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引领,帮助教师减轻心理压力

2013-12-29林子瑜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3年11期

新课改进行到现在,虽然已近十年,但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上进行相应的改变与调整,致使教师普遍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对教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导致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因此笔者认为,疏导、减轻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心理压力,当务之急应是,用专业引领,不断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进而自觉自愿地践行,促进专业发展。

一、加强新课改理论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不断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的学习培训外,学校还应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到校讲座、指导。通过各种讲座、学习培训,帮助教师“充电”,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拓宽教育视野,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补充正能量。

二、加强和改进备课形式,激活教师智慧

首先,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制定一个学期的备课计划,落实好每位教师的主备任务。备课必须做到“六备”: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过程、备练习。集体备课时中心发言人对主备教案进行说明,全体老师进行集中讨论,重点谈问题和建议,主备教师在吸收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再修改教案。其次,拓宽校本教研渠道,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为老师搭建交流平台,开放教研组活动,让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互相观摩教研组活动,并跨年级、跨学科地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如:一、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开放教研活动。两个教研组教师齐心协力、用心准备、精心策划,二年级教研组老师从推荐教师专业书籍《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的“好书推荐”开始,接着围绕研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对作业批改的关注度”展开讨论。老师们提出教学中的困惑,查明原因,畅谈做法。参与观摩活动的其他教研组老师,认真倾听,细心笔记,讨论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备课方式的创新,浓厚的研讨氛围,让教师的教学潜能得以发挥,教育智慧在碰撞中闪光,更激活了教师驾驭专业的自信心。

三、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工作状况及专业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展示专业发展成果提供舞台,如举办“德育论坛”、交流“我的教育故事”、开展“读书漂流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让教师真切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四、激励教师广泛阅读,自我充电

学校为教师购买了各类书籍和教育杂志,如每位教师人手一本《新教育之梦》,班主任每人配备一本《班主任工作漫谈》,为一年级教师购买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等。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安排教师集体进行阅读活动,确保阅读时间。老师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收获,品评教育经典,研析专业知识。除了读教育教学专著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广泛涉猎各类书籍,读文学经典滋养心灵,读优秀期刊了解前沿观点,读学科专著丰富专业素养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生活抹上了亮丽的色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越来越多的教师静下心,捧起书本阅读,记录读书心得,丰富自己内涵。

五、拓宽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途径一:“走出去”,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途径二:“请进来”,学校利用各种资源,与各级专家建立长期联系,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或者进行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专业指导。通过学习,帮助老师们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提高业务水平。

六、多渠道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尤其关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并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每次上课后,都及时对他们上课的情况给予仔细的讲评,指出优点、缺点,提出改进的地方,使青年教师每上一次研究课就会有新的进步、新的感触。根据听课的情况,选拔培养骨干教师,并利用各类课堂教学比赛的时机把他们“推”上去锻炼,促其成材。对将要参赛的教师及其选课、听课、试教及编写教案等准备工作,学校领导都参与并一一评点,一起反复修改教案,寻找教学亮点,帮助他们成长。

专业上的引领,能让老师们愉悦地接受新理念,更能有效地缓解在实施新课改中产生的不适和焦虑感。

(责编 施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