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地
2013-12-29
5月25日,笼罩在艺术气息中的香港下起了瓢泼大雨。当晚,佳士得将在湾仔的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第二场春季拍卖——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而第二天,将分别举行三场亚洲二十世纪艺术、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
就在拍卖举行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吸引了整个亚洲乃至全球艺术界目光的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已进入倒计时第二天。展览同样以当代艺术作品以及亚洲艺术家为主,许多画廊成绩斐然,有的画廊甚至在几天内售完了所有的作品。
而火爆的销售也同样带到了佳士得的拍卖场,25日晚上7点开始的首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便迎来了开门红,吸引了多达200个买家在场竞拍,成交总额高达4.12亿港元,50件艺术品只有5件流拍,成交率为90%。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品部的国际董事张丁元称,以往的同类拍卖一般只有约3亿元成交额,这次突破4亿元是超出预期的。
接下来的3场拍卖结束后,该系列拍卖共拍得超过7.5亿港元,成交率为81%。从成交结果来看,已去世的两位艺术家受到热捧,拍出全场最高价的封面拍品——常玉的《帘前双姝》以4467万港元拔得头筹,其次是赵无极的《水之音》,以3259万元售出,较估价1800万元高八成,而赵无极的五幅作品在第一场拍卖中全部进入前十。不过,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画作《同志与红色婴孩》,虽一度叫价达2600万元,但仍未达公布的估值底价,最终流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作品均以高出估价两倍、甚至5倍成交价售出,其中4名艺术家作品突破个人拍卖纪录,包括越南的阮潘正、日本的名和晃平、美籍华人的朱沅芷及新加坡的张荔英。其中,朱沅芷的画作《马上舞旋》成交额达1131万港元,高出估价350万港元逾两倍,而张荔英的画作《水果》则以507万港元卖出,较估价80万港元高逾5倍。
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品部告诉《21CBR》记者,“此次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会呈现了逾700件拍品,多元化的艺术作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藏家的积极关注和踊跃参与。此次喜人的拍卖结果势必会为市场对下一季艺术市场的积极走势稳固信心。”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8/RpU4m5WdUDwS8b86Mog4PX.webp)
在上述700多件拍品中,中国或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了拍品的大壁江山。而与前者拍出的高价相比,那些出自东南亚艺术家之手的作品则显得“价廉物美”,引起了越来越多藏家们的关注。相印证的是,佳士得在此次拍卖中呈现了199件来自东南亚艺术家的拍品,而两年前该数字仅为87件。今年4月,苏富比在现当代东南亚艺术春拍中售出了165件作品,总成交额达1.13亿港元,是拍前估价逾两倍(4200万港元),拍卖竞争较之近些年统治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几位中国顶级当代艺术家要活跃得多。
在此次佳士得的拍卖中,被视为越南艺术的标志和象征的艺术家阮潘正(Nguyen Phan Chanh)就凭借着《米粮小贩》(303万港币)刷新了个人以及越南艺术家的拍卖纪录。有意思的是,这件拍品的此次拍卖之行曾闹了个大乌龙,最初仅被估价75美元——当画作被一位英国卖家带到了伦敦的佳士得时,一位实习生错误地鉴定其为一幅中国艺术品,因为阮潘正使用了中文落款。随后,这幅画经由亚洲的专家们鉴定,认出了阮潘正用罗马体书写在画布后面的签名,并为该作品估价80万到100万港币。
佳士得越南艺术品部高级顾问JeanFrancois Hubert在拍卖会现场表示:“这幅画作的出处是毋庸置疑的,这幅画的原始画框风格很明显是巴黎装裱师Gardin的杰作,而该画还曾于1934年在那不勒斯展出过。”
据悉,这件绢画作品的买家是艺术品商人、画廊主Pascal de Sarthe,他和妻子Sylvie打算将该画挂在他们的卧室中。de Sarthe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自家展位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确实是件非常珍贵的作品,而且保存得异常完好。对于真正的好作品,花多少钱都不算贵。”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8/k3PorEUDgWfRYWuBsGvhHS.webp)
“收藏家们正在寻找新的东西”,张丁元解释道,相比于中国艺术品,东南亚艺术家的画作“价格有点低”。这点从估价便可见一斑,相比赵无极、曾梵志等单幅作品动辄上千万港元的估价,在此次佳士得的拍卖场上,所有东南亚艺术家作品加起来的估价约为4700万港元。
苏富比东南亚地区专家莫锦川称,来自东南亚的艺术品正在吸引来自整个亚洲地区的藏家,“当我们在2001年首次拍卖这个品类时,绝大部分买家来自印度尼西亚,现在,我们看到了来自全亚洲的买家。” 目前,新加坡是全世界人均百万富翁最多的城市,印度尼西亚的亿万富翁已超过了日本,随着东南亚买家的增多,他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注在本土画家和画作上,加上买家们更愿意把钱花在那些价格相对合理或者偏低的画作上,因此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在近两年的拍卖表现相当惹眼,也推高了东南亚艺术家的市场价格。“此次多了不少亚洲其他地区买家到场,相信当代艺术拍卖发展会继续乐观”,张丁元补充道。
拍卖前,最受期待的东南亚艺术家当属来自印度尼西亚的70后画家米斯尼亚迪(I NyomanMasriadi)的画作《呈现-从网站的攻击》,估价为200万-300万港元,这幅长三米画在此次拍卖的预展中被挂着入口处正中的显眼位置。
此前,米斯尼亚迪的市场表现极为出色。佳士得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品部前主管龚若灵曾回顾道:“米斯尼亚迪的作品第一次进入香港拍场的估价只有4000美元,但一登场即有两三万美元的价位。之后,他的作品价格水涨船高。现在,最高价位已经达到100万美元。”正如龚所说,25日的夜间拍卖中,米斯尼亚迪的画作以723万港元的价格成交,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品部东南亚地区专家王子能称这幅作品为“当代的当代艺术”,“Windows XP、电影《大白鲨》的元素,加上一个好莱坞式的标题,一切似乎顺理成章”。(文/邱月烨)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8/aovLu3z4YUyWAz3VCQoAKk.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