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日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3-12-29戈研妍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摘要: 社会的需求与竞争加速了教育模式的转变,为了培养更多不局限于语言本身的日语专业人才,使他们除了从事翻译工作外,还有能力完成经营管理、企划宣传等其他工作。可见高校日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商务日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对高校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校日语教学商务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商务日语教学的重要性
200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日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就职于日资企业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0%至60%①。2009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对中国的日语学生就学习日语的目的进行了调查,该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高校的日语学生中回答学习日语的目的是毕业后好找工作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0%以上②。可见,学生学习日语多是为了毕业后投身于与中日往来相关的工作。但是,单纯具备日语的基本语言能力早已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求。现在,企业需要的是既能熟练运用日语、熟悉对日商务惯例,又具有较强的对日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这无疑对高校日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见商务日语在日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商务日语教学的现状
与英语专业不同,日语专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日语多从零起步,因此低年级(大一、大二)阶段一般以日语基础课教学为主。日本九州大学的仇文俊在2012年对中国8所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所大学中6所大学从三年级开始增设《商务日语》课程,课时数为每周两学时(90分钟)。其他两所大学在高年级阶段分别增设了《经济学》和《日语语言与文学》课程,并没有设置任何与商务日语有关的课程③。可见,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对商务方面能力的培养。一般商务日语课程课时安排较少,甚至一些高校并没有涉及商务日语方面的教学,造成学生对基本的商务习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知识面狭窄,进而很难获取商务交际方面的能力。
在商务日语教学中,教师多把重点放在学习商贸类书籍和商务专业用语上,会话练习所占的比重较少,往往达不到真正练习商务会话的目的。会话练习也一般多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或商贸类的新闻纪要。教师虽对其中出现的商务知识进行了个别说明,却忽略了这些知识之间并没有相关的联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很难系统地理解与把握。另外,课上总是老师占主导地位,很少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造成学生缺乏个人色彩,缺少跨文化交流所应该具备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但很难把握语言的实际操作,而且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仇文俊就高校学生对“现行商务日语教育的满意度”所做的调查结果中,回答“完全不满意”的学生占总数的10%,回答“不太满意”的学生占总数的56%。可见,多数学生对现有的商务日语教学持不满意态度。这说明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现有的商务日语教学效果并不好。
此外,从事商务日语教学的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都没有在日资企业或一般企业公司工作的经验,因此上课时大多只能依赖课本教学,对商务的理解也很肤浅。而学生最想在商务日语中学到的往往就是如何应对各种商务场景,由于教师经验的匮乏,学生只能局限于课本浅显地应对,无法进一步深入。这无疑限制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改进商务日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日语人才,扫除学生在今后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商务日语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1.确保及合理配置商务日语课程
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高校日语专业学习,其第一外语多以英语为主,因此日语学习必须从基础开始。但即使在低年级阶段也要注重两条线的平行,即在打好日语基础的同时,还应系统地学习一些基本的商务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此,高校可在此阶段开设一些适当的有关商务基本理论性的课程。考虑到这一阶段的教学课时分配较为紧张,也可以将这一部分与日本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生活细节等相结合,安排适当的课程教学。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可进一步开设商务类的听、说等实训性课程,使学生从商务理论到应用技巧,循序渐进、融会贯通,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改进商务日语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多鼓励学生说日语。可以适当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培养的局面。营造学生之间用日语交流的氛围,定期对商务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加深理解。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自行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商务洽谈时,可适当设计中日双方谈判场景,组织此类场景的会话,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想象发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会话积极性,还能达到加深印象和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3.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专业教师不但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生活细节,还要不断拓展到商务领域,不断了解日本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动态。在深刻了解中日双方文化的同时,还要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商务日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学校可以为其开设商务知识讲座,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应当鼓励其在经贸类学科接受再教育,或到日资企业实习、接受企业培训,使其成为有实际经验的实用型教师。还可以聘请一些在日资企业工作、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人员为学生串讲工作上的亲身经历,增强学生的实战性,使学生尽快掌握公司所需要的专业性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企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
当前外语教学的目的已由原来的教授外国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向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向转变。日语教学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商务日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师资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日语人才。
注释:
①http://www.jpf.go.jp/j/japanese/survey/country/2010/china.html#GAKUSHU,2011.7.22.
②http://bbs.yingjiesheng.com/thread-61898-1-1.html,2011.3.28.
③仇文俊.中国の大学におけるビジネス日本語教育の現状と問題点について.九州大学学術情報ポジトリ.比較社会文化研究.第32号,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