节目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高清节目拍摄的技术难度与标清比明显增大,它的专业性及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细节问题使我们的技术人员和摄像不得不进一步学习和体会。该文通过介绍高清摄像机的拍摄前准备和几个关键技术,讲述如何更好的利用高清拍摄出更好质量的电视画面,把技术应用到实际操作。
关键词:高清摄像机;监视器;聚焦;曝光;构图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6-3859-02
1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1.1先确认记录状态和格式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对镜头的要求是像素点多,高清的分比率为:1920X1080,总有效像素207万,宽高比16:9,场频50Hz,因此镜头的分比率必须大于1920X1080。目前,由于目前处于一个高标清兼容的时代,所以在拍摄前确认记录格式为高清。并检查存储介质,确保正常,最好试录一段,然后回放检查视音频是否正常。
1.2彩色监视器的调整
大型晚会的拍摄,彩色监视器是非常必要的,从监视器可以反映画面的色彩还原,曝光等,所以监视器的好坏直接影响画面。监视器调整时,先从摄像机给出N制彩条,通过监视器上面的旋钮进行调整。
1.2.1监视器亮度的调整
彩条设置好后,将监视器的BRIGHT(亮度)旋钮调大,注意观察监视器的彩条画面,右下角能看到三个黑白亮度灰阶条。仔细调整BRIGHT旋钮,当亮度调整到仅仅能隐约看到最右边的一个灰条,而中间和左边的条都变成全黑,此时监视器的亮度符合标准(如图1)。
1.2.1监视器色度调整
打开监视器上的BLUE ONLY(单蓝信号)开关,画面变为仅剩B路信号。此时如果监视器的颜色不准,则画面会在中上区域看到明显区别的长短灰条。仔细调整监视器CHROMA(色度)旋钮,使长短条逐渐融合,则此时画面色度准确。关掉BLUE ONLY开关,此时监视器达到正常状态(如图2)。
1.2.3监视器的对比度调整
调整监视器CONTRAST旋钮,使彩条最下段左侧起第2个正方形的白色要接近100%的值(如图3)。
1.3黑白平衡的调整
新机开机或长时间未使用就黑平衡一次,每次拍摄前都应确认白平衡。这点和标清机器调整方法相同,不详述。
1.4确认和调整后聚焦
高清分辨率大幅提升,镜头解像力大幅提高,使得景深范围小,变的聚焦困难,所以每次拍摄前都需要检查后焦点。
2 高清拍摄时的聚焦、曝光、构图问题
2.1高清拍摄时的聚焦
高清摄像机的不容易聚焦是使用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高清摄像机分辨率的大幅度提到,镜头解像力大幅提高,使弥散圆减小,导致了画面的景深范围变小。相同的聚焦状态,标清可以聚焦清楚,高清会溢出到周围的像素。标清拍摄静态镜头时, 摄像师往往先将变焦环变焦至最大焦距处精确调焦,高清摄像时这样的调焦就不适合了,在高清摄像时,为了获得被摄主体的最清晰影像,就必须在所用焦距状态下直接精确调焦后拍摄,否则画面的焦点将弥散而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除了摄像师日常多加训练,提高自己的跟焦水平外,还有以下三种办法:一是尽量静焦拍摄;二是摄像机自身的辅助聚焦功能;三是在条件允许,拍摄现场配备20寸以上高清监视器用来监看画面。
2.2高清拍摄时的曝光
摄像师面对所要拍摄的景物.在一定的光线照明条件下,被摄景物所映折的明亮程度,以及明亮程度分布的范围,然后确定曝光量将景物亮度范围最有效的部分摄取下来,形成色度饱和、明暗适中的视频图像,这即为曝光控制的目的和过程。
高清布光的要求以及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清拍摄所需照度比标清要高一些,由于CCD面积和分辨率的差别,高清拍摄要求提高景物照度或者加大光圈。二是高高清摄像机对光照条件和光线的运用都要求较高,想要拍摄出玲珑剔透的画面,应尽量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并在拍摄中适当考虑各种光线的运用。三是高清演播厅16:9的画幅构图比例不同于传统的4:3,布光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取景范围比传统演播厅要宽近1/3,相应的灯位设置要顾及传统画面以外的东西可能在高清画面内出现,以前不影响画面的光效可能就会有影响。灯光以前可能已经达到标清画面的要求,但在高清1920×1080的画面上,缺点就会暴露无遗。灯具柔光灯比例要多一些,布光要范围大、柔和均匀。
2.3 高清拍摄的构图
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非主题图形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图形的关系;画面底形的位置以及与图形的关系。 16:9宽画幅相比标清,更接近人的自然视角,也更适宜表现两人关系 。
目前地市级及以下的电视台大多数使用标清播出,如果要用高清拍摄,标清播出,要对画面进行下变换。所以拍摄时一定要注意构图的画幅结构的问题。一般建议使用4:3安全框。一般下变换有三种模式:切边模式,是广播电视常用的一种下变换模式, 它不会像信箱模式那样让视觉变窄,也不会像压缩模式让画面变形,不过使用切边下变换时,摄像师构图的适合一定要考虑到,确保被摄主体在下变换后换面内;信箱模式,是在上下加黑边,这样有效画面范围变窄;压缩模式,使整个画面信息都在画面里,一般做完下变化会是画面变窄,这种方法做电视一般不可取。
目前,我们一方面要积累高清的素材,一方面要标清播出新闻,如果前期拍摄允许的情况,我们可以按照4 :3,16:9各构图拍摄一组镜头,便于后期制作,但当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到绝大多数用户收看的电视画面依然是标清4:3画幅,则拍摄应确保4:3构图准确,特别是新闻拍摄。一定要开4:3安全框,确保重要素材拍摄时,拍摄主体保留在标清区域以内。
在构图中,高清对于画面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特别是推拉摇移过程中,画面的运动要平滑流畅,尽量避免抖动,外拍需要携带承重合适的三脚架,条件允许多使用轨道和摇臂等辅助设备。
3小结
简单总结下高清拍摄的注意事项:拍摄前,请确认监视器的亮度和色彩,以及寻像器亮度是否准确;拍摄前,特别是更换镜头后,请确认后焦是否准确;通过寻像器聚焦请一定调高Peaking,并注意跟焦;改变增益时,最好调整黑平衡;素材要切边下变换,前期拍摄时请打开4:3提示线和90%安全框;使用微距环拍摄后,请复位,并查看后焦点。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我们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积累和进步,更好的实现高清摄像的美感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杨春生.高清摄像机拍摄前的准备及技术使用技巧[J].现代电视技术,2011(3):130-133.
[2] 孙海峰.高清与标清摄像机拍摄前技术准备的异同[J].有线电视技术,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