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大力开掘的创作新域
2013-12-29李朝全
对于报告文学创作而言,题材的选择十分重要。新颖独特有价值的题材,可以极大地影响报告文学的可读性和文学性。近年来,一方面是不少作家感叹写作资源越挖越窄、日益枯竭,创作雷同与相似性不断增强,常常遇到“写什么”的巨大困惑;一方面是大量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题材因为采写及资料积累的艰难而无人涉足。这种情况在报告文学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常有作家谈及自己正面临着创作疑难,即:写什么内容、写什么东西才能更有读者,更有文学影响力和感染力,或者,才更容易被文学报刊采用发表。
在这方面,云南青年作家刘广雄就是一位在选材方面比较自觉的作家。在相继发表了反映我国海地维和英雄感人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维和英雄》以及缉毒题材的长篇小说《英雄梦》之后,他再次选择了一个新颖的但又是高难度的创作领域——中国南海,与李海啸先生合作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闯海记》。我认为,单从题材选择而言,刘广雄这位作家足以令人钦佩与敬重。
正如作者在《闯海记》开篇所写到的,有多少中国人真正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祖国的国土?作者郑重地告诉我们——中国不仅拥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拥有四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这的确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和忽略的。
中国的海洋国土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中国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面积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南可谓我国第一大省,因为它还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在行文之间,作者无处不充满着自豪与骄傲——南海,这片广袤而美丽的海洋,是我们世代耕耘生息的国土!正如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吟咏的那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刘广雄正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开始涉足南海这个新颖独特却是异常敏感的创作领域。众所周知,近年来,围绕着海底油气开发风潮的兴涌,南海的经济价值、交通价值、战略价值不断凸显,南海周边国家跃跃欲试,有些国家借机侵蚀中国领土,攫取我海洋红利,西方大国趁火打劫,妄图插手南海纷争。一时间,南海上空阴云密布。切实关注和维护我国南海权益,成为举国瞩目的重大社会话题。与此相应,南海理应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创作新域。然而,就笔者阅读视野所及,近年来,也只读到了广东作家伊始等人合作创作的报告文学《南海!南海!》和安徽儿童文学作家刘先平创作的纪实作品《美丽的西沙群岛》。为什么一个有着巨大挖掘空间的创作新域却依旧少人问津呢?我认为,其根本的原因正在于其采访创作的艰难。大量新颖的文学题材不是不可写、没的写,而是不好写、写不好。正如燕窝,人人皆知其美味,却没有几人甘冒生命之险,勇攀悬崖峭壁去采撷,更多的人宁愿闭门造车,甚至是闭门造假,凭借勾兑化合“制作”出所谓的人造燕窝或假燕窝。文学创作上的闭门造车与假冒伪劣同样不在少数。从这方面来说,刘广雄能够耐下性子,用两三年的时间亲临南海诸岛,深入采访,搜集素材,辛勤创作,写下《闯海记》这样一部尖端题材的作品,实属难得。
南海,美丽的海洋!这片世代属于中国的海域,五彩斑斓,美丽多姿,充满着无尽的诱惑和魅力。因为我们多数人无法亲临此地,对其所知甚少,南海愈发令人神往。刘广雄等人对于南海题材的书写,可谓是揭开南海神秘面纱之一角,稍露峥嵘,使读者一窥神奇与绝美。作者笔下的南海风物,南海渔民的生活,有关南海的一切,都是那么鲜活与生动,且大多鲜为人知,因此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鲜活的题材,新颖的内容,也更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闯海记》的题材涉及南海风云与国际争端,特别是大量涉及我国渔民在南海捕鱼期间不断遭遇外国军警的驱赶、抓捕,甚至被投进外国监狱,以及我国政府为维护我国公民权益,拯救陷入困境的中国渔民所作出的艰苦而顽强的努力。如此多地涉及南海国际争端主题的内容,无疑是十分敏感的,大胆介入并客观描述这些题材,一方面显示出作家可贵的社会担当和强烈的使命感,彰显出作家的创作勇气,另一方面,也为广大读者真切了解我国在处理南海纷争时的正确立场与合理应对措施提供了客观佐证与依据。这些素材都是鲜活的、第一手的资料,此前亦少见披露或详细报道,所以其社会价值也相当巨大。
写敏感题材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刘广雄的明智之处在于,他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创作视角和切入角度,采用了一种以线串珠的写作方式,就是从描写琼海市潭门渔港边防派出所这个微小的窗口入手,由展示基层派出所公安民警的日常工作、生活入手。潭门渔村只是一个很小的行政村,但是这个小渔村却连着大南海,刘广雄从描写潭门边防派出所的工作辐射开去,扩展到描写这个派出所所联系的那些在海上作业的潭门渔民,再由渔民的生活延伸开去,描述他们在南海闯荡、捕捞、耕耘以及所遭遇的各种危险,并由此贯串起我国南海海域种种国际争端,从而赋予了作品庞杂而丰富的内容。
作者刘广雄和李海啸都是边防警察,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边防事业有着无比的热忱。这部作品的初衷,也是要写一个最普通却又是很特别的派出所。正如文中写到的,潭门边防派出所虽然很小,而且只是全国1691个边防派出所中的一个,但是,它却是一个“管南海”的派出所,它的管理和服务几乎辐射到整个南海海域,是全国“管得最宽”的派出所。因为那些在南海上作业的渔民的家大多在潭门,潭门是南海渔民的母亲港,因而潭门边防派出所便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与此同时,由于《闯海记》所涉及的题材十分丰富生动,从而使作者描写谭门边防派出所的原本主题并不十分突出,或者说,作者描写基层派出所这一本意已然融入了庞杂的多声部主题之中了。
《闯海记》内容丰沛博杂,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边防派出所民警含辛茹苦工作的赞美歌颂,为基层民警画像,也有反映潭门渔民顶风搏浪、艰辛备尝的生存状况,更有表现不屈不挠捍卫家园、捍卫国家主权的主题。换言之,爱国主义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无论是派出所的普通民警,还是潭门港的广大渔民,或者是我国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是生活在外国的华侨,都对祖国饱含着感情,都对祖国的骨肉同胞充满了手足之情。正是这无以数计的普通人,守望着祖国的领土,捍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国家的脊梁。正像作者笔下的边防派出所的那些普通民警,他们的工作是平凡的、繁琐的,但是,他们的心中都拥有一个强大的信念——爱祖国、爱大海、爱渔民!
南海是我国宽广的领海,南海故事已经并正在不断展开。应该说,这是文学创作的一片热土。《闯海记》为这片文学创作新域的开垦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有益尝试。相信随着时日的推移,随着我国对南海保护与开发力度的日渐加强,南海主题、南海故事会越来越多地被我国广大作家所关注、所书写。正如近年来西藏等边地题材在文学创作中方兴未艾,大受作者和读者追捧一样,南海这样的边海题材也一定会成为文学创作的新亮点。
文学的生机在于开拓新域,提供新鲜的生活及情感经验。美丽的南海,中国的南海,理应在中国作家的笔下,得到更加斑斓多彩的描绘与展示。感谢作者,为揭开南海神秘面纱进行了一次可贵的探索。
责任编辑/季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