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岱峰同志二三事

2013-12-29张化民

延安文学 2013年1期

2013年2月25日,是西北革命元勋吴岱峰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吴岱峰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是西北红军中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是谢子长、刘志丹同志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在西北红军中,吴岱峰是十分难得的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人才。论军事素质,他在军校中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论文化水平,正牌中学毕业。但由于当时讲成分,而在西北红军中,他的家庭出身很高,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他既是一员能够带兵打仗的战将,又是西北红军中军事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和实际主持人。在长期的征战中,他和刘志丹、贺晋年等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和相互信任。每遇战事紧张之际,他便带兵出征;战事稍缓,又回到红军学校,培养军政干部。1942年西北高干会上,在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历史问题上,他不愿意违心说假话,得罪了高岗,以后长期受到排挤和打击。所幸天佑善人,他得享高寿,颐养天年,健康地活到102岁。在缅怀吴岱峰的时候,把他鲜为人知的几件事和大家谈一下。

1、吴岱峰本来是1925年由张汉民介绍入党的,在杨虎城部队从事地下工作。1942年延安整风审干时,他的入党介绍人早就牺牲了。他以前搞过地下工作,而且被捕过,很多事情无法说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把入党时间拖后到1927年1月,因为那个时候他在西安中山学院先后担任党小组长、总支委员等职,不可能不是党员。

2、1932年12月,陕西省委书记杜衡来到陕甘游击队,推行“左”倾错误,将谢子长、阎红彦排挤出部队,送往上海中央局“受训”,改组陕甘游击队为红26军第2团,自任军和团两级政委,由原班长王世泰任团长,刘志丹、杨重远、吴岱峰等则被排斥在领导者之外。1933年6月,杜衡强行要求红2团南下。7月29日,红2团在蓝田县张家坪被敌人包围,原来500余人的队伍,突围后只剩下七八十人。除吴岱峰、高锦纯率领红2连外,其它部队都被打散了,剩余人员全部编入红2连。吴岱峰、高锦纯率领着红2连和刘志丹、王世泰等同志退入秦岭山区,坚持战斗近两个月,最后战败全军覆没。吴岱峰历尽千辛万苦,于1933年9月下旬,返回照金。当时,正遇根据地遭到敌人大规模围剿,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兼后方总指挥李妙斋同志壮烈牺牲。吴岱峰临危受命,接替李妙斋同志的遗职,和习仲勋等同志一起,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保卫了根据地。10月上旬,刘志丹、王世泰等同志也返回照金。10月13日,敌人趁我红军主力在外线作战之机,重兵包围了薛家寨。吴岱峰指挥部队,同敌人进行了殊死战斗,仅10月15日这一天,就打退敌人80多次的轮番进攻,给予敌人重大杀伤。10月16日,在叛徒陈克敏告密、薛家寨失守、照金根据地即将陷落之际,吴岱峰率领部队,和习仲勋、张秀山、高锦纯等同志成功突围,保住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3、照金根据地陷落后,陕甘边红军失去了落脚点,陕甘边的革命连遭挫折,形势恶化,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1933年11月3日,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甘肃合水县包家寨村召开重要会议,决定恢复红26军,成立红26军42师3团,建立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份成立了南梁后方工作委员会,由因病休养的吴岱峰任主任,习仲勋和张策为委员,分别负责根据地建设和军事工作。1934年2月,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吴岱峰任军委委员兼参谋长。1934年10月,陕甘边红军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成立,刘志丹兼校长,习仲勋兼政委。吴岱峰受命参加了红校的创建工作,任学校军事部长、副校长,主持红校日常工作,马文瑞任政治教员。

4、为了粉碎蒋介石亲自部署的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1935年2月,吴岱峰接替战斗中负伤的王世泰,任红26军3团代理团长,率部从陕甘边进入陕北地区,参加反“围剿”斗争。红26军3团、义勇军与红27军组成的主力兵团,在西北红军前敌总指挥刘志丹同志的领导下,转战八百里,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等六座县城,使陕北和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西北革命根据地,粉碎了敌人对西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战斗中,吴岱峰带领的红26军3团,与贺晋年任团长的红27军1团,是西北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团,是刘志丹手中的两只铁拳和两张王牌,在解放六座县城的战斗中,打了许多硬仗、恶仗,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在攻打井岳秀的王牌军坚守的靖边县城的战斗中,吴岱峰决定亲自带领突击队攻城。刘志丹一开始不同意,怕出意外,后来由于情况紧急,刘志丹同意了。吴岱峰带领突击队首先攻入城内,贺晋年率领的红1团紧跟进入,消灭了井岳秀的王牌军。靖边攻克以后,保安县城的国民党守军望风而逃,不战而得到解放。

