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2013-12-29陆桂萍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现在的孩子自小“众星捧月”地长大,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缺乏,被父母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行为甚为少见,更为多见的是孩子自私自利、霸道、专断行为等。幼儿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合作、不会交流。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以后,又以独立学习为主,集体活动合作相对减少,这样的孩子今后又怎能与他人合作,立足社会呢?因此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重视对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在“幼儿—学生”的最后过渡阶段大班,着重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合作意识的激发,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运动中能主动地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通过相互配合实现目标,这就是合作。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与人合作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从而树立合作意识。
首先,教师应引导幼儿合作。幼儿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对于那些个别拒绝或不愿合作的幼儿,我们应让他们观察比较独自玩与合作玩两者结果的差异,如在建构游戏中,分别请一组幼儿独立搭建一幢高楼,一组幼儿合作完成一幢高楼,当然其最终结果定是合作完成的速度快,构建的质量也高。孩子们在亲自的观察中体会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及意义,孩子们自然也就愿意合作。
二、组织活动,提供幼儿合作机会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可以多创设幼儿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譬如在游戏中,教师可鼓励他们相互合作,构想主题,一起协商建构大的作品。于是他们有的尝试结伴搭动物园,有的结伴搭长城,有的结伴搭公园……孩子们对于能够自己创设主题,并根据主题进行合作建构是很感兴趣的;在户外运动中多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进行集体游戏,例如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此类活动能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游戏的快乐;在午睡起床后,可以引导幼儿两两合作铺床,整理小床,相互整理衣物,体验与人一起合作完成简单任务的喜悦;再如,创造性游戏也是提供幼儿进行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创造性游戏中孩子们往往会为角色工作的分配、场地材料的选择及游戏内容安排而发生冲突。然而这种种冲突是孩子交流观点的一种机会,是一种切磋学习,更是一种合作。在这过程中,孩子既进一步掌握了合作的技能,又从中学会了尊重、理解、欣赏他人、学会协调、学会宽容,这是合作的一种特殊方式、特殊技能。
三、积极引导,指导幼儿合作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觉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合作,这就需要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合作。指导幼儿学习合作可以从培养积极的合作态度来入手。
然而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积极的合作态度,在集体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幼儿不愿主动与他人合作,或因胆怯而不敢与他人合作,而有的孩子甚至乐于在游戏中称霸,定要别人听命于他,否则就罢玩,甚至搞破坏。针对这种种现象,教师应注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培养积极态度、情感上下工夫。如增设“小问号”角,请小问号帮助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让孩子谈合作玩的感受,并通过“接力赛跑”的体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孩子们明白了其中的微妙关系,也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在合作中公平竞争。
积极的合作态度给成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但它更需要合作方法的支撑。因此,教师应适时引导,确保幼儿学习和掌握有效的合作方法,这才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合作的方法及形式是十分多样的,即分工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冲突与协调、互助与支持、轮流与协商、请求与接纳、谦让与等待等。其中某种合作的方法与技能的传授并不是单靠某一活动就能完成的,因为它同时存在于孩子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每个活动。当然,教师也不能在某一活动中单一地教授孩子一种合作方法,因为一个活动的合作往往需要同时几种合作方法技能的支持。而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并灵活地去把握、去传授。
如在美术活动合作画《美丽的春天》中,我则让幼儿二人一组,让幼儿相互商讨:“画什么?”“怎么画?”“用些什么作画工具与材料?”“你画什么我画什么?”“你在哪里画,我在哪里画?”在这里孩子所要学习的合作方法及技能就是多种的,首先就是分工,因为组画的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这就要求幼儿作画工具是多样的,画面内容是不同的,这就必定要求幼儿进行分工协作,即分别选用什么材料,分别画什么等。为了避免重复,孩子们彼此间又要交流、协商,而在交流中孩子们可彼此分享信息资源,从而使孩子们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在作画中由于孩子间存在能力的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互助与支持。孩子对于这些技能的掌握会影响合作的成功。
不管是何种合作方式,何种合作技能方法,要让孩子学会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加以引导。
四、家园一致,协同配合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更是孩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家园联系册、平时接送时间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譬如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家园小制作评比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同参与,在制作过程中自己体会:有些东西他会做,而有些东西必须与大人合作,大家一同努力,才能制作出一件完美的作品,从而让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是孩子们交往的重要桥梁,只要我们高度重视,抓住孩子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适时引导,家园配合,孩子的合作能力就一定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