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癌症的加拿大
2013-12-29豪克·古斯
“世界石棉之都”的悖论
特特福特-迈恩斯是加拿大阿帕拉契山脉中一个干净的小城,距蒙特利尔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有约2.5万居民,城里有两个电台和一个墓地。这里已有130多年石棉开采的历史。石棉是一种天然矿纤维,基本上遍布在全世界的岩石中。石棉纤维韧性强且耐热,几乎不会腐朽,因此几十年来在各国各领域运用广泛。目前石棉出现在3000多种产品中,如花盆、烤面包机、长颈瓶、安全服、收音机、管路的绝热和隔音材料等。有人自豪地把特特福特-迈恩斯城描述成“世界石棉之都”。
在小城的采矿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一个个大大的白袋子,每个都装着50公斤本地产白石棉。“您摸摸看”,售票处的年轻女人友好地说,“相信我,感觉好极了。”石棉纤维在玻璃后闪光,这里有今天已很少使用的蓝石棉和仍在使用的白石棉。2010年,加拿大白石棉开采量约为13.5万吨,几乎全部供出口。墙上标语是:极度膨胀后的石棉纤维照片,柔和透亮的美丽产品。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石棉致癌,会引起肺癌、喉癌、胸膜间皮瘤等疾病。因此,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禁止使用这种危险物质:德国自1993年起,欧盟自2005年起。加拿大是西方世界中惟一一个石棉产国,也是惟一一个在本国公共建筑中清除石棉的发达国家,仅仅政府大楼的翻新就用去了9.69亿美元,同时它也是一个重要的石棉出口国。中国是其最大的消费国,俄罗斯、印尼和印度的石棉需求也不断上升。石棉纤维比玻璃纤维、岩棉和陶器纤维更廉价,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使用。
非常简单的供求平衡关系。加拿大拥有丰富的石棉资源,而发展中国家需要石棉。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7万人死于石棉引发的疾病。怎么能在本国禁用一种原料,却又将它大量出口?
“不人道”的加拿大
米歇尔拉·凯泽林克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她和政治家、说客、工业界代表谈话,甚至还为此建立了一个网站。她想在加拿大禁止石棉开采和出口,想让加拿大停止出口癌症。因此,她决定公开丈夫的死亡过程。
1962年,出身于一个古老西里西亚贵族家庭的米歇尔拉与丈夫在伦敦相识。“他看起来棒极了”,米歇尔拉说,“高大帅气,开着一辆白色汽车。”几周前她已满74岁了,微笑的时候瘦削的脸上还闪耀着小女孩一般的光芒。
那时她已经订婚了,但是她马上爱上了罗伯特,和他结婚后回到他的故乡加拿大。罗伯特在渥太华学习欧洲史,她则成为一名纺织品修复师。他们在山里度过夏天,冬天则一起前往新奥尔兰、智利和欧洲旅游。然而,就在去德国纽伦堡一个朋友家的路上,罗伯特突然出现了呼吸障碍。
罗伯特在年轻时曾吸过烟,但那时他已戒烟很久。他身材匀称,打网球,擅长马拉松跑。米歇尔拉说,突然之间他的身体就大不如前了,开始抱怨胸中的窒息感。有一天,医生说:“已经看不到您丈夫的肺部了,只有一片白色。”罗伯特的胸腔中积满了水,长了间皮瘤,这是一种驻扎在胸膜中的快速恶化的癌症,一般是由外部抵达肺部的物质引起的:如玻璃纤维尘埃,吸烟或者石棉。因为石棉引起间皮瘤的潜伏期长达40年,医生很难确定石棉是患病原因。
而且,石棉纤维宽度只有30纳米(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会很快在肺中分裂,即使是在显微镜下也很难被发现。为禁止石棉战斗了半辈子的德国职业病医生汉斯-约其姆·沃拖维茨因此称石棉为“肇事后迅速逃逸的司机”。
学生时期的罗伯特曾在一艘加拿大舰艇上服役过一个夏天。二战时,石棉经常用于船的建造。这可能是他的患病缘由。罗伯特问医生:“我还有多长时间?”医生回答:“六个月。”米歇尔拉和罗伯特一起去巴黎进行了最后的旅行。他的状况不断恶化。水挤压肺叶,每一次呼吸都让他受尽折磨。他的肺部感染了,医生试着吸干积水,他又出现了心肌梗塞。最后一个星期,他肺中的水不断上升,他慢慢窒息。米歇尔拉说,他像经历着一场“中世纪的折磨”。2009年12月,在他们结婚45年之后,罗伯特去世了。
“我本以为我的人生也就这么结束了。”米歇尔拉说。她笔直地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草地,慢慢地说:“但是没有。第一年,我相信他会回来。他有时候有种不合时宜的幽默感,我想死亡可能是他开的一个愚蠢的玩笑。第二年,我开始思考这件事情的始末。”
