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漫大师的校本课程之路
2013-12-29田敏
编者按:“信息技术课程何去何从”,近年来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当专家们用各自的理论与思考给出自己的解读时,一些一线教师中的先行者也在用自己的实践与行动默默探索着自己的答案。本栏目将持续关注这些课程的民间探索者、实践者,展现他们课程建设的心路历程、设计思路和典型案例。
这个命题也许有些遥不可及,但中国动漫的倒退和高中生创作力的鲜明对比让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觉得必须要为动漫大师的培养而努力。高中的信息技术必修选修课程中涉及了动漫的相关内容,但是在课堂上将动漫水平发展为特长基本不可能,如果能够进一步开设动漫校本课程,既可以丰富课堂,更可以抓住学生的梦想,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进一步培养选拔动漫大师奠定基础。2011年开始,我校联合高校和动漫公司研发动漫校本课程,并辅以科技节活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学生搭建了梦想的舞台。
● 最初对动漫校本课程的思考
80年前,万氏兄弟在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的影响下,创造出独特风格的中国动画片,代表作《大闹天宫》轰动世界。50年前,日本的手塚治虫在中国动画影响下开创了日本动漫行业。中国动漫发展滞后的原因,大家总认为是我们的动漫题材枯燥无味,总是以神话和说教为主题,其实题材对于动漫来讲并非是唯一要素,更重要的是创意方法与技术手段。动漫需要蕴含一种精神,创作时需要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冲突,一个人物、一个场景都要散发正能量的精神在里面。所以,我们真正缺乏的应该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动漫大师。
动漫大师需要天赋,更需要后天的发现与培养,我们信息技术就是承担这个使命的学科之一。记得参观澳洲的高中的一些课堂场景:每学期学生网上自主选修喜爱的科目,高中的科目主要体现的是技术,如Flash、网页设计、程序设计等;每节课教师会讲解基础技术要领,学生要根据这些操作展开想象进行设计练习直到掌握比较高层次的技术;作业很有特色,教师会根据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作业,类似我们的分层次教学。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目,如喜欢动画的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把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融入到技术中去,实现一次次创作。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规划得细致全面,但目前的内容与自由度并不足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校本课程因为其独有的地方性、个性化、层次性等特点,非常适宜动漫这种跨领域、技术更新快的学习需求,所以我们让校本课程成为推动动漫教育的突破口,让“兴趣”真正走向“特长”。
● 用校本课程搭建平台开启动漫大师梦想
每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绘画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小学生在绘画班里乐此不疲、无拘无束地创作;初中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了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上,不知不觉淡漠了动漫的梦想;高中生多数已经生疏了绘画,不再热爱动漫。当然也有的孩子幸运有良好的环境,加上自己一直的勤学苦练,在动漫的道路上羽翼渐丰,逐渐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当然每个阶段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们仅讨论普通高中动漫教育发展的做法。
1.校本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给爱好动漫的学生搭建广阔的学习平台
校本课程肩负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普及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特长生的培养,所以我们设置的动漫校本课程内容全面,既面向技能,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该课程倡导学生戒骄戒躁,发挥高中生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心去做每一个作品,由浅入深地系统学习,在动漫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品鉴当下流行的动漫,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有好的故事作框架,有饱满的人物设计作灵魂,并配以精美的场景作衬托,因此需要的不仅仅是美术功底和动漫技术,相关的技术,如剧本、配乐、配音设计等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内容设置以摄影艺术开篇,树立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以Flash为技术主线,从交互动画深度体验电脑动画的底层设计内涵;以FrontPage、Photoshop和会声会影为辅助,让每个水平阶段的学生在广泛的实践中找到锻炼机会,发现自己的潜力,体验到技术成就感。
2.联合专业动漫公司和高校共同编制课程,让校本课程充满活力
开发校本课程对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是一段艰辛的路程,理论上我们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可是我们并不具备绘画和创意的天赋,难道就不能引导动漫学习吗?我们尝试利用已有的基础技术,借助高校和动漫公司的外力共同编制校本课程,在教给学生基本技术的同时,注重打造学生进一步提升的平台,让校本课程成为开启动漫之门的金钥匙。
开发课程之前由学校组织校本课程研讨会,核心成员由一线高中教师、高校专业教师和动漫公司设计师组成。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就校本课程如何与大学课程接轨进行论证,制定课程的开设层次和具体模块;动漫公司设计师结合其工作实践经验,对课程的实用性进行论证,调整课程中案例的设计和实践活动的规划,让校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丰富的科技实践活动,搭建动漫展示平台
校本课程的学习没有考试作为检验,却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成就感和价值感。我们注重以活动营造实践的氛围,如在新生开学开展以“科技让校园更美好”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班级形象和个人水平的舞台,营造科技文化氛围,动漫作为科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漫的路上更有方向感。
在开幕式上,校长亲自启动开幕动漫按钮,用技术魅力展开活动序幕;在科技节中,寻找一些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公司,请专业动漫设计师给学生做科普讲座,让学生有机会感受动漫从创意、造型到技术驱动、产生生成的流程,让他们看见作品诞生的全过程,可以拓展视野,让他们有更丰富的体验,激发创作灵感,塑造出更好的作品;在闭幕式上,展示学生的科技作品,那充满学生气息的清新动漫设计感动感染了每一位师生。
● 校本课程助每一个动漫梦想起航
如果说我们和国外课堂存在着差异,那就是课堂是否有足够高的专业的魅力。任何一种职业走向专业化绝不是多点耐心和付出就可以,而是需要专业技术学习内容设计、学习进程设计等基础的教育设计来支撑。学习技术,容不得虚假,更来不得半点浮躁。在动漫技术学习的初期可以大胆的借鉴与模仿,但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校本课程的开设是期望学生有不同层级的提升,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的发展,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理想,并懂得如何用技术去实现。为此,我们把动漫课程的进程大体设计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通过摄影艺术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眼光,能够条理细致地梳理动漫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每一个细节都远离粗糙。
阶段二:带着对动漫的渴求,进行Flash课程的学习,在完成一次次作品创作中寻找动漫深度的体验,把自己的设想倾注于笔端,形成较为完善的动漫作品。每个学生在艰辛的创作过程中和自己的天赋对话,更清楚自己的方向。
阶段三:有足够的技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激发,可以主动去创意并完成自己的作品,得到广泛的认可,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成为动漫大师的人,从而坚定自己的动漫理想。
不是三个阶段就能成就动漫大师,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动漫校本课程这个平台上,学生放飞了自己的梦想,开拓了视野,带着想象力走进技术,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有的觉得自己的特长就是在细节处的独到刻画,成为我们网站和校刊的得力干将;有的同学发现自己的创意与音视频的曼妙浑然一体,最终在社团中脱颖而出成为校园电视台的一员,并考入传媒大学;有的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更适合程序设计,进而坚定地选择计算机专业启航。期望不久的将来,会看到我们的动漫大师带领我们的动漫产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