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与巧
2013-12-29侍卫红
古人对“诚”与“巧”的认识是精辟而深刻的,与此相关的警言妙句也数不胜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笔者更对老祖先们肃然起敬,因为古人早就为班主任工作开启了智慧之门,点燃了智慧之火。可以说“诚“与”巧“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两大要诀。
一、要诀一:心诚则灵
《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见“诚信”是人生永久的通行证。而这里的“诚”亦是做好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诀。
1.以诚结情
白居易说过“感人者莫先乎情”。 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以诚相待。记得笔者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时,自认为要“宽严相济”,即所谓的“道是无情却有情”。殊不知,在努力营造的严中有情的氛围中始终有股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假意”。教室里有笔者在的时候,“秩序井然”,集体活动少了份灵动。后来,笔者注意观察老模范班主任董老师的言行,发现自身少了股与学生结情的诚意,多了股急于求成的锐气。取长补短后,笔者的语气更加温柔,但不失严肃的理性;行动更加耐心,但不失果断的敏锐。这样的转变也使得班级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爱与笔者接近了:悄悄话多了,孩子们上课的笑容也灿烂了。
2.以诚服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小学班主任,一言一行都要做到一个“诚”字,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师说话算话”。
记得一次春季模拟检测,笔者承诺只要孩子们每个人较之以前有进步,就带大家去放风筝,后来孩子们多数都做到了,可是笔者的“承诺”却成了“水中花镜中月”。尽管有逢阴雨天的客观原因,但是笔者毕竟冷落了孩子们期待的心。古人墨子杀猪、“狼来了”的故事早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失去“诚信”的那段日子,孩子们沮丧失望中还有对笔者无言的冷落,使笔者追悔莫及。所以笔者想对已经对孩子们有承诺的班主任老师说一句:言必行,行必果。
3.以诚交心
感情投资胜过枯燥无味的说教。做到这点,看似困难,其实就在我们班主任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笔者班中有一个叫苗苗的女孩子,家庭困难,成绩差,性格内向,在班里和同学整天都说不了几句话。在去年特冷的一个雪天,她穿得比较少,手冻成了“红萝卜”。起初笔者只是摸摸她的头,她似乎还有些抵触,看着她冻得瑟瑟发抖,笔者拉她进了办公室,用自己的手搓搓她的手。也许这些对老师而言只是举手之劳,可对于学生却非同一般。苗苗以后爱跟我分享她的“小秘密”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成绩自然也进步不少,而这一切可喜的变化仅源于那简单的搓搓手。
二、要诀二:育巧则赢
所谓“巧”就是指班主任工作要讲究艺术,要在特定的情境中把握教育契机。
1.因人施教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应该详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本人的性格特征、爱好、特长,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及经济状况等。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做到因人施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情况。笔者带的班级中曾经有名学生平日在语文课上听话乖巧,直到数学老师列数了他在数学课上的种种过分表现,笔者才注意到这个“双面孩子”。寻根究源,只是因为数学课上他“吃不饱”。跟数学老师商量了一番,“对症下药”--数学老师不光任他做数学课代表,还让他担当了“小小数学教员”,同时为他开了奥赛题的数学“小灶”,还真“收服”了这位数学课上的“混世魔王”!自从他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后,听数学老师说“现在谁在数学课上捣乱,他还跟谁急呢”。
2.因时施教
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班主任教育学生也要把握好时机,否则事倍功半。
有一次,一位气急败坏的家长打破了课堂的祥和,原来是学生偷了家里一千多元的现金。对于一个农村低收入的家庭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对于一个学生从小品德的养成而言,这更是一件大事。可这时候家长和学生的火气正旺,孩子的自尊也如履薄冰。笔者笑着对家长说:“明明妈妈,您一定是弄错了,您先到办公室休息一下,我估计这钱一定另有蹊跷。明明是个好孩子......”好说歹说,火是降下去了,明明在同学面前的面子是暂时保住了。课后,明明在办公室里“静悄悄”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也乖乖地把余下的“赃款”交给了妈妈,还保证自己利用课后勤工俭学,一定把自己“挥霍”的钱还给妈妈。事后由明明主持,我们班开设了“零花钱我做主”的主题活动。
3.因境施教
美文中往往有情景交融的佳境,而班主任教育中要掌握教育的情境。比如在开主题班会的时候,老师事先营造与主题相谐的情境。在班主任家访的时候,切忌“告状式”例数顽劣孩子在学校的“种种恶行”,这样不仅让家长脸面无存,更会增生孩子的抵触心理,反而会使自己的家访工作徒劳无功。
再次,在课外活动中,如果有机会深入社区校外,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因境施教,抓住现场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入情入境的教育。
(责编 施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