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传染
2013-12-29杨理
日本央行实施的“大宽松”货币政策,让日元兑美元狂贬,带来日本股市的短暂大繁荣。但是,5月23日日经指数暴跌6.9%宣告了这一“强行针”的可疑。随后,日经225指数连续下滑,5月27日日经225指数跌至14142.65点,将今年涨幅的一半跌掉。
日本股市暴跌动摇了人们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期望。此前,日本央行觉得一定能达到2%的通胀目标,他们的想法是,日元大贬值会造成日本出口上升,出口将带来更多的外汇和盈利,来刺激日本企业的扩张,国内的货币乘数会上升,日本的M2也会上升,最终日本的通胀会上升,这样就摆脱了通缩的陷阱。“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就是,通过货币扩张和日元大贬值,摆脱泥潭。
这次大跌日本人找原因,首先说是中国人干的。因为中国领导人公开表示,尽管中国的各项数据都不佳,但中国不会像过去那样,让政府cb0b76177570278648958ec221bf38ca刺激主导经济,中国政府会提高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时公开宣布,中国未来GDP增长率保持在7%就可以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8/g9zB92SP9EWjj4FbQpYzef.webp)
日本人找到另外一种原因是,美联储将会逐渐减缓对国债的购买。美国开始反思“量化宽松”的政策,想到了退出。日本人说,一旦美国结束了货币刺激,那么美国股市的繁荣就终结了,资产价格下跌,会造成美国人的购买力不行了,日本货再贬值,美国人买得也不会很多,去日本旅游人数也会下降。
但美国是不太会在短期退出量化宽松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定将各种经济数据刺激得火热火热,才会撒手,他最害怕做事不彻底,刺激不到位。抱着这个思想,最终一定是将货币政策运用得非常过火。
真正的原因是全球的大博弈和反向传染。日元贬值造成了外汇市场的大波动,包括韩国、东南亚和中国都有点吃惊,日本企业因为出口能力增强而有所改善。但是,随后亚洲诸国的坚挺货币也开始疲软,有意识做小贬值,抵消了日元贬值的效果。可以想见,这种相互抵消的“贬值战”会继续,那么日元的好处就大打折扣。
全球经济刺激的正周期可能要结束了,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当中国放松了经济扩张,那么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需求”就会消失,无论是日本的出口、澳洲的铁矿石和中东拉美非洲的石油,都会面临需求下降。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再也不会在中国出现排队买苹果手机的盛况,苹果产品也过剩,一切都过剩。拉动美国股市的科技板块将会面临大麻烦。同时中国的通胀将夹击美国在中国的OEM。富士康和苹果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淡。
“反向传染”意味着负面的因素开始扩散。高高在上的美国股市“不胜寒”,美国股市将要下跌。美国股市已经超过次贷之前的高点,当然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强劲,主要是美国有一大批创新公司,这些公司是全球化的赢家,在全球市场“赚取”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货币政策,这让企业的融资成本很低。现在,中国开始4万亿大刺激之后的真正转型调整,它将是个连锁反应,澳洲巴西德国和非洲的经济都开始感到寒意,全球消费者的钱比以前少了,即使美联储依旧给出了低融资的环境,也不会抵挡住外部需求消失的因素。全球经济将在“负面传染”下打喷嚏,该抛售美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