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2013-12-29林侠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发挥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作为重点来抓。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搞好学校体育,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塑造健美的体魄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应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实施过程与发展学生个性是同步的。以下是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人们从事认知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发展于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不会感到沮丧或厌恶,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动机则支配学习行为。现代的体育教学对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作用,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活动兴趣、冒险兴趣等。激发学生兴趣,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主。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不够,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没有新意,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亲和力不够,等等,这些都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足,革新理念势在必行。
  2.教学目标由单一向综合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学生兴趣消退或转移的时机,及时地变换教学形式,以保持“新鲜感”。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主要的要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3.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向着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换思路,变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寻求突破。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参与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二、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
  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有着好动、爱新鲜的天性,最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变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练习,使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锻炼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根本的一点是学生产生主体意识。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终身体育意识,就是人的一生都要进行体育的观念。在每一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都要联系终身体育的整体,每一局部的体育运动,就像人们的每个器官在整个生命有机体中才有真正的活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为学生今后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力求体育课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使学生的身心在教、学、练中得到和谐发展,寓教于乐。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孔子在教学中实践了“因材施教”思想,现如今的中学体育教学也应充分传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在具体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课程。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教学观念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此,要成功地进行中学体育课改,就必须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精力充沛且兴趣广泛,教师应投其所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会等契机,通过有效的设计、合理的安排,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团队意识,深化他们对体育理性的认知。
  在这种新颖的现代化体育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做到以下两点:
  1.使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心理健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学习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把体育学习的目的和生活目标联系起来,在体育学习中发展和完善自我。
  2.使学生善于自我调动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如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总结正确的学习方法等。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才能不断发现新方法,应用新方法,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较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并通过人与人的频繁交往,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开展,培养广大学生的参与、拼搏、进取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