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生为本,分组合作出实效

2013-12-29钱欣万红红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3年11期

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的教坛新秀陈丽君老师在第五届“相约润欣·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的题为Shopping的牛津初中英语综合技能研究课,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它却让我们记忆犹新。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有机“统一”这一基本要求理应成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必然要求,也应是老师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陈丽君老师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一原则精神。更可喜的是,这些“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如,对短语里生词的朗读、翻译,听力和对话的反复训练,填词、改写对话、将对话补充完整,给校长写信、说说怎样帮助别人,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等内容的教学都较好地达成了使学生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学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性。又如,对如何使用零花钱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完成对话,表达自己对贫困地区孩子的关爱之情和行为的反思等都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启蒙等方面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能够较好地促成学生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过程的生成体现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状况直接体现和影响着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本课教学过程的活动中,陈老师担当了组织者和指导者,适时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了合作学习指导。尤其是陈老师把“合作型教学评价表”呈现在黑报上,使每位成员明确了小组合作的内容和评价的标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表达清晰,目标达成度高。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为将新课改“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理念落到实处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情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教者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强与教学素养高。

三、教学策略的运用体现创新性和有效性的相融共生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方法的优劣,而在于方法的有无。方法有了,即使不是最好的,也便于借鉴、改造、创新得更好。

本课的教学步骤分为“先学先思”“后教后导”“能力提升”,并把学生的座位按“圆桌会议”形式进行了设置。与通常的“秧田式”分排坐相比,这更利于学生讨论交流,互助学习。陈老师的教态亲切和蔼,让学生有亲近感。虽然学生与陈老师是第一次接触,但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与同伴热烈讨论,各小组主动汇报学习成果,显得自然、亲切、和谐。陈老师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设计起点不高,循序渐进,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每一步的学习都有阶梯,能逐步上升。

陈老师注重预习导学的设计、布置与检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也就保证了新课学习的效果。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重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尤其是较难的听力训练,陈老师分步处理,学生易于接受,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果。陈老师用了很多的激励性语言,也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课都是遗憾的艺术。如果陈老师将课堂上评价的指标项目再减少一些,再精炼一些,那将会更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中的“小组评分”是一项很好的评价形式与措施,但在黑板上呈现出的评分表中项目较多,有预习、合作、展示、点评、反馈和纪律等六项,有的项目因为难以用得分来量化,所以还有作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怎么办?我们想是否可以考虑将课堂上评价的指标只突出某一两项重要内容,其余的项目由学生课后完成或直接简化评价表。

瑕不掩瑜。新课改实施以来,像这样“圆桌会议”式的课堂座次设置创意虽不鲜见,但真正能够将新课改“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理念落到实处的课却并不多。陈丽君老师执教的这一课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可行的创新,并收到了显著的实效。真可谓“圆桌会议”的课堂圆了“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教学之梦,值得学习和推广。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