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明

2013-12-29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11期

21CBR:为什么现在地产商都在谈转型?

田明:中国人口红利的拐点2012年就到了,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未来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速都会放缓,我们自己判断地产行业的繁荣期还有10年。一旦行业成熟,整体没有增量,对手又很强大,把别人的市场份额挤下一点,不太容易做到,对手都很强大。行业无增量的那天来临,自己的空间在哪里?一定要未雨绸缪。

21CBR:地产行业转型有多难?

田明:从资源禀赋来讲,地产商没太多高精尖的东西,房地产要转型、升级成功,都挺困难。地产行业未来不需要这么多人、这么多资本。整个行业的转型预期,我个人持相对悲观的态度。大部分人怎么赚到又怎么赔掉了,或者慢慢淡出。

21CBR:转型的可能路径都有哪些?

田明:我安排人专门研究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地产商,在房地产红红火火的阶段过去以后,那么公司都干吗去了?结论是,只一部分留在房地产领域,其中不少经营和管理持有类资产,有的转型为专业的设计机构或者代理机构,基本都是转向细分市场,其中不少从事PE或者VC,资本来源就是房地产赚的钱。

21CBR:你们选择养老地产作为突破方向,为什么?

田明:目前,给予我们产品评价最高的群体是老年人,建筑项目可以大量集合绿色科技,住着舒服与否,老年人自己知道。

21CBR:老年人会对房子的舒适度特别敏感?

田明:年轻人整天忙来忙去,身体强健,环境稍微差一点能扛过去,老年人就不一样,温度和湿度的舒适程度、空气的洁净程度、光与声音等物理环境,老年人的感觉特别明显。你看一下老年人的生病和死亡指数,只有两个季节过不去,一个是三伏天,一个是三九天。

21CBR:养老地产,你们打算怎么做?

田明:现在我们一拿到项目,从投资到方案确定阶段都要进行“涉老型配建评估”,评估在大的社区,是否要辟出一块地做涉老型的养老地产,专门给老年人住,但是又不离开整个社区环境。有的地产商,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开发大规模的养老社区,集中养老,我非常反对。

21CBR: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田明:条件好,环境好,山清水秀,但全是老年人,脱离社会,脱离原有家庭,就是“老年集中营”,今天老王头走掉了,明天老李头走掉了,那是什么感觉?集中式养老一定不是帮老人长命百岁,而是折他们的寿。如果你是老人,我们愿意吗?

21CBR:养老地产开发,最重要的是什么?

田明:我觉得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比房子本身更重要。老年人是有地域情结的,最怕的是被家庭遗弃、被社会抛弃,人家说“树挪死、人挪活”,其实老年人是不能挪地的,他行动力很差,对周边街坊邻居乃至一个招牌、一块石板都印象很深刻,这些东西不能给他搬走的,搬走了他不习惯。

21CBR: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型还有哪些?

田明:有很多种,比如在城市中心区域修建涉老型的功能性公寓,正常人能住,老年人也能住:帮助改造既有小区,进行全套的涉老设计、无障碍设计,推出一些涉老型的设施,植入涉老型的服务团队,输出服务;甚至为其他业主方提供全套的技术支持,比如为酒店、写字楼、商场、疗养院等提供涉老的解决方案。

21CBR:养老地产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田明:我对团队讲过一句话,养老地产好不好,无非两条标准:先问自己,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的父母送进去?其次,你把父母送进去了,其他人的评价怎样?人家是说你孝顺,还是觉得你不负责任?如果两个答案都是正面的,这件事就做对了。(采访/陈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