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耀的民族主义
2013-12-29孙郁婷
在上海家化内部被尊称为“葛老爷子”的葛文耀,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如履薄冰”的字幅。他坦言:“这么多年来,我必须始终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在经营方面要保持风险意识,为人方面要保持谨慎。”
这位掌管上海家化28年的教父级人物,讲起话来很朴素,却有一种天然的说服力;他的身上有一种气场,却不让人感到压抑;与其对谈时,他认真听你讲话,那种认真不是假装的。葛文耀有着强烈的自省意识,谦虚而谨慎。
有一个细节是,葛文耀依旧保留着他多年来重要的信件和手写的工作小结,比如在2001年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这些信件中,往往有着日后影响中国经济政策的国家领导人的批注。
国企“创业者”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所以越苦越要坚强!”
“葛老爷子”是一名微博控。2011年12月5日开博以来,葛文耀已经写了近1400条微博,吸引了88万粉丝。“对宏观经济,国企改革,时尚产业有点心得。对历史有兴趣,哲学有丁点感悟。”他在个人简介上这样描述自己。
在微博上,他所谈范围甚广,除了宏观经济、企业管理、国企改革、时尚话题,偶尔也会评点一下时下热播的电视剧。“他的微博以企业思想家的形象出现,对于我们的B2B传播有很大的作用。”上海家化董事总经理王茁这样评价。
5月27日上午,很少转发微博的葛文耀,转了一条来自影视明星王珞丹的微博:“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所以越苦越要坚强!”
这句话,与葛文耀此时的心境相符。
2011年资本市场上演轰动一时的“家化争夺战”,最后平安作为财务投资者入主上海家化集团,答应支持家化发展成中国的时尚产业集团,这无疑给了葛文耀无限憧憬。当时,他毫不掩饰自己保护上海家化的心,“假设有一天平安惟利是图要将家化卖给外资,我和他们还要有一番斗争。”
现实充满戏剧性,事件仿佛有预见性地发生了。仅仅一年多后,双方撕破脸皮。2013年5月13日,葛文耀被大股东平安免去了家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随后,双方互相指责攻击而又握手言和,新的口水战又再爆发。
资本方与企业家剑拔弩张,阳谋、暗流同时汹涌。
“这个事情先告一段落,双方已经休战了。”《21CBR》记者联络葛文耀时,他如此回应。
两年前,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对葛文耀说,“我和上面领导都认为,因为你在家化,家化才能发展成现在这样好;要是你退休了,家化可能就要被旧体制包围了。”那次,国资委明确表示允许家化启动改制。
对于葛文耀来说,这是一次甜蜜而艰难的选择。
在内心深处,他不希望将“自己一辈子的心血”托付于外人。改制前,他先后接触了25家公司,基本都是财务投资者。2011年,历经了激烈的资本争夺后,上海家化由国有控股企业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机制完全市场化之后,以更为自主的姿态出击时尚产业市场。
“我以前一直做一把手,现在是抛到体制外了,心里面什么想法都有。”他曾经对上海国资委主任开玩笑说道,“你们就这样把我踢出去了!”
“其实在体制外我感到压力倍增,责任也非常重大。”葛文耀不止一次对媒体诉苦。而且,葛文耀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低。面对看起来不错的业绩,葛文耀并不满意。他说:“我做了28年才做到这个地步。2012年上海家化在全球化妆品企业中排49位,我的目标是冲进20强。”
作为国内化妆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上海家化曾与日本狮王建立了专有技术合作、曾取得Adidas个人护理用品及香水系列的中国生产权和代理经营权,也与LVMH集团下Sephora公司合资设立“丝芙兰(上海)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2012年上海家化实现销售收入45.04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
上海家化旗下的品牌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中高端细分产品,包括双妹、高夫、佰草集、玉泽;另一种是大流通产品大众消费品,包括六神、美加净、家安。
在葛文耀看来,中国的消费市场其实是一个二元化的市场。“一个比较高端的市场,外资企业比较强;另一个是大众化的市场,中国企业比较强,这个大众化的市场还要持续 10年、20年,甚至更长。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在大众化的市场上要树立起像六神这样的品牌,做一个成功一个,要站得住脚,这是我们的优势。”
作为一个创业者,葛文耀谈到了1991年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的合资,“合资有代价,也有收益。”他这样总结,“合资以后,我们输出了美加净、露美,但如果不是1994年被我们主动回购,它们的命运将和其他被收购的中国化妆品一样,逐渐消失于市场。”
合资的收益则是让葛文耀懂得如何经营一家化妆品企业。“我和几百个骨干在合资企业里受到了各种培训,我们理解了这个市场是怎么运作的,比如品牌经理制度,市场化运作等。离开合资公司后,我们每个岗位都有人回到家化母体来了,等于庄臣公司给我们培训了一次。”
无论在葛文耀还是上海家化身上,都流露出一个明显的特征 —— 海派,也就是开放、兼容并收。“我在庄臣学到了三件事情,一是他们的市场运作,二是毛利概念的运用,三是人才细分。”
于是,在与外资品牌竞争上,葛文耀采取了避实击虚的战略。“第一,主打中草药概念,与外资形成差异化竞争;第二,资源集中后,采取正面进攻。我们的六神和佰草集都属于中草药概念,但采用的市场策略完全不同。”六神瞄准的是眷顾传统产品的中低层消费群体;而佰草集从一开始就是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过去上海家化还曾开发过完全西化的Distance香水,却发现它终究比不过一线海外品牌,主打中草药概念后取得阶段性成功,这说明挖掘民族时尚基因是应对外资竞争的出路之一。
对于葛文耀,每一个品牌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他说,这也是他的人生财富。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8/FsPyYWMRbg8qH2gKdqATeG.webp)
民族品牌拥趸
“中国到了可以自己做品牌的时候了!”
