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与封龙书院
2013-12-29
滹沱河南岸的不远处,有一座山峰,和重峦叠嶂的太行群峰比起来,既不高耸,也欠伟岸。但是,当这座山峰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时,它的身价马上倍增。这座山就是封龙山,而这个人就是名享中外的李冶。
李冶(1192年~1279年),字仁卿,号敬斋,栾城人。原名李治,因耻与唐高宗同名,便将“治”字去掉一点,改为“冶”。他在金元时期社会动荡、生活颠沛流离的情况下,潜心研究数学,攀上13世纪数学高峰,成为古代著名数学家、学者和教育家。他与秦九韶、杨辉、朱世杰并称为“宋元四大数学家”,也是世界公认的才华出众的数学家。
现在,封龙山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人们朝拜的历史文化名山,成为旅游圣地。人们攀顶登峰,在陶醉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不忘到山的南麓寻访书院旧址,感悟先哲遗风。
不恋翰院爱书院
李冶是个怪人,用封建社会的价值观来衡量,他有点犯傻。
李冶虽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也算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李遹(字平甫),在金朝章宗和卫绍王时期任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县府推官。李冶就出生在大兴。时值金朝由盛转衰、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时期,蒙古军队大举向金朝进攻,腐朽的金朝内已潜伏着亡国的危机。李遹生性正直善良,李遹的上司胡沙虎是一个深得朝廷宠信的奸臣,“声势炎炎,人莫敢仰视”,动辄打骂同僚,欺压百姓,甚至虐杀无辜。李遹置个人生死祸福于度外,常常据理力争,只因为官谨慎,才免遭毒手。为了防备不测,李遹还是把老小送回故乡栾城,李冶便到邻县元氏求学去了。至宁元年(1213年),由于胡沙虎篡权乱政,李遹托疾辞职,携全家隐居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
隐居的日子是艰辛的,但贫困不夺志。李冶的志,就是追逐学问。受其父亲的影响,李冶自幼聪明颖悟,酷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而且涉猎面广,数学、文学、史学和经学,样样苦钻。在他看来,学问比财富更可贵。他说:“积财百万,不如薄技在身”。因此史赞他“公幼读书,手不释卷,性颖悟,有成人之风”。他在隐居的日子里,仍旧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他与好友元好问一起读书钻研,拜文学家赵秉文、杨云翼为师。很快李冶成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以博学多才、品性高雅在文人墨客圈中崭露头角。时人称赞他“经为通儒,文为名家”。
但是,他又是一个与那个时代不合拍的书生。在封建社会,所有读书人的人生之途是早已划定了的,那就是由学子到仕途两部曲。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他不能免俗,也迈出过这样的人生步子。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年),李冶赴洛阳参加科考,中词赋科进士,被任命为高陵(今属陕西)主簿,还没有来得及赴任,高陵就被蒙古军队攻占,后又改任权知钧州事。当时正值金元酣战之际,物资调度十分频繁,李冶职掌出纳,没有一点差错。开兴元年(1232年)正月,钧州也被蒙古军攻破,李冶换上平民服装,北渡黄河,避难流亡,流落到忻(今山西忻州)、崞(今山西原平北)一带,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流浪生活。
就这样,蒙古灭金的历史事变,关闭了他人生仕宦的大门,打碎了他的仕途梦。
等这扇大门再一次向他敞开时,已是人到中年的20多年以后。李冶已结束流亡,回到家乡,在封龙山结庐讲学。
