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标点符号教学指导

2013-12-29陈晓军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标点符号是一种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章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使文本具有未尽之意。但一些学生或不重视标点符号,或不懂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管是写话、写片段还是写作,都不能很好地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飘忽”不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百出,标点符号教学虚无缥缈,成了新课标要求中的“盲区”,让学生真正了解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让标点符号使用不再“飘忽”。
  一、引发兴趣,认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
  标点很重要,但学生未必懂得,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白,而讲有关标点符号的一些经典、有趣的小故事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如《点菜》中,“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客人到底要什么呢?(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粗茶淡饭)。(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套餐)。又如有一位教授写了一句话,让学生在上面写上标点符号。结果,所有的女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而所有的男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再如《生病?病故?》中,某一单位之承办人员,按指示为其首长向上级申述未能参加某一重要会议的原因,在重要字句之下未加标点,因而闹出笑话。其文曰:“本所某长某某因病故无法出席会议……”上级接到书面申述后,至为骇异。通过以上故事,学生在开怀大笑之余,真正认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果真这样,必能为日后学习和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记忆,明确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必须告诉学生,小学阶段要学习许多种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双引号、单引号、破折号、书名号等,并且告知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对于基本用法,一方面可根据小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直接让其背诵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游戏、儿歌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记忆。如标点符号儿歌:“标点符号真重要,我们不能小瞧它。七种标点最常用,逗顿分冒用中间,句叹省略用句末。主谓停顿用逗号,词语并列用顿号,分句并列用分号,提示下文用冒号。陈述完整用句号,感情强烈用叹号,意犹未尽省略号,疑问设问和反问,句末都用大问号。七种标点占一格,行首不能现身影。还有几种学问深,讲究多多要分清。解释说明音延长,长长一横来表示。书名号表书篇报。引用反语特殊称,加上引号莫忘了。书名里面套书名,引号里面套引号,外双里单才能行,行末不用前一半,行首不用后一半。”
  三、结合教学,理解标点符号的表达功能
  标点符号如果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教的话,就会显得单一枯燥,学生自然无兴趣可言,而将学习标点和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和指导学生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1.可以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二泉映月》,其中就有一个留白处: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此处,省略号意蕴深刻,省略的内容是主人公阿炳复杂的心情和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感受阿炳的苦,感受阿炳的泪,我借用省略号对此处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阿炳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但是阿炳仅仅只是听到了这些吗?
  生:不是。
  师:哦,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这段话最后的省略号得知的。
  生: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阿炳很多很多听到的内容,这里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
  师:是呀,这里还有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情感,这里的省略号,省去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同学们,此时此刻,我相信你们也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阿炳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阿炳,还听到了什么?
  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写作欲望也被激发了,于是乎学生笔下流泻出了一句句精彩的话语,于是乎,学生很快地和阿炳的情感相融相通了,而此处,省略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识更深刻了。
  2.可以和写作联系起来。如为了让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识更深刻,对标点符号有更全面的了解,我让学生用标点符号创编《标点“争功”》这样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标点符号,矛盾线索就是论谁的功劳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写作,老师可以为学生开个头,以引导学生写作。比如:一天,字典公公家里,传来了十分吵闹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字典公公家里的标点符号发生了争吵。只听到逗号说:“论功劳,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文章就没有停顿。没有停顿,句子就无法显示出层次感,节奏感,文章也就失去了美感……”有了一个开头,学生兴趣就来了,写作也就变得轻松容易起来,而接下来的内容,就由学生自己去创编。用这样的形式,一来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二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功能就清楚了。
  总之,标点符号教学,应作为读写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到阅读、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老师也应重视此项教学,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任务加以完成,学会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读写实践,有意识地、熟练地掌握这一工具,使用这一工具,使之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