葛文耀手上戴着海鸥表,这也是他一直想要打造的一个品牌,“我要把它打造成中国第一个奢侈品品牌!”
“80后90后会在5年、10年之后成为消费的主力,他们对产品有着更加个性化的追求。不会盲目崇洋媚外,性价比更高的消费品会吸引他们。”葛文耀认为,“中国到了可以自己做品牌的时候了!”
在葛文耀看来,跨国公司的巨头们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发展迅猛,但是也犯过错误。“当时欧莱雅在收购小护士时,用的名字叫做‘卡尼尔小护士’,这是完全失败的策略。高档和低档的品牌放在一起,这是犯大忌。卡尼尔本来就能独自运作,现在造成小护士这个品牌从市场上消失了。”
葛文耀对于民族品牌有着格外的热忱,希望专门成立一个私募股权基金,用来复兴老的国货品牌。他认为,虽然外资品牌依然强大,但光环不再,而中国制造在进步。
2004年丝芙兰找到上海家化时2suXQfJ1JLIewi7oVjSkXpzrYDk3m4adpesmINF66w0=,葛文耀使出浑身解数,展现本土品牌的魅力。“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它觉得和家化某些方面比较符合,那么我就欣然接受。”
有一个这样的细节。2007年11月27日晚,在上海外滩18号的Sens Bund法式餐厅,访华的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及其团队会见中国的十几位企业家,葛文耀也是座上客之一。
晚宴即将结束,萨科齐起身向大家道别,葛文耀赶紧走到萨科齐面前,送上一个精美的大盒子,里面是上海家化的品牌产品佰草集“太极泥面膜”。趁着萨科齐欣赏礼物的工夫,他不失时机地解释道,“佰草集”正打算全面进入法国市场。随后大家看到,2008年“佰草集”品牌正式登陆世界时尚风向地标——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在“佰草集”扬帆出海之后,葛文耀对打造本土高端时尚品牌有了更多的信心。事实上,2007年,他就向上海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名为《向时尚产业优化升级》的报告,并在各种公开场合阐述打造本土高端品牌的必要性。
在他看来,现在是发展本土化妆品产业的最好时机。走时尚产业之路,首先要求按时尚产业的规律经营。在观念、流程和资源分配上重新思考,尤其是加大对无形资产的分配、投入和累积;其次是挖掘民族的时尚基因。
2011年家化正面临去国资改制,葛文耀去法国考察时,欧莱雅当时的投资副总裁对他说:“我们要100%收购家化,而且家化需要退市。但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可以给你留下10%的股份。”
受到世界上最大化妆品集团的青睐,也许是对葛文耀的一种褒奖。但是,他断然拒绝。“我觉得中国的品牌太少了,我还是希望家化做中国的品牌。再说,洋品牌也不缺少我一个。”
“与外资化妆品巨头相比,家化还很弱小,还差得很远。所以,我们工作必须更加努力一点,决策要快一点,钱要省一点。家化现在和他们还不在一条水平线。”
“假如一家企业认为化妆品只是随便弄出一个概念,糊弄消费者,那它就不可能走远。”葛文耀表示,家化的研发部门基本是“花钱不受限制”。现在,上海家化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销售额的3%,这个比例超过大多数外资企业对研发的投入。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8/PJWQ8RLZXZbH4WzEpsuCJG.webp)
葛文耀觉得,在化妆品行业必须自己去讨好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把货铺到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地方,再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消费者沟通,才能赢得市场。
在家化当家近30年,葛文耀仍然不爱西装和领带。“工作场合中,一些日本和美国的合资企业来访问时为了表示礼貌,我会系上领带,但等他们走了之后,我就会马上拉掉。”他排斥任何形式主义的东西。
平日里,葛文耀喜欢看书看报。在生活中,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摩登先生”,对于时尚趋势保持着不亚于年轻人的敏锐度和领悟力。周末在家,他通常是泡一壶香茗,听听音乐读读书,偶尔也写几条微博。
曾经有人问他,是否想过这30年不做企业领导,会做什么?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生就是这样,光听人家讲,光看书,不会有自己的感悟和经验,一定要亲身经历才能积累。但经历之后,时间就无法再倒回去了。”他淡然答道。(制图/小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