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的侧影

2013-12-29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13期

数据的采集、清洗、运营链条相对较为技术化且枯燥。而数据技术线上的运营者也没有太多面对商业媒体的经验,比如七公,这个伴随淘宝系数据业务发展十年全程的男人,往往笑眯眯地说,“啊,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说啊。”可是他觉得没啥可说的事,在采访者耳中往往是令人兴奋的素材。比如阿里数据链运转的流程,此前并没有披露过,而在一句句追问中,我们才窥见了这些阿里数据高速公路筑路者们的艰辛与快乐。这家公司如此幸运而有眼光地很早建立起数据商业智能部门,并一早统一了全公司日志格式,及时地转向了Hadoop平台,又雄心勃勃地构建自己专有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体系。车品觉最早的“大数据”尝试要追溯到20多年前帮人赌马,彼时香港赛马会透露的公开数据还不多,而赌马分析者拍下马匹出战的情况,定格统计和分析马匹表现。一整套数据库建立起来,职业赌马者的数据挖掘将可能获得更精准的预测结果。

每一个细分观测维度都能观察到数据的不同侧影。阿里拥有巨大规模的数据仓库,为用户行为分析提供足够多且越来越多的参考维度,如同在房间内装上了越来越多的摄像头,摄下更多不同角度的人物侧影,使得具体场景和具体人群行为的互相还原、匹配越发精准。

编读飞信:

“大型开发商基本都放弃了高利润的豪宅品类,主攻刚需强劲、周转回款迅速的中小户型。”除了通过由大转小的思路,目前开发商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来赚这“辛苦钱”? 还有这是基于哪些因素对“楼市破裂期”进行估计的?

——@张右三

Re:@张右三,你好!关于房地产商最新的“辛苦钱”,不妨留意下目前各地一手楼的装修状况。以前为了吸引买家,不少一手楼都会包装修,追求“一条龙”服务。现在由于地价回升,开发商为了压缩成本,重新卖起毛坯房了。这样一手楼的价格才能躲过“限价令”的追杀,勉强维持单价不大涨的状态。

至于对楼市泡沫破裂的预测,最新的相关因素可以留意银行间同业拆息,6月底一直飙升,到处都在闹钱荒。这对视资金链为生命的房地产影响不言而喻。但还是重申一遍:短期内泡沫是不会破裂的。

“微”往来: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商学院研究价值何在?】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对现实操作的指导意义有限,这种局限性或许会让你觉得商学院科研毫无现实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想知道商学院研究价值何在,则必须先了解其做的是什么研究。我们不应无视它的作用,也不应夸大其影响力,或者把学术结论直接拿来作为实践的依据。

@繁花开尽:学术研究放在现实中本来就是没什么用。毕竟太多的这种研究就像作者所写的那样只能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但是若是事事追求有效果,这样会不会太偏向于实用主义?作者说“学术研究是个练脑子的过程”,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可以认为作者认为学术研究对于研究者自身作用较大呢?学术研究应该是一种对于事物深层次、理论化的认识,不应该被简单地评论成“不应无视作用,也不应夸大影响力”。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性感也能卖钱?】最近20年,主打手动剃须刀的吉列遭遇细分行业整体下滑的尴尬。在与科技感更强的电动剃须刀的竞争中,吉列出奇制胜,以性感为卖点,加以微博营销,短短两个月其湿式剃须业务的收入规模增长了17%,“贩卖性感”到底有多神奇?

@June_人来人往:这无疑是微博营销的又一成功案例,微博是一种互动性强的社交网络平台,吉列团队选择微博这种互动性强的平民平台是营销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创意的来源也是其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充分体现了创意来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