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的昔日荣光
2013-12-29
西河大鼓初名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民国九年(1920年),始得此名。
西河大鼓形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1851年~1874年)的冀中白洋淀周围及大清河流域。清末民初,即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城乡,是中国北方流布最广的曲种之一。
西河大鼓属于鼓曲类曲种。表演方式十分简单,演员左手持两片钢板,磕打有声,右手以鼓键子击扁鼓,鼓板配合击打,为演唱按节,另有乐手弹三弦为演唱伴奏。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叙述故事。一人说唱,称“单口”;二人合演,称“对口”。伴奏乐器,起初主要是大三弦。后来,有的演出团队为了增加音乐效果,又加了四胡、扬琴、琵琶等。
西河大鼓的表演,分“说书”“唱段”两类。
说书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叙述完整的故事。书目基本是中长篇。长篇书又名“蔓子活儿”,往往连续演唱数月。中篇书又名“巴棍儿”,一般可以连演10余场。中篇书大都是实口实词,创作时间比较早,艺术水平比较高。
唱段是通篇歌唱,没有说白。一个唱段,唱词大约100到200句。它表现的只是故事的片断,或具娱乐性、抒情性的诗词。另有“书帽儿”,又名“小巴札儿”,唱词仅数十行,多系笑话儿、巧说之类。一般用它在正书开演之前“垫场”。
西河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的“弦子书”和“单鼓板”。“弦子书”源于“鼓子词”。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冀中农村十分流行。艺人怀抱弦索或三弦,自弹自唱,说白相间。 “单鼓板”又名木板大鼓,源于“词话”。有清以来,流行于河北各地。据传,清代乾隆年间,保定府艺人刘传经、赵传璧、王路,将“弦子书”和“单鼓板”合档同台,鼓、板、弦三者并用,颇受冀中农民欢迎。民间艺人纷纷效法,遂在冀中流行起来。
西河大鼓滥觞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首创艺人当推马三峰。马三峰(生卒年月不详),本名马瑞合,浑号三疯子,高阳县人。师承河间木板大鼓艺人白玉福。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不仅巩固完善了木板大鼓与弦子书合二为一,鼓板弦乐并用的伴奏体制,又将小三弦改为大三弦,以增加音量,扩大音域。将木质简板换成钢质月芽板,改进了音质。同时,还将木板大鼓只有一板一眼的板式,扩充为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又将皮簧、梆子、老调以及冀中民歌、俚曲的音乐融人大鼓的唱腔,创立了双高、反腔、紧五句、一马三涧等新曲调。从而,形成了西河大鼓的基本形态。
这一演唱体制,后被其门徒朱化麟(1866年~1941年,浑号大官)、王振元(1853年~1917年,浑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年~1942年,浑号转眼王,雄县人)继承和发展,使西河大鼓逐渐发育成熟,其中朱化麟的贡献似乎更大些。他在行艺过程中,广泛收集当地民歌小调,并学习武术,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艺术经验。以此为基础,将马三峰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强化,使之更加规范。朱化麟的艺术风格追求“帅”“巧”“俏”,行内称之为“朱派”。而王振元的艺术风格则以嗓音洪亮、气度豪迈著称,行内称之为“王派”。
当时西河大鼓还没有正式定名,迟至清末民初,仍以木板大鼓的名字传世,或名“说书”、或名“梅花调”。民国初期,西河大鼓进入京津。北京称之“犁铧片”;天津称之“西河调”。民国九年(1920年),易县王振山、王凤咏父女在天津市四海升平戏园与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等联袂同台演出,在磋商海报所登曲种时,将王氏父女所习之艺定名“西河大鼓”,此后传开,这一曲种才有了正式的名称。
自民国初期至30年代中期,西河大鼓进入兴旺时期,涌现了一批诸如李德全(1869年~1932年,原名李丕炳,大城县人)、王云峰(1869年~1937年,定兴人)、魏聚奎(1875年~1946年,清苑县人)、赵玉峰(1894~1971,艺名赵双合,河间市人)、蔡宝光(1898年~1976年,高碑店市人)等颇负盛名、各具特色的演员。
李德全原坐科弦子书,后发现西河大鼓的长处而改唱西河大鼓。在行艺中,他首创了二板尾腔,规范了常用曲调,从而创立了西河大鼓之“北口”,行内称之为“李派”。王云峰的特点是“俗”,即书词通俗、书理易解、书道好记,颇受市民阶层欢迎。魏聚奎的艺术风格是质朴而不失典雅,委婉而不减真挚。赵玉峰则因曾深交评书艺人梁殿元,结识京剧武生高福安,得以将评书之“扣子”和京剧之“身段”引入西河大鼓的演唱中,颇合京津时尚,被行内誉为“赵派”。蔡宝光既学“朱派”之巧,又学“王派”之冲,遂成自家风格,一时名声鹊起,在保定一带影响极大。
