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3-12-29

出版广角 2013年17期

对《出版广角》的两点期待

作为数字出版的从业者,本人谨从实际应用中提两点对《出版广角》内容的期待。

数字出版既是顺应信息技术潮流而勃发,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作为出版行业的灯塔,建议《出版广角》立足于数字出版行业的政策高度,设立一个类似“政策风向标”的栏目,对出版行业的发展大环境展开深入分析,及时对行业的政策变动、产业导向、技术进展等方面给出实时数据、专家解析、领袖意见等。譬如,探讨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职能转变,对出版行业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导向分别是什么,对国有出版社、民营出版商、创作者、新媒体出版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角色的冲击和机遇分别是什么,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政策条款……诸如此类的宏观视野和微观剖析,可谓一本有深度的产业观察期刊为读者呈现的饕餮盛宴。

《出版广角》十余年来为行业发展广阔纪实,生动优美;潜心理论研究,根基深厚。然而,《出版广角》仅有部分内容收录于知网、龙源等权威资讯集成平台,官方博客所载资讯未成体系。事实上,《出版广角》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在线资源库、移动自媒体,搭建一个完整的线上官方平台(官网+APP+微信+微博等),让读者可以通过在线资源库便捷搜索内容、多终端与同行或编者进行在线交流、多渠道获得行业会议资讯。这也几乎是数字时代的媒介不可回避的载体扩军。

如果人们的阅读都只为了娱乐,大众只读娱乐之书,那么,还有多少人能沉静下来读痛苦之书、深刻之书、经典之书、思想之书、专业之书?一个娱乐至死的社会,将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

你就是会不自觉地想让你的孩子们看一些出版过的经典童书,这就是这类书所拥有的魔力。

——兰登书屋童书出版分部执行副总裁朱迪斯·豪特

一个大学出版社的立身之本是知识创新,其次才是知识普及。一个大学出版社要是只出重印的书,是无法想象的。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考虑一下出版的“细微末节”。例如,书稿文字的润饰,史实的订正,译文的修改,错字的消灭……我个人近来特别关注的是:出版学术著作,过去有人很关注一件“小事”:做人地名和学术名词的索引。现在的书压根儿不做了。

——出版人沈昌文

如今咱们的编辑门槛太低了,好像谁都可以来当编辑。编书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做书其实就是炒一个概念,用商业手段推向社会,去忽悠读者,实际上,这种图书看上去热闹,但一般都没有什么生命力。

——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

作为一个合格的出版者必须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出版者,则必须要用自己理解了的优秀文化去影响这个时代的人心。

——资深出版人黄明雨

这是大企业集中蓄能的一年,传统企业或数字新贵对数字出版均进入深层布局,今年厚积明年或爆发。当然,新进入数字出版将更加困难。

——中国电子书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屈辰晨

稿酬标准的提高对作者来说是好事,更是盼望许久的心愿。稿费的长期低标准就像长期低增幅的工资一样,令人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

——作家鲁奇

中国从1995年开始扶持本土动漫产业,但是一直以来出版社更倾向于儿童漫画,对成年人市场的开发还远远不足。漫画和文学、电影、音乐、戏剧一样,都是综合性的艺术产品,并非只是提供给儿童娱乐。

——漫画家张晓雨

《学者笔谈》聚焦大学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8月17日在上海举行了题为“象牙塔中的精神守望和人文情怀”的对谈和《学者笔谈》新书签售。《学者笔谈》系列为上海交通大学主页上推出的“学者笔谈”专栏文章集结而成,丛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飞教授携《学者笔谈》中的三位作者: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西拉、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赵怡、药学院教授徐宇虹与读者面对面,共同讲述了编写《学者笔谈》的心路历程,并针对大学精神、学者的基本素养等提出了非常深刻的见解。

《我是大熊猫》新书推介会

8月28日,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邀请国内知名“熊猫作家”谭楷精心撰写的《我是大熊猫》一书在四川展区举行了新书推介会。该书以独特别致的视角,讲述了大熊猫家族鲜为人知的故事,清晰地描绘出大熊猫的生存史、人类和大熊猫的关系,包含了大熊猫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作者谭楷,现任中英文杂志《大熊猫》的执行主编。33年来,他深入研究大熊猫文化,发表过多部大熊猫题材的文学作品,被誉为“熊猫作家”。

广西人民出版社数字产品亮相东盟

9月4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开幕仪式在广西新闻出版大厦举行。本届出版博览会以“传统出版迈向数字时代”为主题,邀请中国与东盟10国出版界人士共同参与,展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出版的优秀图书一万多种,而数字出版发展的趋势特征成为各参展单位关注的焦点。广西人民出版社展台展出的一系列数字产品尤为引人注目,该社展台上陈列的iPad上播放着制作精美的系列图文电子书《美丽广西》,iPhone手机上展示的是一款别出心裁的APP应用——“云上广西”客户端。

