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风采

2013-12-29冯桂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3年11期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的桥梁。教师在课堂中展现出评价语言的魅力,能够激励学生更主动、更自信地学习。

一、赞美学生,饱含赏识与鼓励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时要竭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或字,教师也要立即给予他热情的鼓励。如:“这个句子真美!”“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字用得很好!”哪怕学生的发言中连一个值得夸赞的词句也没有,教师也可以夸他们“发言声音响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教师在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

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个学生朗读课文时,音质悦耳、吐字清晰,教师听完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长大了中央电视台都可以录取你做播音员了!”看,多高的评价呀!无论是在座的学生还是老师,心里都非常温暖和激动。只有对学生真诚赏识和鼓励的教师才会说出如此肺腑之言!

二、尊重学生,多些商量与探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不喜欢总是训诫和说教的教师,他们期望着和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所以,课堂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

如一节课上,我在书写课题后,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老师,你写错字了!”我认真一看,没感觉到错。这时又有几个学生帮我解释说:“没有错啊,老师写快笔字而已!”我才知道他看不出行书,也怪自己没写正楷。于是,我对学生们说:“谢谢你们的理解,也谢谢你的提醒,老师的字确实写得不够正确,你能上来帮老师纠正吗?”这时,提出质疑的学生带着满意的笑容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正楷字。我又说:“以后你们都要认真观察老师写字,认真书写,像他一样好不好?”学生们齐声说:“好!”我想,那位学生的心里此时一定是最骄傲的。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这样一些商榷性的评价:“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你认为呢?”“要是你刚才认真预习了,你一定会读得更流利的,你说呢?”这些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没有心理负担,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三、呵护学生,多点宽容与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答案和教师的理解有偏差时,我们如果能宽容、理解他们,保护他们纯真的心,那么我们的评价语就能体现出宽容、亲切、真诚,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有一位教师这样评价学生:“我佩服你!你有主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的勇气。”教师的话赢得了学生经久不息的掌声。还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站起来却没能回答好问题,她们总能理解地说:“也许是你太紧张了,不要紧张,我相信你下次会更棒的!”相信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在感激教师的宽容和理解的同时,一定会更努力学习,争取能够精彩地答出问题。

四、启发学生,尽量准确和简洁

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教师的评价语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无论说得多么生动,多么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既要准确得体,又要有启迪作用。例如,特级教师王君执教《喂——出来》一课时,是这样开课的。

师:我考考大家,你们怎么读这个题目啊?(生读)

师:这个女孩儿,你读得很有意思。你觉得你的处理和前边的同学相比谁更好?

生:我觉得我读得好。我的声音响亮,我还读出了拖音。

师:你为什么觉得应该这样处理呢?你能在原文中找出答案吗?

生: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一声。”首先,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叫声,而且是“使劲地大叫”,可是刚才的同学读得像个老人。(众笑)

师:你为什么会读出拖音呢?

生:题目里有一个破折号啊,说明这个“喂”字延续时间很长的。

师:你太棒了!读书非常仔细,还能独立地咬文嚼字。

王老师针对学生作出的评价,简洁有力,准确到位,给学生很大的启发性,还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文朗读的技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理想的课堂评价语就应该这样。

教师充满智慧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花,但可以迷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感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