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13-12-29赵凤兰

考试周刊 2013年38期

  摘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好习惯使人不断地获得成功,使人终生受益。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大,抓住这个时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小抓起。一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意识;二要注重“习惯篇”的教学,讲究方法,耐心施教;三要注重实践,落到实处;四要严格要求,常抓不懈。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习习惯从小抓起
  
  习惯是什么?是指长久形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亦作“习贯”。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形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或习俗、风尚,或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而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育,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伴:好习惯可以使人不断地获得成功,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不养自成,它可以使人一事无成,甚至毁人一生。可见习惯的作用之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何等的重要。而低年级孩子的可塑性大,抓住这个时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小抓起。
  那么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带班时会发现,一年级孩子刚入学时,年龄小,行为习惯差异大,往往不懂事,没有礼貌,比如在教室里大呼小叫,爬高摸低,随意乱扔废纸、食品袋等。如果教师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关注他们的学习,那么效果能好吗?如果转变一下角度,从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培养其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让他们树立“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树立“习惯意识”,就会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因此在入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应从谈话入手,告诉学生要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上课应注意什么,课下应怎么与同学一起玩等,要有意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让他们明白怎样做才能成为品学兼优、深受大家喜欢的好学生。日积月累,这种习惯意识就会逐渐稳固。习惯意识一旦树立,就会变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注重“习惯的教学”,讲究方法,耐心施教
  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要注重培养“习惯意识”,还要注重“习惯的教学”,讲究方法,耐心施教。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父母溺爱,自律能力不强,好动,不爱护书本,注意力时间短,要使他们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教师思想上的重视和方法上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进行“习惯的教学”时,不能轻描淡,走马观花,虎头蛇尾。在教学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激励学生学习进步。激励性的语言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认真观察,对照模仿。比如在开展“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的教学时,我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发现习惯要求的细节,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对认真观察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对学生没有发现的细节给予补充。
  3.要示范操练,表扬激励。在进行“习惯的教学”时,不仅要利用教材上的示范,还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可塑性、向师性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的以身示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三、注重实践,落到实处
  我们要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认真模仿、反复操练、不断校正、自觉落实而形成的。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不能纸上谈兵,应少些说教,多些操练。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自觉落实。比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读写的姿势,教师应时时加以重视,及时给予提醒和指点,不能教给了学生要领之后,就无视学生平日里的做法正确与否,要做到姿势不正确不读书,姿势不正确不写字。在课堂中,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自律能力不强,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不能忽视学生一人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不注意听的现象。所以我们应及时将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严格要求,常抓不懈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过程,也是培养自己意志的过程。对此,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做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在细致、周到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常抓不懈。要节节课抓,日日抓,月月抓,反复抓,抓反复,要把各册规定的重点训练项目和一般的训练项目联系起来,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紫千红。
  学生刚入小学时经过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良好的习惯意识,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经过日常的细致指导、耐心施教,经过平日的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到目前为止,这些现象明显好转,课堂上吃东西、喝水、去厕所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良好的习惯是在为他们的生命奠基,是在为他们的未来奠基,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方法上给予细心的指导,注重实践,落到实处,并做到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才会“功到自然成”,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