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专业课教学的主人
2013-12-29王丽芹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摘要: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专业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善于钻研教材,钻研学生,结合实际备好课,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 中职教育专业课教学教学方法
如何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能否让学生成为主人?答案是肯定的,在专业课教学中,学生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应该从人格上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句话说起来也许很简单,却道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
笔者教的是对口单招班的旅游管理专业课,属于文科类专业课,书本知识较抽象、空洞,加上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平时讲起课来多数是老师在表演“独角戏”,如果连续讲上半小时,学生一般都会呈现疲倦状态,可不讲教师又觉得心里不踏实,生怕漏掉了哪个重要知识点。如何解放自己,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做过尝试,但终因自己的不放心而放弃。我参照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备课和授课的形式也按照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三部曲进行,效果确实不一样,有了充足的预习时间做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时底气很足,发言更加积极,讨论更加热烈,小组间的竞争很激烈。学生得到了充分尊重,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了。
一、备课多备学生
笔者认为,教师备课时每一个环节都要首先考虑到学生如何参与。尽量少用“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多考虑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能让学生更多参与的新颖的教学方法。
二、分组合作竞争
以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及时巩固每天所学的知识。班内的桌凳摆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消除了前排和后排的区别,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块小黑板,学生要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不学习,就没有内容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叫“黑板制约生存”。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基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平时不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情达意。如何让学生克服这些不足,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角色扮演热情高。笔者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角色扮演。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运行,在课堂上,学生们再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一堂常被称做枯燥无味的专业课,通过改革,能趣味盎然,生机勃勃。
比如在教学《前厅服务与管理》这本书中“行李服务”这节课时,笔者采用了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行李员和客人,其他同学做评审,这样无论是表演的同学,还是旁观的评委,都要事先认真地阅读课本,熟记行李服务的程序和要求,在展示课上才能大显身手或是评价别人服务的规范与否。展示课上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星级宾馆,语言谈吐、举手投足力求标准,引得“评审”和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
(二)自主探究兴趣浓。可以鼓励学生用小品、绕口令等形式表述一个服务流程或是一道简答题,和过去那种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拼命地记相比,现在,放开课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学习、思考,在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学生还收获了许多课堂之外的东西。比如,教学《旅游地理》时,可以让学生事先回家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西藏》旅游区时,通过课前查阅大量资料,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了解了许多当地的服饰、语言、特产、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知识,展示课上大家畅所欲言,竞相展示,不像是普通的课堂,更像是一次座谈会。
(三)小组竞赛进步大。小组竞赛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课本中常有类似的知识容易混淆。比如《餐饮服务与管理》一书中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特点,有很多知识点不易分清。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让学生将这两种酒的特点编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小组开展竞赛,采用必答、抢答等形式,由学生自己主持,互相提问,很快就能熟练掌握看似琐碎的知识点,而且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四)趣味记忆印象深。文科类专业课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特别多,可以指导学生在条条框框的内容中寻找规律,趣味记忆。比如在学习《餐饮服务与管理》一书中“鸡尾酒调制”一节时,书中列举了很多鸡尾酒名品,要求学生能分清它们分别是用哪种方法调制而成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同种方法调制出的鸡尾酒的名称编成一个故事来记,效果很好。其中采用摇和法调制的鸡尾酒学生就编成这样一段话:“红粉佳人”、“玛格莉特”和“百万富翁”,“亚历山大”乘着“旁车”,听着“冷爵士乐”,来到法国“凯旋门”旅游。随着这位同学的描述,其他同学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当然能熟记于心了。
在这样的课堂上,完全没有了传统意义的教学过程。教师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出那种“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的快乐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开放的课堂放飞着学生的理想,老师同样伴随着开放在成长。教师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新颖,也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教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再到“活”。有专家讲过:最成功的教师,是学生忙得热火朝天,他自己却在一边喝咖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备课时,教师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准备充分,让自己这桶水再满点,到了课堂,敢于放手,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发挥点拨、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一旁怡然自得地喝上一杯咖啡。
参考文献:
[1]黄世新,王建民.科学教育发展读本.
[2]杜郎口的“高效课堂22条”.
[3]张志华.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4]陆正君.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