那是忽必烈还没有登上蒙古帝位的时候,主持大漠以南汉地军政事宜。忽必烈抱负远大,一心想建立大业。他四处招揽人才,充当他的谋士。他听说李冶德才兼备,便在1257年派李冶同乡、藁城人董文用专程到封龙山请李冶。忽必烈是让董文用这样对李冶讲的:“久闻仁卿学优才高,德行潜藏不露,久欲一见,请勿推辞。”李冶并不是那种从心底就排斥官府的人,也没有民族身份的偏见,于是,爽快地跟随董文用,风尘仆仆赶往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面见忽必烈。二人一见面,忽必烈便迫不及待地问李冶:“金朝在河南的官哪一位最贤能?”李冶答道:“平安时刻与危险时刻能保持操守如一的,只有完颜仲德。”忽必烈又问李冶,完颜合答和蒲瓦怎么样?李冶答道:“这两个人缺少谋略,而皇上对他们却任之不疑,这正是金朝灭亡的原因。”在谈到人才问题时,他说:“天下未尝乏材,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李冶还向忽必烈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为治之道,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纪纲者,上下相维持;法度者,赏罚示惩劝。”并提出:“辨奸邪、去女谒、屏谗慝、减刑罚、止征伐”五条政治主张,得到了忽必烈的赞赏。
这就是史载的有名的“潜邸策对”。
李冶会见忽必烈后,又回到封龙山,继续讲学著书。
时间又过了两年多,1260年忽必烈继位,采纳了李冶的部分建议,并起用了李冶推荐的儒生。可以这样说,这对蒙古统治者吸收并采用汉文化治理统一后的元帝国,起了重要作用。
1261年,忽必烈在开平建翰林国史院,特邀请李冶出任翰林学士。李冶以老病为辞,婉言谢绝。至元二年(1265年),朝廷又征召李冶为翰林学士。他勉强赴任,但是,就职仅仅一个月,他就不干了。他认为,翰林院里写文章,要唯天子之命是从;在史馆编史,要接受宰相监督,这是听命于人的书生之事,是官府内衙役们的事,自己不能畅所欲言,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于是他再次以老病为由辞去翰林学士职务,再次回到封龙山。
十三世纪的世界数学之星
君子济世何止在官?远离仕途的李冶,一门心思扑在了追求学问上,用学识水平和科学成就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金朝的灭亡给李冶生活带来不幸,但,这又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正是这种流浪生活,使他远离仕途,摈弃功利,潜心钻研,埋头著述,40多年乐此不疲。
流浪的日子是艰辛的。这一时期,李冶的生活处境非常艰难,要为衣食而奔波,常常不得温饱,几乎到了“饥寒不能自存”的地步,但他泰然处之,以读书治学为乐。居室狭小,却书籍盈屋,《真定府志》记载,说李冶的屋“聚书环堵,人所不堪”,但他却“处之裕如也”。他的学生焦养直说他:“虽饥寒不能自存,亦不恤也”,在“流离顿挫”中,“亦未尝一日废其业”。与李冶同时代的砚坚称赞李冶“世间凡是没有见过的书,无所不读,对任何不懂的细小事物,也全都认真研究”。
1234年初,金、元之争,以金朝为蒙古所灭而画上了句号。
此时的他已是人到中年,对于学术和读书,已经有了独到的精辟观念,他说:“学有三,积之之多不若取之之精,取之之精不若得之之深。”此时的李冶虽然以博学多才名噪当时,但他为人谦虚,并不喜欢出名,他曾对人说:“名会成为我眼中的障碍。”
李冶的学问是多方面的,包括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元史新编》中赞誉他:“凡天文象数,名物之学,无不精研。”他一生著述颇丰,除有著名的数学著作《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外,还著有《敬斋文集)40卷,《壁书丛削》12卷,《泛说》40卷,《古今难》40卷,《敬斋古今黈》。
在众多的研究领域,李冶最高的学术成就是数学。
李冶的数学研究,是以“天元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李冶总结并完善了天元术,使之成为中国独特的半符号代数,于1248年,在流亡的艰难日子里,写成了代数名著《测圆海镜》,这是天元术的代表作。
李冶创立了半符号代数,这种半符号代数的产生,要比欧洲早300年左右,取得了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在李冶之前,已经开始有人研究天元术,并对天元术作过一些阐述,只是都不够完整详尽。李冶在《测圆海镜》中,对天元术作了详尽的说明。所谓天元术,就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在中国,列方程的思想可追溯到汉代的《九章算术》,书中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建立了二次方程,但没有明确的未知数概念。到唐代,已发展到列出三次方程,但仍是用文字叙述的,而且尚未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方法。经过北宋贾宪、刘益等人的工作,求高次方程正根的问题基本解决了。随着数学问题的日益复杂,迫切需要一种普遍的建立方程的方法,天元术便在北宋应运而生了。但直到李冶之前,天元术还是比较肤浅的,记号混乱、复杂,演算繁琐,天元术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李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天元术改进成一种更简便而实用的方法。他研究了在各种条件下用天元术求圆径的问题,写成《测圆海镜》12卷,这是他一生中的最大成就和贡献。在书中,李冶总结出一套简明实用的天元术程序,并给出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的方法。他发明了负号和一套先进的小数记法,采用了从零到九的完整数码。《测圆海镜》重在列方程,用天元术导出许多高次方程(最高为六次)。
