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意猝死的细微信号

2013-12-29安健

健康博览 2013年11期

健康人的心脏跳动就像钟摆一样很有规律,一般维持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当心脏疾病导致心跳太慢或太快,并出现头晕、失眠、晕厥等严重供血不足和胸闷、气短等心脏缺氧症状时,就可能是前兆。如果此时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从事过强的体力及脑力活动,都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我国每天至少1000人猝死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非人为因素所致的、在1小时内突然自然死亡。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占到了非事故突发性死亡的80%以上,我国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每年54.4万人,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心脏性猝死是指健康人、病情稳定或恢复期的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出乎意料的死亡。专家介绍,不少猝死的患者本身就患有心脏疾病,多数自己并不知情,如果再受到酒精等外界因素刺激就容易导致猝死,经常抽烟酗酒、肥胖和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大这三类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猝死盯上三类人

第一类:经常抽烟酗酒

抽烟、酗酒是导致心脏猝死的一大“元凶”。每支香烟经过燃烧可产生4000余种化合物,吸烟之所以引起猝死是由于人体吸入了烟雾中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心脏和肾上腺分泌,改变心血管内壁的平滑肌结构和功能,引起心血管硬化,这些因素均促使猝死的发生。

而大量酗酒的人会发生酒精性心肌病,引起心脏肌肉组织受损并且衰弱,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不少男性在社会交往中养成了酗酒吸烟等习惯,对心脏的损害非常大,若身体有潜在心脏疾病,再受到尼古丁、酒精等刺激,就有可能发生心脏猝死。

第二类:肥胖

肥胖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俗称“三高症”,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肥胖者身体脂肪多、体表面积大、体重超重,要过量血液循环量才能维持生命,正常心率下,心搏出量要比平常人大,心脏长期负重,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本身就容易发生心脏骤停,导致猝死,如果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则危险性更大。

另外,肥胖者容易打鼾,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一次时间超过120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第三类: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大

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大导致的疾病有很多,例如:失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厌食症、哮喘、心梗、神经性皮炎等,其中易导致猝死的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等。

专家提醒,上班族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在身体感觉到疲惫的时候,心脏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状态,不要为了提神而吸烟、过量饮酒、喝咖啡,否则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血栓,甚至猝死。

抓住抢救黄金时间

患者发生猝死,急救的黄金时间在发病10分钟内,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宗浩教授指出,面对猝死患者,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除颤或心肺复苏。但如果患者发病时没有条件进行这两项急救措施,首先应该想办法向周围人呼救,同时一只手握成空心拳头,在胸前区偏左的位置迅速叩击两下。

另外,波兰卡托维兹市心脏病基金会医生塔德乌什·佩泰伦兹医生研究发现,心脏病突发时猛烈咳嗽几下,也能起到缓解作用,争取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