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崖”勒马 解决法案只是缓兵之计

2013-12-29毛丽冰

经济 2013年2期

新年伊始,美国国会两党在经过激烈交锋后,双方终于在最后一刻通过“财政悬崖”法案。方案最终确定了从2013年起,对个人年收入40万美元以上、家庭年收入45万美元以上的“富人阶层”增税,同时将失业津贴延长执行一年,而开支自动削减机制将推迟两个月启动。方案的通过,将已“技术性坠崖”的美国又重新拉了回来,也提振了全球投资者情绪。美国经济似乎已经暂时不受财政问题困扰,但是,削减赤字等重大议题仍未解决。

美国财政危机为何到达“悬崖”边缘?“财政悬崖”法案是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两个月后联邦政府削减支出时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采访了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林珏。

《经济》:美国“财政悬崖”从表面上看是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增税与减支这两项政策叠加在一起,使政府财政状况面临崩溃,在您看来,其产生的根源和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林珏:美国产生“财政悬崖”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元体系下的高消费模式。与中国主要以出口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不同,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刺激消费来推动。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其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和国家信誉,通过发行货币和债券来维系着国内的高消费行为,支撑着对外干预行动。高福利制度的存在、公民举债消费的文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军事干预的政治,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并在经济不景气时最终成为巨额债务国。奥巴马第一任4年里,美国财政赤字总额达到5.096万亿美元。2011年美国外贸逆差达到7384.13亿美元,2012年年底美国债务突破16万亿美元。

自2008年10月以来美国先后启动4轮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前两轮政策在阻止经济第二次衰退、高失业率问题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此也导致财政赤字剧增。2009-2012年4年财政赤字总额达到5.096万亿美元。支出的扩大,需要以税收增加来弥补,然而这期间美国却实行税收削减政策,不仅延长了小布什政府时期实行的税收减免期限,将工资税从6.2%下降至4.2%,还出台了失业救济金计划。为此,2012年1月和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财长盖特纳先后警告,随着该年年底临时减税政策的再次到期,工薪税临时削减计划和失业补偿措施延长期届满,国会若还未拿出减赤计划,2013年1月1日预算控制法案授权的自动支出及预算削减措施将如期生效,届时政府财政开支便面临被迫突然减少的“财政悬崖”状态,这将给美国经济带来极大冲击。

《经济》:美国两党达成的解决“财政悬崖”的协议,在您看来,这个协议能达到什么效果?

林珏:1月1日两党达成的协议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增税,提高个人年收入高于40万美元或家庭年收入45万美元以上家庭的税率,从35%提高到39.6%;遗产税税率从35%调高至40%;结束所有工薪阶层享受了两年的薪资税减税优惠,薪资税率将从4.2%回调至6.2%。二是减支,将涉及军事、教育、基建和福利等领域的政府削减1090亿美元开支计划推迟两个月。虽然提高增税起点不涉及99%的人群,但由于薪资税减税优惠的取消使得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税收支出比之前一年有所增加,而且又不是为刺激消费对所有人群降低税收,因此该政策只可能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方面产生一定的效果。从减支计划看,却直接影响到美国政府为增加就业正在实施的第四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因为无论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东移、重振制造业、新能源发展战略,还是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等,都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财力予以支持。

《经济》:在您看来,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吗?

林珏:这是权宜之策,缓兵之计,否则一旦“自动减赤机制”启动,政府将面临个人税率上升和政府开支减少的紧缩局面,这将对美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

《经济》:您怎么看待美国“将削减支出推迟两个月”的做法?当两个月后联邦政府削减支出时,对其经济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是一个“更为陡峭的悬崖”?

林珏:留下两个月的时间,让各方有一个酝酿、讨论、论证的时间。期间各方将继续围绕着削减何类项目争论不休,最后达成的支出削减计划可能是渐进的,否则支出猛的大幅度地减少,会影响到就业。

《经济》:在2012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1.1万亿美元的严峻形势下,为什么美国两党还是没能达成比较有效的协议呢?

