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淘万漉虽辛

2013-12-29仲蕾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常听到学生这样感慨:“写作能力是最难提高的,每次考试作文写好写坏分数差不了多少。”不时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作文作业最难批改,每次花很大的力气写评语,可学生拿到作文看一眼就放到旁边,总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师生都很头疼作文的原因,其实是没有把习作者也就是学生自己放到写作主体的位置上。因此,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修改,而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又成了被宣判死刑的囚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学生每次习作都没有太大的改变,越写越没信心,而老师越批越没希望,久而久之,写作便成了恶性循环,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痼疾。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论集》中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近几年,新课改不断深入,归还学生自主学习机会有其必然性。老师是引路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因此,我针对这个问题,发起一次关于学生习作自主修改模式的探究,希望能找到一些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正确地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我从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教给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训练步骤、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四方面谈谈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认识。
  一、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1.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认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