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2013-12-29金翎
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对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进行全方位的负责,可见,班主任这一角色是多么的关键和重要。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建立起优良的班风,让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生活、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做到管理得心应手呢?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护每个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平等爱护班上每一位学生,不能偏爱某个或某些学生。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从而做到平等地爱护每个学生:1.建立学习互助组。班级建立学习互助组,不仅使学生有了合作交流的机会,而且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体会别人给予帮助的那份爱,感受同学之间的友情,体味集体的温暖。2.合理的安排座位。安排好学生的座位是个难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需求,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要求。笔者首先坚持成绩稍好和成绩稍差的搭配座位,目的是要求好生帮助差生。其次,考虑个头大小顺序和近视等特殊学生的需求,把比较调皮的学生尽量放到讲台边,便于教师监督。3.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要常单独谈话。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以爱心抚慰孩子的心灵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二、宽容每个学生
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忌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要求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有各自的性格、兴趣爱好,可以说千差万别。如果班主任不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自行设置路子让学生去照走,不仅不能教育好学生,反而激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导致班主任工作无效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不足,容许学生犯错误,但同时要耐心地指导学生改正错误。比如笔者班上有名学生,整天调皮捣蛋,不是找同学打架,就是搞恶作剧,藏别的同学的文具、作业本、课本等。面对这样的学生,笔者没有抱怨,更没有发火,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耐心地对其进行教育,不断地谈心,了解该生的真实想法,告诉该生作为一名小学生,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做。一次、两次、多次的耐心教育后,该生慢慢地学会规矩了。等该生静下心,笔者再引导他多看书,告诉他书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人和事,而且如果自己看懂了还能与别人分享,经过近一年的耐心教育,该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了,还成了班级的学习标兵。
三、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时常需要批评教育学生。但不能直接地批评学生,劈头盖脸地责备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班主任要学会艺术性地批评学生。首先,要注意批评的次数,多表扬,少批评。批评时,避开其他学生,这样就能保护被批评学生的自尊。其次,批评学生要态度鲜明,该严则严。不过有些批评可以不直接指出学生姓名,指出事情,以一种暗示的方式提出批评。最后,坚持以表扬为主,树立学生改错的信心。要经常地夸夸学生,在夸奖中,学生们会找回自己的自尊,感觉到有面子,从而精神振奋,信心十足。尊重学生还要求班主任能利用各种机会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许多事情都要求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通过这种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班级管理问题上,班主任应该经常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
四、真心对待班干部
班主任除了班级管理的工作外,还要担任某一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这样一来,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相对比非班主任大得多。而且,管理好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管理工作很复杂,有些工作必须由学生干部来分担。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学生干部自己独立去管理部分班级工作,教师只要适度指导,真心实意地信任学生干部,放心让学生干部去干,许多学生干部的工作会干得更加细致、更加深入。为了调动广大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班主任可以采用班级管理轮流制度。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担任班干部,管理本班事务。班级管理轮流制度的好处很多,一方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学会把班级利益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班主任工作的辛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五、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作为小学班主任,自身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有高尚的道德水准,还要有一套系统、科学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干得出色。
(责编 施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