《环保总动员》主题书漂流活动

9月14日,以“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深圳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深圳博物馆启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向深圳科协赠送了700册少儿科普图书,其中包括与科普日主题高度契合的《环保总动员》。活动采用图书漂流这一形式,本身也是在告诉孩子们要将图书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读完的书不要随便丢弃,让它漂到下一位小读者手中,让图书传播知识的使命能够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保护我们的环境。

《纵横中国梦》图书推介会

8月28日,江西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办“发展是一种淡定——著名学者石毓智畅谈中国梦暨《纵横中国梦》图书推介会”。石毓智先生在介绍他对中国梦的基本思考和创作《纵横中国梦》历程如是说:“多出精品力作,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舆论保证。新闻出版人要用责任、用智慧、用情怀担当我们的文化使命,用出版的力量凝聚我们‘追梦’‘圆梦’的中国力量。”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石毓智先生撰写了《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习近平“鞋子论”的时代意义》《“人生出彩”比“恭喜发财”好》等一大批通俗理论文章解读中国梦,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发表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不仅被国家多部门推荐阅读和国内海量媒体转载,而且被海外1000余家媒体转发推荐,《基维百科》中英文版对“中国梦”概念的经典诠释均引用了他的观点。江西教育出版社敏锐地发现这一出版选题,在出版方策划下,石毓智以这些文章为基本框架,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案例阐述论证中国梦,从面向世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关注个体四个维度解读中国梦。李洱对话乌尔苏拉·克莱谢尔

201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德国柏林文学之家(LCB),于8月30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中国出版集团活动区,共同举办了题为“乡土与流亡”的中德作家主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著名作家李洱以及德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人气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共同出席,就文学创作、乡土、流亡等主题展开精彩对谈。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德国柏林文学之家相关负责人也到会祝贺,表现了中德双方文学界、出版界积极互动、友好互勉的发展态势。

《许渊冲文集》绩效考评获优

近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对2013年应履行年度检查手续的329个国家出版资金资助项目进行了年检绩效考评,海豚社去年获资助的《许渊冲文集》位于16个优秀项目表扬名单之列,绩效考评为优秀。《许渊冲文集》分为27册,收录许渊冲先生英译、法译的中国古代诗词、戏剧作品15册,包括唐诗、宋词、汉魏六朝诗选、《桃花扇》《牡丹亭》等,以及《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埃及艳后》等世界经典名著的译作12册。

天阅电纸书强势登场

7月31日,天翼阅读麾下首款电子阅读器天阅电纸书正式上市,以其强大的硬件功能,丰富的内容资源库,抗衡亚马逊Kindle、当当“都看”等诸多重量级对手,虎视国内数亿用户的数字阅读市场。天阅电纸书主要目标用户是习惯于深度阅读的读者,定位更为精确,与传统的阅读平台形成了互补。天翼阅读在推广天阅电纸书中,强调“手机阅读伴侣”,并通过一个账号打通手机、PC、平板电脑等多终端。目前,天阅电纸书已经开售,价格虽然与Kindle持平,但内置了价值相当于5500元实体书的精选电子书,性价比极高。

《银色笔记》和《时间草稿》

近期,上海三联推出《银色笔记》和《时间草稿》。《银色笔记》不分析具体影片,却用65个词语击中了电影的心,从起源、背景、制作、技巧和观念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了阐释,凭借其独特的观点和深邃的思想慢慢将电影的本质呈现出来,在此之前,尚无人用这种别致的方式解读电影。《时间草稿》属于无法归类的文体,全书共128篇。带着诗意的短章,更像是一种富有韵律感的长短句。

“植物大战僵尸”推出

“二代图书”

8月31日,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和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办,中少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承办的“从舶来游戏到本土原创: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发行1000万册 再揭秘”新闻发布会在2013年BIBF举行。“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从2012年1月上市后,发行量节节攀升,仅18个月就达1000万册,中国邮政特此发行“从舶来游戏到本土原创: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发行1000万册珍藏纪念版邮票”。在发布会上,作家高洪波、金波等与来宾分享了创作“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疼并快乐”的心情。高洪波说:“爱玩游戏是人类的共性,但是玩游戏的过程是被动的。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从被动游戏转向主动阅读,在阅读中增长知识,丰富想象力。”据中少总社李学谦社长透露,值此“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发行1000万册之际,中少总社再出重拳,推出了根据新上线2代游戏开发的“武器秘密·植物大战僵尸2故事系列”二代图书,以及游戏形象与本土原创形象高度融合的“植物大战僵尸·红袋鼠 团队故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