林珏:2012年9月、12月美国为刺激经济先后启动第三轮与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该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从前一季度的1.3%回升到3.1%,全年增长率估计达到2%左右,但该年财政赤字继续突破万亿美元,联邦政府举债额度达到16.4万亿美元的法定上限,12月失业率仍高达7.8%。在这样的形势下,增税减支将影响到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但不这么做,将面临“财政悬崖”。为此,在增税的涉及面与幅度上,在减支的项目上两党产生很大分歧。

《经济》:两党在解决“财政悬崖”问题上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林珏:共和党人长期以来坚持“绝不增税”政策,他们主张通过削减政府开支来解决巨额赤字问题。而民主党政府则主张通过对富人的增税来替代减支措施。还在2012年9月份,奥巴马总统就提出未来10年削减美国债务3.6万亿美元的计划,其中1.5万亿美元就来自对富人税收的增加。由于分歧很大,两党分治的白宫与国会谈判处于僵持状态。不过最后,共和党人在反对增税问题上还是作出了让步,民主党政府也在减支和税收收入措施上提出新的预算提议,虽与国会共和党人提出的减赤目标有所差距,但却在缩小。

2013年3月美国国会还将就调高债务上限和解决联邦政府2013财年后6个月的预算问题进行讨论,届时3项谈判——削减开支计划、提高债务上限、决定财政预算的议题将汇合在一起。又有一番激烈的争斗。

《经济》:在您看来,解决美国“财政悬崖”有哪些可行办法?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林珏:解决“财政悬崖”问题,首先应解决政府财政开支过大和外贸严重逆差问题,为此一是应该改变高消费文化和模式;二是改变世界范围内到处插手,干预他国内政,充当“国际警察”的对外政策;三是抛开冷战思维,通过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充分发挥美国在高科技产品上的竞争优势。

《经济》:美国“财政悬崖”法案的通过,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林珏:“财政悬崖”法案的通过,使得人们松了一口气,对美国政府治理面临财政困境的能力树立了一定的信心,股市出现上扬。但该问题只是暂时缓解,两个月内减税将具体涉及哪些项目还不很清楚。从美国“开源节流”的理念和已经提出的计划看,美国将打破长期以来消费大国的状况,重振制造业,推动出口翻番,而讨论的开支减少项目主要涉及军事、教育、基建和福利等领域。

为此,我认为该问题的最后解决对中国的影响将不仅仅体现经济上:(1)在贸易上,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制造业产品进口的“双反”调查将加大,对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将更为强调,中美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增多。(2)在军事上,美国将继续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来加大亚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危机感,从而加大军火销售规模,同时通过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共同防御的方式来减少军费开支,这将促使中国投入更多的军费以加快国防建设来进行反制。(3)在教育上,美国普通学校在经费紧缩的情况下,将通过扩大国际留学生规模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从大学到中小学,为此中国赴美留学一是签证将变得更为容易,二是出国留学中小学生将增多。(4)在外交上,由于政府经费的削减,可能对外援助项目、环境援助承诺等会减少,但双边合作项目会增多。

林珏简介:

财政部部属院校首批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近几年主持教育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等能源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项目研究。作为主编之一,从事《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美国经济部分与能源经济部分撰写工作,该报告2011年已被教育部列为重点报告,自2007年该报告已出版六本。

代表作《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1995)、《美国市场经济体制》(1994)、《论美国两大政党之争对外贸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1997)、《中美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再探——基于产品竞争力视角的分析》(2008)等。

链接:

“财政悬崖(Fiscal Cliff)”一词并非“横空出世”,过去就曾被用来描述过多种财政问题,而该词近来的流行缘自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2012年2月7日在美国众议院住房金融委员会议上指出的“2013年元旦开始的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将带来财政悬崖”。所谓“财政悬崖”就是指如果美国现有法律不在2012年底前修改,美国2013年将面临大幅税收增加、政府开支减少的局面,由于政府收入增加、支出减少,从而政府财政赤字将缩减约6000亿美元,由于美国政府赤字曲线在图形中呈现急剧下降,宛如一条“绝壁”,因此被称为财政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