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衣橱 名人公益的蜕变
2013-12-29
中国周刊 2013年2期
2011年5月9日,中央电视台财经主持人王凯发出一条关于希望义卖自己一些出镜装,捐款给一些民间NGO的想法的微博,在新浪微博引起大量转发,“爱心衣橱”活动由此发端。
一年多后的2012年11月24日,第二届爱心衣橱慈善晚会在北京举办,各界嘉宾500余人,短短6小时时间,拍卖筹款达一千万元,将可以满足7万余名小学生的新衣梦想。
一年多来,爱心衣橱早已实现从“一个念头”到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的蜕变。仅仅依靠几个员工,一年来,爱心衣橱做了很多事儿,给贫困家庭免费发放21万件从凡客诚品募来的衣物;7·21北京大水为房山和怀来送去大量救援物资和4万件衣物;搭建城市家庭——洗衣店——物流企业——爱心衣橱——精准受助人群的闲置衣物征集发放链条……
名人效应之后,如何将爱心衣橱运营成一个更加健康和成熟的公益组织?
“透明”,是公益的第一步。2012年4月,爱心衣橱官方网站上线,各界爱心人士可以在官网查询爱心衣橱各种活动、捐款情况和学校情况。
在募款方面,爱心衣橱也已经形成一个开放的公益平台,从线上的微博拍卖到线下的电视慈善晚会,爱心衣橱希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力量。除了“劝捐”,如何更好地调动企业做公益的积极性?王凯希望能够借鉴国际上已经有先例的“社会企业”公益模式:授权企业使用“爱心衣橱”的品牌形象,企业需要将盈利的一部分进行捐赠。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做公益,也有助于爱心衣橱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尽管这些想法目前都还比较“超前”,相关的政策都还没有出台。王凯希望,未来,公益人不再窘迫,捐助人不止付出。文 / 中国周刊记者 张亚利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9/RL3fVNs6RBJxWC4zHerP7U.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