5、1935年7月,战事稍缓,吴岱峰又受命赴延川永坪镇,创办西北红军干部学校,后改称陕甘晋红军军政干部学校,担任校长,张秀山、郭洪涛先后任政委。9月底,他回老家吴家寨结婚探亲时,受党组织的委托,到瓦窑堡城下向守军喊话。因为吴岱峰以前在高桂滋部搞兵运时候认识瓦窑堡守军团长李少棠和营长叶英贤,而且在他指挥红26军主力红3团参加的马家坪战斗中,执行优待俘虏政策,送回了他们的家属。喊话后,城里老百姓纷纷传说“吴老虎”(吴岱峰的绰号)带领红军主力打回来了。当时,瓦窑堡守军敌84师500团,已经被赵通儒同志领导的西北红军警卫团和瓦窑堡军民围困了三个多月,陷入粮尽援绝的境地,已如惊弓之鸟。听说“吴老虎”带领红军主力打回来了,又得到劳山战役胜利的消息,敌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遂于10月2日连夜弃城,逃往绥德,陕北军事重镇瓦窑堡获得解放。

在陕北肃反中,他之所以没有被抓,一来他早已经离开了红26军和陕甘边,肃反领导人认为他没有危险;另外西北工委和保卫局设在瓦窑堡,而他是瓦窑堡人,他率领红26军红3团,在吴家寨子、马家坪战斗中打出了威风,在当地威望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肃反领导人依然派人监视他的行踪。

6、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看准习仲勋德才兼备,1935年底,他的妻子冯玉芳把外甥女郝明珠介绍给习仲勋结为夫妻。

7、1942年西北高干会上,西北局书记高岗为了突出自己,篡改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和阎红彦发生了激烈冲突。在红26军前身陕甘游击队队委会成员中,谢子长、刘志丹、杨重远牺牲了,李杰夫叛变,黄子文被高岗逼走,只有阎红彦和吴岱峰在。吴岱峰没有在权力的引诱压迫下说假话,实事求是地谈了陕甘游击队实际情况。他每次谈话涉及到高岗的关键情况时就被打断,准备的发言稿讲了不到三分之一,就不准再发言了。当时,谢绍明曾经在高岗办公桌上看到过吴岱峰的发言稿,后来就不知下落了。1945年“七大”上,阎红彦、吴岱峰和李仲英投了高岗的反对票,彻底得罪了高岗等人。

8、吴岱峰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期间,1947年8月在沙家店战役中,率警备区部队协同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在当川寺以北诱敌深入,把敌整36师引入当川寺以南地区我军的包围圈里。以后又和3纵一起,担任阻援任务,将敌整29军军长刘戡亲自率领的两个半旅,阻止在乌龙铺附近地区,并将其击退,从而保证了我军一举歼灭胡宗南三大主力之一36师师部及下辖的165旅和123旅。11月,在绥德义合会议上,为了保护被错误处理的下属,吴岱峰被错误撤职,由张达志接任他的职位。后来张达志率领吴岱峰带出的部队在山西打了很多漂亮仗,得到毛泽东的赞扬。很快,毛泽东知道了此事,在他的亲自过问下,吴岱峰恢复了职位,改任榆(林)、横(山)北线部队总指挥。1949年9月,吴岱峰任陕北军区司令员兼军区党委书记(正军级),下辖绥德、榆林、三边、黄龙四个军分区。10月,第19兵团司令部T1wwGPUij2QbM6RDz6RLiO4jmBt9M4S5cz2Qa4EsdzY=代陕西省军区司令部,19兵团党委常委由陕西省委书记马明方、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上将)、政委李志民(上将)、副司令员耿飚(曾任国防部长)和吴岱峰五人组成。杨得志曾说过:“吴老的资格比我还要老,他是大革命前的党员,我是28年入的党。”

9、李健彤写《刘志丹》的时侯,采访过吴岱峰。吴岱峰实事求是的给她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的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创建情况,并且劝说她不要写,因为争议很大,很难把握。李健彤坚持要写,结果因《刘志丹》一案,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等大批西北老干部遭受牵累。吴岱峰因接受李健彤的采访,多次被批判,并被下放劳动。

10、1981年底,吴岱峰回陕西期间,问自己过去的秘书、时任省工商局副局长的霍绍业:“黄子祥还在不?”霍打听后说:“在,住在女儿家”。他去看望黄子祥。当时,黄子祥生活无着,过得非常艰难。他就去找省委书记马文瑞说:“能否每月给黄子祥200元生活补助?”马文瑞同意并马上落实。后来他又和马文瑞说:“黄子文、黄子祥对革命贡献很大,能否给黄子祥安排一个职位?”在吴岱峰、张秀山等人的建议下,1956年就当了陕西省第一届政协副主席的黄子祥,后来又恢复了省政协副主席的职务,直到1982年去世。

吴岱峰一生屡受磨难,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处处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荣辱,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向党伸手,对老百姓、对自己的战友,充满深情厚意,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栏目责编: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