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县:真抓实干促环保
2013-12-29张建平杨章志
河北省雄县张青口村李某在一个隐蔽的小院内偷偷进行“小电镀”生产,一接到群众举报,环保执法队就立即赶到现场,依法查抄了货物及一辆货车,扣留业主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了拘留。近年来,河北省雄县在整治“小塑料”、“小电镀”等“土小”企业方面,不断砸重拳、下猛药、出狠招。
领导带队抓环保
针对环保问题,今年,雄县县委常委会、县人大、政府常务会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坚持“三措”并举,做到重抓落实。
强化领导抓环保。雄县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主管副县长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环保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各项行动的协调、调度工作。9个乡镇和各职能部门也成立了组织机构,一把手具体负责实施,形成了全县上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
一线作战促环保。主管副县长马彦华带领政府办督查室主任、环保局长、县电视台和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10多次深入昝岗镇小卢昝、韩庄炮场集中区、龙湾镇、张岗乡等现场检查指导,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召开调度会,通报情况,部署整改,确保落实到位,推动了“土小”整治工作进展。
为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雄县出台了《雄县环境保护管理目标考核办法》,把各乡镇政府、社区办、县政府等18个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纳入考核范围,实施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政策。对因不作为、乱作为给环保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部门和领导,纪检监察部门将严厉追责。
跨区联合治难点
龙湾镇张青口村因摊点多、分布广、交通差、地形杂,成为雄县“土小”企业整治的难点。对此,县委、县政府抽调龙湾镇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的“精兵强将”11人,组成驻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队,对非法“土小”进行集中整治。他们走访群众80余人次,摸清了“小电镀”、“水洗塑料”的情况,仅10天就取缔了“小电镀”24家、“小塑料”8家,查抄“小电镀”非法生产设备1套,非法生产的产品300余件,行政拘留1人,受到了领导和群众好评。
辖区交界处是“土小”滋生蔓延的重灾区,成为整治的死角,雄县县政府认识到只有跨区联合作战,才能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于是,雄县与交界市县—沧州、廊坊在交界处成立了联合执法队,监巡查常态化,一旦在两县交界中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执法队就会立即行动。今年以来,雄县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在与文安县交界处有“小电镀”摊点非法生产,他们立即协调乡镇、公安等部门与文安县环保局联合对“小电镀”摊点进行取缔,查抄半成品约10吨,运输工具5辆。雄县双堂乡乐善庄村与霸州市交界处有5家水洗塑料加工点,经过商定,双方联合出动执法人员20余名,对塑料加工点进行了彻底取缔。雄县与其邻县建立的联合执法队,有效遏制了“土小”企业的滋生。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流经昝岗镇双堂乡的陈家柳中排干渠,由于长期接纳企业污水和未经治理的居民生活污水,水质较差,群众怨声载道。为了“医治”这一顽症,县政府投资近300万元进行专项治理,制定了《关于陈家柳中排干渠污水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近期治理目标和中远期规划。监测站对陈家柳中排干渠进行了水质监测,并邀请专业的治理公司制定了治理方案。目前,对干渠内的垃圾和漂浮物打捞工作基本完成,清理垃圾60000余立方米;治污公司已安装完成16台曝气机,并向水体投放了高效生物酶,污水治理工作已完成总工作量的50%;此外,昝岗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
雄县治污力度大,能打胜仗,重在环保部门基础设施扎实,队伍素质过硬。为整治“土小”企业,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80余万元,购置多用途挖掘机1台、暗管探测仪1套,录像、照相设备若干;同时,拨付资金100万元给环保监测站,促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环境监察建设,拨付资金100万元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技能;此外,还拨付资金30万元整治张青口村“土小”乱象。各环保部门一方面不断完善办公设施,配齐执法工具,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月度点评;另一方面还聘请环保专家为50余家重点环保企业授课,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业务水平和全心全意为企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能力。8月30日,雄县的经验在保定市环保会议上得到了推广。
按照《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总体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雄县的空气污染现状,县政府召开全县大气整治会议,对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定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雄县大气污染防治总体工作方案》、《雄县大气污染治理十项攻坚措施》和《坚决打赢“五个攻坚战”切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同时,雄县县政府还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举全县之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打赢此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