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2013-12-29张小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12期

面对小高考带来的压力,许多人认为《算法与程序设计》也就是读读程序、背背代码,应付考试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认识,那我们的课堂将是如何的糟糕?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采用“双主教学”模式,还学生一个生态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 培养信心,激发兴趣

有的学生不喜欢编程,在心理上有些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兴致勃勃,但缺乏自信;有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和兴趣,但由于教师的教法不当,挫伤了他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如果课堂中的“双主”少了“一主”显然不行,要上好这门课,认识和判别学生的行为特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使学生明白“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意义——学习程序设计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②要始终将认知结构的合理建构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避免一开始就纠缠于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命令和方法技巧,从而陷入一系列的细枝末节中,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与厌烦心理。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模仿范例,培养学习程序设计的成就感。③对于不同的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做出相应的处理。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程序设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初步的、基础的,不宜讲得太多、太深、太细,要求也不能过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帮助学生建立并保持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 重视引导,充分发挥“双主”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教育学早就指出了学校教育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便达到教学目的与知识结构的联接。学习理论家也认为,学习活动不是在一个设计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环境里获取信息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们切实参与了各项学习活动时,学习效率才会有很大提高。同时,学习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出学习作品,建构知识概念。

这个问题说得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非常困难。“教师只是导演”这句话不无道理。例如,该课程的第三章讲的是用解析法解决问题,实例是“绘制钻石图案”,对于刚刚接触编程的学生显得太难接受了,因此,我举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正弦曲线案例讲解,之后再让他们自己去分析书上的例题。经过一翻分析和研究后,有一位同学说,“老师,代码如果这样改是不是更好?”以下是两组代码的截图。

其实对于这个例题笔者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讲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解析法。没想到他们很快就能发现,同时也证实了笔者的想法——重视引导。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了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导航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和伙伴,给学生正确的指导,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 适当偏“主”,相辅相成

知识的变化是无穷尽的。固执的搞题海战、预测题目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共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用到流程图最好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绘制流程图的能力。课本知识也不需要让学生一味的背、念,教师完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同学互相提问,小组比赛抢答、模拟讲解等,尤其是模拟讲解,学生最能、也最乐于接受的。

例如,有下列一道选择题:在信息加工中,经常要对被处理的数据进行排序,数据的排序有多种方法,冒泡法是一种常用的排序方法,在排序时少不了比较两个变量中值的大小。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地对x和y两个变量进行比较,井将较大的数放在变量x中的是( )。

A.if x>y then (交换变量x、y的值)

End if

B.if x

End if

C.if x<=y then (交换变量x、y的值)

End if

D.if x>=y then (交换变量x、y的值)

End if

参考答案是B、C。笔者让学生模拟教师讲课,讲解该部分内容。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后分别从程序思路分析、if语句使用等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构想,很好地把课本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一个都不能“少”,不偏不依

教师应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寻程序设计中的宝藏。

还记得,在一节课上,当我提问一个后进学生循环的种类时,他脱口而出:死循环。许多同学都知道VB中只有三种循环:计数循环、当循环和直到循环,没有死循环,如果当场否定很可能会挫伤他的自尊心。于是我面带微笑地说,“很好,你已经预习到了当循环条件总是成立时,就是死循环的部分,其他同学应当向他学习,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这位同学听了后,很高兴。此后这位同学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提问时,笔者的原则是这样的:一般的问题留给后进生,有难度的问题小组讨论。这样能使后进生吃好,让优等生吃饱。

总之,合理使用“双主模式”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得益的将是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