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2013-12-29曲春杰
[摘 要] 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的一大政治传统。考察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制度机制和实践经验,对于进一步发挥党代表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基层一线 党代表 发挥作用 历史启示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创立以来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探索发展历史中,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精神,贯穿着以党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主线,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制度机制和实践经验。对此进行深入考察,必将为我们党当前和今后就此进行的深化探索、持续创新提供丰富经验和深刻启示。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和实践
马列主义十分重视发展党内民主,强调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把发挥党代表大会以及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作为党内民主的根本,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注重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的作用。
(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伊始,就确立了党的民主制原则,把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作为党内民主的根本制度,开创了以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先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1]p574,也是党的“立法机关”[1]p575,决定全党的一切重大问题,并接受中央委员会向它报告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威作用,充分发挥党代会代表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确定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即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党代会召开的过程中坚持充分民主、自由辩论、集体决策的原则,党代会的代表自下而上由党员民主选举产生,民选的党代表把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带到党代会上,互相沟通,畅所欲言,平等讨论,自由争辩,达成思想统一,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民主表决,形成集体决策。党代会闭会之后,党代表及时把大会的决定决议和具体情况向全体党员通报,包括大会讨论中的争议和分歧情况,都通报给党员。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以维护党代表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党代表的主体作用为核心,为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制度的保证,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尊重,作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为探索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奠定了理论根基。
(二)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优良传统,开创了以党代表会议年会制为平台和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发挥呈现出规范化趋向。列宁反复强调,“党的最高机关应当是代表大会,即一切有全权的组织的代表的会议,这些代表作出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2]p152。列宁主持通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党代表大会。”[3]p7列宁还认识到,党的代表大会必须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表意见。他强调:“要真正按照民主原则解决问题,只召集各组织选出的代表开会还是不够的。必须让该组织的全体党员在选举代表的时候,同时就整个组织所关心的争论问题都能人人独立地发表自己的意见。”[4]p419在列宁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党代会的召开呈现出民主化、公开化、制度化特征。在党代会上,代表可以提出自己的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甚至发表不同意党中央决策的意见和质询批评领袖,更可以单独发表与党中央主报告意见相反的副报告,把主副两个报告提交全体代表讨论。不同意见之间自由地进行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争论,对于一些重大分歧问题,还在适当的场合交付全党讨论表决,普通党员也可以在规定的形式范围内和领袖辩论。党代会结束后,及时把大会精神和召开情况传达给全体党员,先由党代表向本地区党员口头传达,再整理汇编大会全部文件和全体代表的发言记录,公开出版发行,保障和实现了全体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了弥补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不足,列宁还开创了党代表会议年会制。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党代表会议年会制,为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完备更为有力的根本制度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建党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代会、通过党代会年会制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基本思想和优良传统,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共产党特点的基层一线党代表充分发挥作用之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特色的理论和制度。毛泽东认为,实现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实现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的制度”[5]p137。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历程中,围绕着党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制度这个核心,先后尝试或实施了以党代会年会制、党代表大会和党代表会议非固定制、党代会常任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多种制度。其中,以党代会常任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是毛泽东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大历史贡献。毛泽东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的坚持、继承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为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探索创新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制度基石。
(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中国共产党特色理论和制度推进到新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党的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和根本保证。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定期召集和充分发挥作用。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同志对新中国成立后党代会常任制的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党的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思想。邓小平认为,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水平的一项根本改革,其目的和衡量标准“是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6]p23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领导我们党确立了各级党代会定期召开的制度,形成了以党代会定期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理论和制度,并开启了以党代会常任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全新探索的序幕,基层一线代表发挥作用走上固定化、常规化轨道。邓小平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指导着我们党关于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认识,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思想。强调以完备的制度保证党内民主,把确立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权威地位,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重点,坚持和完善了以党代会定期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的理论和制度。在继续进行以党代会常任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试点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江泽民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是不断深化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探索的重要理论支持、政治引领和实践基础。
(四)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新的发展要求,把发挥基层党代表的作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新的更大规模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新思想,确立新制度,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一以贯之地重视和肯定党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党内民主中的根本制度地位,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在继续完善党代会定期制的基础上,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宽的领域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在以党代会常任制为根本平台和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实践、理论和制度创新成果,基层一线党代表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全面实行了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党的十八大又决定实行党代表大会提案制。基层一线党代表行权履职、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平台载体、环境氛围越来越完备优化,发挥作用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发挥作用的实际成效越来越显著。胡锦涛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的新高度,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特色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基本路径。
三、积极推动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历史启示
考察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历史,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和有益启示,对于接续推进中国特色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的探索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一)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始终与社会历史发展、社会政治环境变化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和认识水平紧密联系。进一步探索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和民主政治发展大势,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二)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是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党代表的党代会主体地位,促进党内民主制度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从巩固和完善党代会制度和党内民主制度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大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的探索力度。
(三)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接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向而行、相伴而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理论与中国国情党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共产党特点的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道路,形成中国特色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以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四)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是以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为根本保障的,必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基层一线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一是必须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为前提条件,不断扩大党内民主,促进党内民主制度化发展。二是必须以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平台,必须以逐步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为根本方向和目标,真正确立党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党代会常任制的根本制度确保基层一线党代表经常、持续、有效地参与党内事务。三是必须以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机制为保障,坚持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原则,以搭建具体工作载体为重点,形成基层一线党代表教育培训、参与事务、管理监督、组织领导等工作制度机制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4]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冷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