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职校生耐久跑兴趣的简单有效途径

2013-12-29吴扣群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摘要: 根据近年来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普遍现象,作者利用耐久跑的教学特点提出了提高职校生耐久跑兴趣的几种简单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校生耐力素质有效途径
  
  国民监测有关数据显示,近10年来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耐久跑教学是中、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受器材、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练习方便,效果显著。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决心与意志。但是由于耐力跑练习时间持续长,反复地在跑道上进行频繁的练习,对于学生来说体能消耗较大,再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模式单一,使得学生容易感觉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倦和畏惧的复杂心理。因此他们不愿意参与耐久跑练习,逃避并排斥做更多的锻炼,导致学生情绪低落,运动兴趣下降,从而严重影响耐久跑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从减轻学生对耐力跑的心理负担入手,激发其训练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增强练习效果。
  1.上好理论技术课,克服耐久跑的恐惧心理。
  在耐久跑练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昏、浑身无力、腹痛、呕吐等生理症状,学生的心理随之也发生相应变化,有的甚至认为运动有损身体健康,这是学生对耐久跑项目的曲解,极大地影响了职校生耐久跑学习的情绪和实际练习效果,形成了耐久跑练习时的不良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耐久跑的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一方面在练习之前我安排一定的时间讲解完整的耐久跑技术,给予必要的科学指导。另一方面采用提问、讨论、提示、解释等方法,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对耐久跑进行再认识。分析产生胸闷、头昏等生理症状的原因,解释“极点”与极限的关系,耐久跑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作用,并辅之以多媒体视频教学录像,介绍优秀耐久跑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有直观、形象、正确的理解。经过一系列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对耐久跑练习有了正确、合理的再认识,在重新合理认识的基础上,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了消除,自信心得到了培养。
  2.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
  耐久跑形式单调,运动枯燥无味,是影响耐久跑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中要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娱乐活动,改变以往单调乏味的练习方法,化单调为多样,变枯燥为活泼。学生的浓厚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最大动力。
  2.1三分钟跑步练习
  三分钟绕小足球场跑,跑完一个周期变换一种跑法。可进行高抬腿、后踢腿、交叉步跑、8字形跑等练习,也可进行运球练习。以上这几种方法由于跑步姿势和路线不断变化,会让学生持续保持高度的兴奋性,提高耐久跑的兴趣。
  2.2三分钟跳绳比赛
  三分钟跳绳非常累,需要学生有耐久力,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把一个班的学生根据身体素质和体能强弱进行分组,每组至少5人以上,以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比赛时一组跳绳,一组报数,并由学生进行计时。教师尽量不参与其中,只负责激励和协调,按跳三分钟互换,计每人跳的次数,最后按组的数目计算团体名次。为了增强比赛的效果,营造现场比赛的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耐久跑的兴趣,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小礼物,在宣布比赛要求时即讲明奖励事项,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耐久跑的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提高耐力。
  2.3三分钟原地变换练习
  学生站成一个圆圈,教师站在中间喊口令,做领头人,带着大家做各种跳跃练习和摆臂练习。其中跳跃练习可以这样做:双脚前后左右跳,或者双脚前后交叉跳跃;做原地高抬腿跳也很好;原地屈膝跳,两手触同侧脚外侧跳。摆臂练习可以跟着教师的掌声做摆动练习,以变换快慢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3.区别对待,科学安排,加大强度。
  在耐久跑练习课的组织形式方面,充分遵循“以生为本”理念,在充分了解每名同学身体素质和体能状况的基础上,按耐久素质、体质强弱、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组,编成强、中、弱三个练习小组,并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指标要求。由于学生的年龄、身体发育程度、健康水平、机能状态、训练水平等不同,以及接受能力存在的差异,同样的耐久跑教学方式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制定出优秀、良好、合格的不同要求,使各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使教学更趋合理,达到预期规定的强度指数。编组之后,有利于他们相互促进,有的学生经过几次课后,成绩有较大的提高,老师应鼓励他们,支持他们从弱组向中等组、强组靠拢,让学生尝到进步的滋味,增强信心,提高兴趣。相反,对成绩退步者,做降组处理,这样可更好地鞭策他们自觉、积极、努力地锻炼。
  总之,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善于激发学生耐久跑的练习兴趣,丰富耐久跑练习内容,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大幅度地增强职校生的耐久跑学习效果。让学生由怕跑转变为爱跑,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自觉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耐力久跑成绩,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田径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1.
  [3]田径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