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巴克“暴利”该不该批

2013-12-29詹国枢

经济 2013年12期

前些日子,央视抓住星巴克“暴利”一事,好一顿猛批。这原本是好事,然而,好事却并不讨好,观众非但不买账,反而对批评者又是嘲讽又是挖苦,再加上喜欢凑热闹的众媒体在一旁好一通起哄,把央视弄得里外不是人,很是尴尬。反思起来,笔者以为,此番报道,央视失误有四。

其一,事太小。批评报道,当然要搞,但像星巴克这么一种都市小资休闲消费品,于普通大众基本生活而言,实在是小之又小,可有可无。有钱了,不妨喝上一杯,钱不多,不去喝就是。当下中国,该批评、该议论而且大得多、不合理得多的事情,还多的是,抓住芝麻,放过西瓜,观众不买账是必然的。

其二,钱太少。小事也不是批评不得,但要批评,您得抓住实实在在的把柄,批得让人口服心服嘛。星巴克到底“暴利”几何呢?据央视调查,每杯354毫升的拿铁,伦敦售价是24.25元,芝加哥19.98元,孟买14.6元,而国内售价则为27元。与孟买比,价格固然高了不少,但与伦敦和芝加哥比,也就是几元钱的事,多赚这点儿小钱,就安个“暴利”的帽子,实在难以让人心服。

其三,劲太大。这么大点儿事,这么少几个钱,捎带手随便弄弄,讽刺讽刺,也还说得过去,央视却又是派驻外记者连续采访,又是在新闻频道反复播放,还精心搞成一个专题,声势弄得挺大,好像抓住什么重磅新闻似的,这就有点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了。

其四,理太偏。媒体搞批评报道,须得以理服人,切忌以势压人。倘若理太偏,站不住脚,批评力度越大,社会效果越差。星巴克是一种完全放开的市场竞争性产品,其价格高低,完全由市场说了算。你卖得太贵,别人不买账,都不来喝,你这店还办得下去吗?谁要嫌它贵,不去喝就是。况且,这家产品太贵,必有竞争者趁虚而入,弄几家价格低的,将它挤垮。这都属于市场行为,媒体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干预。

央视此番报道,还认真算了一笔账:每杯拿铁,需咖啡豆1.6元、牛奶2元,加上杯子,成本总共不到5元,却要卖27元,岂非典型“暴利”?如此算账,很难让人心服。难道人工成本、店铺成本、产品推广成本等等,全都归零了吗?如果此种逻辑成立,一个意大利名牌提包或名牌西装,成本至多数百元,在中国市场却卖上万元甚至更高,这不比星巴克还要星巴克么?新华社曾发过一文《星巴克喝的不全是咖啡》,谈及人们在星巴克坐一两个小时,消费的是环境、情调及舒适,并不全是咖啡,说得很有道理。

行文至此,有人说了,老詹你说央视没有弄好,假如你来报道,该从何处入手?我以为,星巴克报道,不是不可以搞,但角度不妨从批判改为剖析,要我来搞,我会将主题设计为:星巴克为何在中国畅销?先摆出若干事实,再提出几点疑问:一、星巴克尽管卖得很贵,在中国却非常畅销,有些什么营销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参考?二、既然卖得那么贵,为何偏偏有人喝?既可从消费者喝的不单是咖啡切入,也可从某些国人的崇洋心理分析。如此报道,实事求是,心平气和,既能以理服人,又可增长知识,岂非比单批星巴克“暴利”要明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