李冶的天元术应用到生产和科研领域,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元代郭守敬编《授时历》,就用天元术来求周天弧度,瞻思利用天元术计算工程土方。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曾说:“以天元演之,明源活法,省功数倍。”以《测圆海镜》为代表的天元术理论,对后世数学影响很大。李冶死后,天元术经二元术、三元术,迅速发展为四元术,成功地解决了四元高次方程组的建立和求解问题,达到宋元数学的顶峰。
李冶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终其一生研究,除数学外,在文史等方面也深有造诣,“于六艺百家,靡不串通”。他晚年完成的《敬斋古今黈》与《泛说》是两部内容丰富的著作,积多年笔记而成。《泛说》一书已失传,仅存数条于《敬斋古今黈》附录。据《元朝名臣事略》中的几段引文及书名来看,这是一本随感录,记录李冶对各种事物的见解。《敬斋古今黈》则是一本读书笔记,“上下千古,博极群书”,颇有独到见解。“其书皆订正旧文,以考证佐其议论,词锋骏利,博辩不穷。”在《敬斋古今黈》中涉及文字考订内容的达130余处,总结汉语规律,考订字音、字义,处处精雕细琢。在《敬斋古今黈》中,也有大量的史学研究内容,表现出很高的史学造诣。李冶在天文学研究方面也卓有成绩,在《敬斋古今黈》中,他对流星雨的记载生动而翔实。他还对当时的天文学理论提出了新见解,并注意到当时的历法有不准确之处,认真研究出其中原因和解决办法。李冶的医学造诣也很深,提出了系统而实用的养生观念,在《敬斋古今黈》中专题论述了育儿、健身、人体动静和劳逸及阴阳等的辩证关系,且列举了一些实际的治疗方法。
另外,李冶还作过不少诗,其中有五首保存在《元诗选癸集》中,从这些诗作可见李冶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李冶还著有《文集》40卷与《壁书丛削》12卷,均已失传。
朗朗书声满封龙
完成《测圆海镜》后,李冶离开桐川来到太原,藩府官员曾请他出仕,他婉言谢绝了。不久,他又流落到平定,平定侯慕名把他接到帅府居住。但是李冶眷恋着家乡,也眷恋着自己求学时的元氏,1251年,便离开平定,回到元氏定居。他先在封龙山下买了一块田产,用以维持生计,开始收徒讲学。
由于李冶才高德厚,从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李冶便在封龙山宋代李昉的读书堂旧址,修建了封龙书院。
在这里,李冶讲学20多年。他以数学教育为主,同时讲授文史知识。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他的教育不是功利性的,而是面向大众的,对大众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主张顺应人性,根据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以期达到劝善明理的教育目的。他本着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对于求学的人,不限出身、不限年龄,因材施教,因而广受爱戴和推崇,弟子多达千人。他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较为知名的有:史天泽子史杠、史祀,廉访使荆幼纪,集贤学士焦养直,廉访佥事张翼,翰林修撰承直郎王德渊,多至“名不能悉数”。实践证明,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封龙书院”因李冶而闻名遐迩。在李冶影响下,以至真定一带书院教育兴盛,如河北著名学者刘因、高健在鹿泉创办太行书院,明代真定府城创办崇正书院,而李冶故乡栾城仿封龙书院建龙冈书院,兴盛于清康、乾、道光时期。
李冶一边讲学,一边继续从事学术研究。闲暇时节,李冶常与元好问、张德辉一起游封龙山,时人称三人为“龙山三老”。李冶的好友文学家元好问,诗书文章在当时颇富盛名,时人常常将二人并称元李。
由于李冶讲学日久,门徒众多,声名远播。元至元二年(1265年),刘天禄在平定州建“四贤堂”,以祭祀金元时期的文坛领袖杨云翼、赵秉文、元好问和李冶,由此可见李冶在当时名声之高、影响之大。
(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