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2013-12-29穆娟

党史文苑 2013年18期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目标,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创新。这一新表述,把执政党建设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为党的建设目标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体现了党对自身角色的新定位。

[关键词] 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 目标

一、“三型政党”:把执政党建设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新的理念总是由新的实践奠基和催生并以此指导新的实践的。党的十八大指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型政府、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相适应,更加突出了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更加突出了改革创新意识,反映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学习型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认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9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继承和发扬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积极借鉴国际上关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等理念和做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服务型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类谋利益的独特性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利益分化、社会分层和经济社会的多元化,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党员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们党把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上升为全党的党建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概念,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任何私利的本质特征。

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的一种愿望。开拓创新精神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动力。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成为一个特征更加鲜明的创新型政党。创新型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及实践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前进动力和精神状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党十八大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作为有机整体提出来,这是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在实践上是时代赋予全党的使命和责任,在理论上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二、“三型政党”:为党的建设目标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对其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目标,是指要把党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政党,它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建设目标是党的建设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内容和任务。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看,党的建设目标是随着党领导的事业发展和党自身状况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而党的建设总目标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成功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任务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突显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突显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色。

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拥有不断更新知识以及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把知识转化成为执政能力的执政党。学习型,强调的是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反映的是我们党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尊重。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是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执政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通过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和水平,来提高党的领导力、管理力和凝聚力的执政党。服务型强调的是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宽广胸怀和价值追求。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是指能够适应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调整、更新,以适应社会进步要求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执政党。创新型强调的是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解决办法,反映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历史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型政党、服务型政党、创新型政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是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创新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的动力源泉。在三者之中,学习是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提高服务的本领。服务是目的,只有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创新是导向、是动力,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实践和时代要求前列的根本举措。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从不同方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共同服务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三、“三型政党”:体现了党对自身角色的新定位

执政党要有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完成它的执政使命,总是与党所处的客观条件和执政环境相联系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是我们党主动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从履行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它赋予执政党建设以全新的视角、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丰富的内涵,明确了党的功能的评价标准,揭示了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既是党的建设手段又是党的建设目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带来执政党建设理念和方式的新变化,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超越自我、服务人民、开放进取的政党新定位。

建设学习型政党强调的是要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党执好政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建设是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怎样实现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互促进,是党建的重要问题。学习型政党是以实现政党目标为愿景,通过在全党开展新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展政党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以党员带动广大群众,实现党员个体、政党组织与整个社会协同发展的政党发展模式。建设学习型政党归根结底要发挥好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它以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其实质是现代化建设体现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一种发展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党强调的是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执好政的核心。建设服务型政党着眼于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务实转变,对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对政党的定位相比,是新的发展,更切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中国实际,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历史升华。建设创新型政党,就是在全党形成锐意创新的良好氛围,培育全党的创新思维,提高全党的创新能力,这是确保党执好政的动力。创新型的事业必然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努力做到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制度上不断有新完善,使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整体执政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本质要求,是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党对自身组织变革、功能发展和形象塑造的目标和方向,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虽然在建设内容、实现路径上各有侧重,但其共同指向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虞云耀.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目标[J].求是,2013(2).

[3]张荣臣.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J].理论学刊,2012(6).

[4]鲍世斌.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确立与发展[N].人民日报.2010-02-09(10).

[5]陈秀梅,于亚博.2013:党建热点怎么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6]赵乐际.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党建研究工作[J].求是,2013(5).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