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100” 受益者的反哺
2013-12-29
中国周刊 2013年2期
2012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劝募志愿者项目”全面升级,推出“善行100”大型公益活动。
这是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公益平台,倡导志愿筹款100小时、提供资源100小时、捐赠善款100元的慈善参与模式,鼓励更多的个人、企业、机构发挥各自所能,参与慈善和公益,一起行动,消除贫困。
自2010年发动“劝募志愿者项目”以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组织志愿者向公众劝募,筹款金额累计高达千万元,共有36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活动,向近2000万公众宣传了公益理念,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筹款最多的志愿者活动。
如此大规模的志愿活动为何能在短时间内一呼百应?
秘诀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多年累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资助体系”。
十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累计筹集善款2.69亿元,资助500余所高校的特困大学生9万多人次。同时,扶贫基金会还支持全国96所高校成立了“新长城自强社”。“善行100”的推广主体正是“自强社”的大学生们。
他们受益于公益,因而也更热心公益。推广公益的过程,又成了他们的另一项社会实践。走上街头对陌生人劝捐,需要克服畏难情绪,和商场等交涉活动场所,需要沟通能力……
在志愿者们的劝募下,捐赠款将“变成”满足受助对象特殊需要的“爱心包裹”,通过各地邮局网点送达指定孩子手中,实现“一对一”的帮助。
2012年,仅上半年就有近6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善行100”活动,他们的身影穿梭在苏宁电器94家门店、大润发53家门店中,筹到的捐款达769万元。文 / 中国周刊记者 张亚利