米歇尔拉最初以为丈夫只是运气不好,当她得知这并不只是二战遗留的祸端时,她愤怒了。加拿大从来没有停止过石棉开采,仅在丈夫去世的2009年就开采了15万吨且全部出口。 “这是不人道的——一个像加拿大这样富裕的国家居然卖这样的东西!而且,还有该死的阶级差异:我的丈夫至少还有止痛药,印度人甚至都没有这些。有些事是不该做的。”
石棉“有益无害论”
目前加拿大还有两处石棉矿地,一处在特特福特-迈恩斯,一处在石棉市。
石棉市的杰弗瑞矿山属于1973年来到加拿大的印度人查哈,他靠经营坚果和干果买卖积累了资金。不久前,一个记者问他,对于把石棉出口到他的祖国印度,会不会有所疑虑。查哈回答,他看不到任何问题,他能挣钱,也能帮助那里的人们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查哈的发言人指向石棉工业宣传中心的一本小册子,上面印着“负责任地使用石棉”。这本小册子包含9点内容,是石棉工业的官方保护文件。
第一点:白石棉无危险。第六点:发展中国家了解石棉,却仍然进口石棉,因为他们需要石棉。第八点:关闭加拿大矿山、停止出口,不会帮助到任何人,相反,继续出口意味着加拿大出口的石棉经过安全鉴定,这样加拿大出口到印度的石棉越多,对印度人的健康就更有益。
对于总是在报纸中看到“说石棉危险的谎言”,赛格·博伊斯拉德感到很遗憾。自18岁开始,他在石棉市矿山已经工作了40多年,他的父亲、叔叔和朋友的父亲们也都在那里工作。他说,每年有很多人因为交通事故和吸烟而死亡,“我们不禁止汽车,也不禁烟。但是每个人都说要禁止石棉,石棉又没杀死人。”
博伊斯拉德的父亲是怎么死的呢?“不是因为石棉”,博伊斯拉德深吸一口气,“他是一个糖尿病患者,而且他吸烟也有很多年了。”89%的工人以前都吸烟,博伊斯拉德带着胜利的微笑说。这是个足够大的确切数字,足以让吸烟成为肺癌的惟一原因,把石棉灰的关系撇清。
博伊斯拉德说,白石棉比蓝石棉要安全得多。和他说话,你慢慢地就会认为白石棉几乎无害,前提是要遵守一些规则。第一条就是:注意不要吸入灰尘;如果你在锯口或在钻孔,转动的幅度尽量小点;在钻孔上洒点水。规则二:戴一个防尘口罩。
如果有控制地使用白石棉,它就不危险,这就是加拿大石棉工业坚信的箴言。“我们并不是说石棉无害”,博伊斯拉德说,“而是我们可以安全地使用它。只要安全使用它,你就不会得任何病。”
各国的道德标准
最初接触石棉的时候,拉文德拉·莫伊特19岁。他生活在孟买,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他的雇主生产棉纱和衣服,加工的石棉正是来自加拿大特特福特-迈恩斯。
工作时,莫伊特戴着一个口罩。他定期接受工厂医生的检查,给肺部拍X光照,但是没有人知道医生看到了什么。每天早上,他从玛哈拉克西米贫民区去工厂上班。他住的房子屋顶是石棉水泥,隔墙材料也是石棉。
2003年,在和石棉亲密接触了几十年后,莫伊特才第一次从工会听说石棉很危险,但那时似乎已经太晚。2006年,生产转移到乡间,工厂关闭。在石棉车间工作了33年后,莫伊特退休了。爬楼梯时,他常常喘不过来气,呼吸困难和干咳也一直缠绕着他。
工会给当时工厂的老员工进行了一次肺能力测试。约250个工人中,有41人被确诊为石棉沉着病,这是一种会转发为肺癌的肺尘症。莫伊特的肺功能只有正常肺的50%。
他居住的地方是洗衣工的贫民窟,到处是亚麻绳,上面晾着牛仔、T恤和裙子。小木屋的波纹板是石棉水泥制的,屋顶上蹲着两个年轻人,他们想填补两个棚屋之间的间隙。他们锤锤打打,没有人戴着口罩。这个贫民窟iDhOXptCd+1N+7nVaiieh+TLpdvpy1xtWldr59GEMCY=中没有人戴口罩,就像在孟买没有人戴口罩,就算戴了,也不是为了防止石棉尘。
在距离贫民窟几公里的地方,有很多石棉水泥店,出售屋顶材料,光滑的波纹板,据顾客需要还可以镀锌。为什么顾客在知道石棉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石棉呢?钢板屋顶在夏季会发热,而石棉可以保持阴凉。而且,季风雨降下的时候,它不会震动,不会嘎嘎作响,也不会生锈。
如果石棉是危险的,印度人说,那加拿大人就不会卖给我们。
如果石棉是危险的,加拿大人说,那印度人就不会使用它。
可能每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石棉支持者说:对石棉的担忧是一种奢侈,因为人首先得有地方住,然后才能考虑健康的问题。所以,随着人口的增长,石棉的消费量也在升高。专家担心,30或40年后患石棉沉着病或间皮瘤的印度人可能达到上百万。
[译自德国《明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