进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境内日伪盘踞的“沦陷区”以及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曲艺艺人生计艰难,书坛风气萎靡,书目内容庸俗,一些女艺人更受尽了非人的凌辱。此时期,西河大鼓在城市中已跌入极其悲惨的低谷。与沦陷区和国统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曲艺艺术颇受重视,成为宣传群众、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冀中、冀西解放区的西河大鼓艺人如王魁武、王尊三、李国春等,利用西河大鼓作为战斗武器,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魁武(1891年~1947年),本名王杰,绰号毛贲,雄县人。曾自编自演过新唱词《科学救国》、《中山纪事》等,为书坛带来一股新风气,颇为同行瞩目。上世纪30年代,他名列津门曲坛“五虎上将”。1937年卢沟桥事变,他毅然回故乡,投身于抗日战争。1947年,担任雄县岗岗镇贫协主席,领导农民进行土改,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王尊三(1892年~1968年),唐县人。是一位既能演唱又能创作的曲艺家。青年时期活动于张家口、太原、济南、保定等地。1937年返回故乡,积极组织民间艺人,参加抗日斗争,以大鼓为武器,揭露敌人、打击敌人。这期间,他创作的新唱词《晋察冀小姑娘》、《女英雄王桂香》等,曾在晋察冀边区到处传唱,影响极大。解放战争期间,又创作了《清风店歼灭战》,改编了中篇新唱词《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记王若飞》等,为丰富西河大鼓的新曲目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国春(1926~ ),雄县人,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曲艺家。1945年10月,他参加了冀中第十军分区文工队,既是战士,又是演员。随军作战时,常在战斗前沿自编自演,鼓舞士气。1947年他创作的《打永清》,在革命军民中广为传唱。他改编的中篇鼓词《白毛女》,在土改时期,流行于冀中农村。他的曲艺作品,在解放区的报刊上时常刊载。冀中新华书店负责人钟惦奜选其6篇编为一书《战斗大鼓》,并亲自作序。著名诗人艾青称他为“富有群众智慧的大众诗人”。
新中国成立后,西河大鼓获得新生。西河大鼓成为艺人最众、书目最多、流布最广的曲种。西河大鼓艺人,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中心工作,说新书,唱新词,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成就较为突出的有王书祥、郑瑞田、王艳芬、孙来奎、段少舫等。
王书祥(1903年~1988年),容城县人。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行艺时,与赵玉峰等被称为津门曲坛“五虎上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以新书鼓舞军民斗志。1958年,他创作的《龙王辞职》,在河北省首届曲艺汇演中获创作、演员、伴奏3个一等奖,被誉为三全其美的节目。同年参加全国汇演亦获好评,并被选入全国演出团,赴全国各地演出。1959年创作的《李文贵飞身锁巨龙》参加了全国优秀曲艺节目演出。
郑瑞田(1898年~1970年),高碑店市人。他创作的新唱词《田家乐》,流传广泛。20世纪50年代初,应河北省戏曲改革委员会邀请,在保定演唱了一批拿手唱段,为曲艺改革提供了借鉴。又应天津音乐学院之邀赴津讲学。之后,有人将其经典唱段编为《西河大鼓》一书,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艳芬(1919年~1991年),高阳县人。20世纪30年代,西河大鼓就有不少唱段由广播电台播放或唱片公司录制,王艳芬被舆论界誉为“西河皇后”,1956年返回故乡,参加了河北省曲艺队,一炮打响。1958年在河北省首届曲艺汇演中,她演唱的现代书目《寻水记》荣获表演一等奖。三年困难时期,为减轻国家负担,她挑头组建了不要国家补贴的河北省曲艺队(后改为保定市曲艺队),任队长,亲自带队下基层,说新书。她那乖巧俏丽、委婉细腻似“朱派”,爽朗明快、炽热刚劲似“南口”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由于上述著名演员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西河大鼓呈现繁荣的景象,“文革”中,西河大鼓受到严重冲击。改革开放后,西河大鼓逐渐复苏,西河大鼓的创作和演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批新人脱颖而出。戏曲作家崔砚君创作的《莲花魂》,经刘小梅演唱后,受到各方高度评价,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