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巧用多媒体好处多
2013-12-29赵淑娥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摘要: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使体育教学更直观、更新颖、更具实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 体育教学多媒体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使体育教学更直观、更新颖、更有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纯地完成本节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而是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一、运用电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已不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当务之急,势在必得。体育教育的电教化降低了教材的难度,教材内容越是艰深、广泛,难度就越大。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变深为浅,化难为易,充分利用各种技巧,变快动作为慢动作,可以使静止变为运动,也可以使运动变为静止。如:跳远、技巧仰卧推起成桥、铅球等。借助电视录像,可以使学生感知传统教学中无法表现的现象或因动作太快而看不清的一些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主要是调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这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电化教学,通过声、形、动作等因素的交替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控制,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在教学实践中,例如:跳远这一课,教师尽管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不一定能理解跳远的四个过程和基本的技术动作,而运用电视录像演示蹲距式跳远的慢动作,从助跑、起跳、腾空到落地,学生观看后,觉得跳运动作好像是在空中飞跃,课堂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全面领会跳远的全过程。可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二、运用电化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已不适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得。体育教育的电教化降低了教材的难度。教材内容越是艰深、广泛,难度就越大。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变深为浅,化难为易,充分利用各种技巧,变快动作为慢动作,可以使静止变为运动,也可以使运动变为静止。如:跳远、技巧仰卧推起成桥、铅球等。借助电视录像,可以使学生感知传统的教学中无法表现的现象或因动作太快而看不清的一些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电教手段将现代的声、音、动作引进体育课,以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和情感丰富的讲解,自始至终地为学生服务。还要优化组合教学媒体,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我在讲解仰卧推起成桥一课时,用电视录像演示:“仰卧在垫上”、“手脚放的位置”、“推起成桥”、“头的位置”,引导学生加深对整个动作的全过程的印象,全面领会动作要领。其次,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促使学生重复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集体喊口令的练习方式,当然必要时要集体综合练习。我还用图纸画出背越式跳高的四个环节,让学生对图中所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在空中的过杆动作与易犯的错误,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本节课在教法上与以前明显不同,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学生中的作用。从观察到教师结合图片阐述,到学生实践体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运用电化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生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观看接力项目、球类项目的教学比赛,教师在讲授技术战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观念,强调集体力量,互相配合,团结友爱,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及时给予纠正,让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技术较差的同伴,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并运用电视录像观看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问:当中国的国旗在其他国家冉冉升起时,你有何感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教育效果,提高了教学实效,激发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可见,利用电化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工程置身于一个完整的信息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积极进取、团结奋进等优良的心理品质,起到特殊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