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李标签中的秘密

2013-12-29马克·范赫纳克

海外文摘 2013年2期

曾以《我知道笼中鸟为何唱歌》一书闻名的美国著名作家兼诗人玛雅·安吉洛说过,想了解某个人,只需看看他如何处理以下三件事:大雨突降、圣诞彩灯缠成一团,还有遗失行李。

凌晨两点我抵达巴黎机场,行李却没到。这可怎么办?明天一早,我需要的是西装,不是家喻户晓的格言,或沉思笼中鸟为何唱歌。有充电器和牙刷用时,笼中鸟的歌声才最美。

为整个假期准备的干净内衣被错运到了波特兰,不知道安吉洛博士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但我赞同她的一个观点:丢行李是寻常不过的事。经常出行的人都见到过行李标签飘落在行李传送带上的情形。

虽然我们大多数都有过行李出麻烦的经历,却不能说航空公司经常弄丢行李,只能说明我们飞行得太频繁了。仅2012年7月,全美就有5300万人乘坐国内航班,而报失托运行李仅有约千分之三。笼中的鸟儿也受到了相当尊贵的待遇(尽管它们确实有明显的晕机症状):7月,美国各航空公司加起来仅丢失了一只宠物。

对于如此大的运输规模而言,这样的成绩足以令人自豪。虽然在乘客看来,地勤人员把行李扔来扔去,有野蛮作业的嫌疑,但最终它们确实完好无损地与乘客同机到达。这一切主要归功于不起眼的行李标签。事实上,行李标签堪称工程设计的杰作。没有它你仍可以从安克雷奇飞到阿布扎比,但你的行李箱就未必与你一同抵达了。

航空行李标签的昨天

最初,航空公司并不需要目的地行李牌。那时,司机会把客人送上飞机,而乘务员会负责将乘客的行李直接从车上挪到飞机上。但当空中旅行不断延伸,超出了送客司机力所能及的范围,目的地行李牌便成为了一种必需品。

但航空行李标签毕竟不同于海运标签,什么对水运和铁路来说无关紧要,但却对航空至关重要呢?答案是重量,航空公司必须知道行李的重量以及在机舱内的分布。因此,上世纪20年代前的航空标签上普遍留有空间标明行李重量。“可分离式”行李牌是在1882年首次为铁路系统采用,特点是摘下来就可以让旅行者作收据使用。到了上世纪30年代,这些行李牌也广泛运用于航空运输中。

但随着航空业的进一步发展,航空行李牌的样式也推陈出新。现代行李标签称为自动化行李标签,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许多航空公司率先使用,先行者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时间是1992年。多年来航空行李标签取得了无数进步,这些进步完美地象征着航空旅行从超级富豪的奢侈享受转变成一种安全高效的普通运输方式。

行李标签上的秘密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条航空行李标签的制作过程。

现代航空业将全世界紧密联系,操作自动化且必须适应各种气候,因此,行李标签必须耐寒、耐热、耐阳光、耐冰、耐油、尤其是耐湿度。标签尤其不能被撕破,即使已有破损,也不能进一步扩大,因为行李得通过机械化机场行李系统的检测。而且标签必须有韧性、便宜、用后即可丢弃。普通纸张无法满足所有这些条件。最终完美的组合是一种硅和塑料的“复杂合成体”,标签里只有胶粘底布为纸质材料。

行李标签还必须满足一对矛盾需求——容易粘贴但又不易脱落,直到安全抵达目的地后,主人伸手把它们撕下来。老式的标签是一根细绳穿过标签上的小孔系在行李上,但是机械化的行李系统常常把它们当成“早餐”吃掉。现在的圈形标签为压敏性的标准粘带,穿过行李把手后,两面对压形成双粘纽带。在20世纪90年代这种航空行李标签首次亮相。它也能轻易粘在没有把手的行李上,如盒子。只要撕掉整块胶粘底布,再折成圈,标签就变成粘性超强的胶带了。

当然,尽管行李标签粘性很强,也要方便旅客轻易把它们取下来。粘合剂具有卓越的流动性能,用外行人的话说,就是要想去除标签,只需双手从里面拉这个环,然后轻轻地拉开。此外,粘合剂必须适合各种气候。早期的粘合剂不耐严寒,下雪天,停机坪上到处是脱落的行李签(和没有行李签的包)。同样,乘客们也不希望粘糊糊的印渍留在自己行李的提手上。所以,把粘合剂的衬垫设计在圆环部分的内侧。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在标签上写了些什么。以前的标签是空白的,需手工填写。后来,采用预先印上目的地的标签,最终演化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三个字母的航空公司代码。由于航空业务的日益复杂,设计人员还设计出详尽的颜色方案用来帮助操作者快速识别包裹目的地。

但是,预印标签需人工读取,无法应对世界上乘客和包裹数量的持续增长,更不用说机场不断扩大,转机愈加频繁,时间不断缩短。解决方案是将航空行李标签的定制印刷和条形码完美结合起来。

现代化行李标签

正如你可以逐步跟踪用联邦快递寄出的包裹,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机场,在全球用条形码标签自动整理和跟踪包裹。但是,航空行李标签不仅仅包含条形码,还包含你的姓名,航班的详情,目的地的定制信息。这样,当系统瘫痪时,仍然可以人工读取。

尽管条形码已经改变了许多产业,在航空业中的运用却是独特的。例如,条形码通过计算机作业,确保装载的每一个包裹都和实际登机的乘客相匹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措施。复杂的行李系统比超市的结账系统更有挑战性和三维性。航空行李标签通过两个偏置90度条形码这一小小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扫描仪的辨识度。

下一代行李标签会是什么样呢?射频识别标签,它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识别行李。香港作为这种技术的早期采用者,2008年起,机场广泛使用射频识别标签。不过,大多数机场还没采用射频识别标签,它不能取代现今的标准行李标签。

行李标签的未来

目前,几乎所有的机场和航空公司都采用21英寸长的粘贴性纸质标签,正面打印目的机场、航空公司、航班号和乘客的姓名和国际航空协会(IATA)三个字母的代码,及与同样航班信息相对应的10位数牌照条码。然而,纸质标签的实际读取率通常只能达到60%-90%,由于标签经常纠结在一起,肉眼或条码扫描仪无法成功读取。

最新的航空行李标签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达到读取率100%。它可以重复使用,由一个电池和可变化的电子纸显示屏(显示航班数据)组成,柔韧性强、防静电、防水,坚固耐用。这种产品通过采用电子纸和先进技术,减少纸张标签的浪费和行李丢失率。当乘客到达客运站时,可以将标签放置在行李手柄上。在标签的一面,航空公司可以永久性打印乘客姓名和地址,而对于另一面的屏幕上,航空公司可采用高频阅读器近距离改变电子纸屏幕显示的内容,读取高频芯片,写入目的机场的代码。标签也可以写入其他数据,包括10个数字的牌照号码。高频芯片支持加密,只有机场人员携带阅读器,应用正确的安全密钥,才能获取和编写标签信息。目前这种设备已在拉斯维加斯和香港使用。

另外,为了提高乘客登机速度,全球有32家航空公司已实行标签自动服务,即乘客自己打印并将行李标签贴在行李上。航空公司员工会扫描行李标签,并将行李放到传送带上。航空公司表示,该自助服务不会带来安全威胁,因为这不会改变行李安检的程序,还可降低成本。

行李标签虽小,却藏着大学问,并随着我们的生活一起日新月异。下一次旅行时,你可要对行李标签多加留意哦!

[译自美国《青石板》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